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第二次考试》里苏林教授这个人物,人教社编的《教师教学用书》、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学习辞典》(初中语文)皆这样分析:“陈伊玲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写苏林教授在于写陈伊玲。”根据这个说法.苏林教授似乎是个次要人物,许多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也如此分析。那么,苏林教授当真是作品的次要人物吗?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七根火柴》一文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卢进勇,一个是无名战士。这两个人都是红军战土,都具有红军战土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那么,他们二人到底谁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呢?有人认为是卢进勇,因为小说的情节是由他作线索的;有人认为是无名战士,因为他的形象鲜明、感人。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第二次考试》是农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渎课文。这学期的讲读训练,要求在前三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记叙能力。第二单元作为重点单元,以记人叙事为主,记叙中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的方法。因此,这也应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还应结合单元后面知识短文《谈谈散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提高他们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首先要从这个全局考虑。其次,要考虑这篇课文的实际。(1)《第二次考试》一文中,尽管陈伊玲和苏林教授都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但中心人物是苏林教授。让学生明确中心人物与中心思想的关系,这对指导学生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确定中心人物,确定文章的主线是很重要的。(2)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方法。文章对陈伊玲的描写,有些是直接描写,有些是通过苏林教授(也有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间接描写的。对陈伊玲作间接描写,既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又是刻画中心人物苏林教授的需要。让学生明确这种间接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可使学生写作记叙文时,除注意运用直接描写外,还能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关于散文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比较教学去完成。鉴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可以确定为: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根据中心思想确定中心人物和文章主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清 《学语文》2003,(1):26-26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有人认为是于勒,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还有人认为是小弗朗士。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文学辞典》中给“主人公”下的定义:“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  相似文献   

5.
小说《第二次考试》中的除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而复试却使人大为失望。对此,考试委员会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扎实,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声乐专家苏林教授提出了第三种主张,他认为重要的是要弄清楚造成她先后两次声音悬殊的根本原因。为此,他亲自驱车前往陈伊玲家探访,结果表明,陈伊玲在复试时之所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她在复试前参加了一场灭火抢险斗争。由此避免了一个人才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人民日报》副刊。一九五八年被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选为课文。随后在教育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不少文章对《第二次考试》提出了种种批评否定的意见。其中有些批评者为了给作品加上“鼓吹资产阶级专家治校”的帽子,断然宣称“苏林是主  相似文献   

7.
义教初中语文第二册课文《夜走灵官峡》的“预习提示”说:“作者却选取了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这是含有深意的。”对把刚懂事的成渝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依据主要有两点。一、理论上判别哪个人物是文章主人公的标准,不是看人物是否贯穿始终或用的笔墨多少,而是依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感悟到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疑难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如:1.小说中的主人公并非只有一个。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们老是围绕一篇小说主人公是谁的问题争论不休,如《第二次考试》中的陈伊玲与苏林教授,《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与卢进勇,《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等。如今,在新课标的倡导下,针对这类问题,有了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考试何为著名的声乐专家苏林教授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艺术干部学校考试的二百多名合唱训练班学生中间,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课目都列入优等,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尤其令人赞叹。可是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但这样年轻而有才华的考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相似文献   

10.
×××问:《最后一课》的主人公,究竟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小弗郎士,有人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我们认为是小弗郎士。首先,从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基本特点看。小弗郎士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人物出现的。一个贪玩、幼稚的孩子变成一个觉悟、懂事、成熟起来的孩子,这便是小弗郎士的基本特点。小弗郎士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从铁匠华希特的“玩笑”看,迟到  相似文献   

11.
<正>《药》的主人公究竟是谁?不少研究者认为,夏瑜和华老栓都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华老栓更为重要。他们的理由是:这篇小说题名为《药》,而作品故事中作为这“药”的人血馒头正好连接着这两个人物,因此,作为主人公,这两个人物便被看作缺一不可了;而且小说对于华老栓的描写用的笔墨最多,又是正面描写,华老栓似乎还是中心人物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把《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是中心思想和中心人物的改写。应当说,《陈伊玲的故事》的写作素材全在《第二次考试》当中,凡是有一定读写能力的考  相似文献   

13.
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1945年上演的《玻璃动物园》是其成名作,1955年上演的另一部作品《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使其在评论界获得了巨大的好评,同时也使田纳西·威廉姆斯第二次获得了普利策奖。《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即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塑造了一个未出场的人物——《玻》剧中的父亲及《猫》剧中的斯基普。这两个人物虽未出场,却对剧中人物起到了重大影响。因此本文想要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缺席的主角对剧中人物的影响,探索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年仅23岁的曹禺因写出《雷雨》而一举闻名。文学最杰出的地方就是塑造杰出的人物,其人物的丰满性与复杂性往往是判断作品优劣的标准。周朴园作为《雷雨》的主要人物之一,曹禺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尽管作者将他归于伪善却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闪现的一点真诚颜色。曹禺在回顾《雷雨》创作时说:"周是个资本  相似文献   

15.
运用“质疑”,以促进学生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而且能把差生和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同调动起来。这里我谈谈怎样运用这个方法来教《第二次考试》的。一、设疑紧扣课文关键问题,提出两种或几种看法,让学生带着疑点预习课文,养成差生深思求索的习惯。在预习时,除了按常规布置预习作业外,着重提出疑点:“这个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苏林教授,一个是报考音乐学院的学生陈伊玲。故事的主题思想将随读者对于主人公的  相似文献   

16.
4.《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①贾宝玉是作者寄寓极深,着墨最多的形象,在他身上融进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经过了艺术的概括而形成不朽的典型。对于宝玉的评价,确实众说纷纭,但我们应该承认他是一个具有一定叛逆思想的贵族公子。他的理想追求、生活道路、思维方式都闪耀着初步民主主度思想的新的光彩。他是贾府嫡系,在他身上寄托着这一家族的希望。他在府里享有最优裕的待遇。金冠绣服,艳婢姣童,一切事都有人忙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傻二哥》、《第二次考试》。《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是讲读课文,其余二篇是自读课文。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相似文献   

18.
书虫备份     
《谁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他》陈金平著湖北少儿出版社2004年1月版简单地说,这是一本明星采访录。作者以《谁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他》为书名,不仅是因为里面作者采访的对象是30位当今演艺圈的一线明星(包括演员、歌手、主持人、导演、名模等),还因为作者的采访都是在这些明星刚刚因为某一部作品走红的时刻进行的,她不失时机地记录下了他们最美的一刻所拥有的那种心境。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训练中,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为提高阅读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试举例说明。一、抓悬念句,追根寻源悬念句,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点出矛盾或设置疑团的句子。抓住这样的句子,追根寻源,其文思便清晰可见。例如《第二次考试》,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教学生扣住这一思路读下去,就会很快明白,文章最后通过苏林教授家访,弄清了陈伊玲复试情况十分糟糕的原因,苏林教授就断然作出了录取的决定。至此,一位才华出众、思想品德高尚的女青年和…  相似文献   

20.
发表在《江苏教育》(中学版)去年第二期上的周锡贤同志的《谈〈雪〉中的“雨”》一文,认为《雪》中的“雨”是“春风化雨”的意思,是革命大好形势的象征。这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也是全文主题之所在。他认为《雪》中的“暖国”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地区”,而“当时的广州是全国革命的中心”,所以《雪》的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喛国’形势的赞美、向往之情”。据此,作者认为《雪》“表达了作者为争取革命胜利的前途而坚持战斗的信心和决心”。首先,我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实际。包括《雪》在内的《野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