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直观半圆仪,对我国441名体操运动员和563名青少年儿童的前臂屈伸复制运动误差值作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等研究,结果发现,就这个非专业性的和极为普通的动作——前臂屈伸运动的准确性来讲,在运动等级不同的体操运动员之间以及体操运动员与同年龄的普通人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运动准确性较高者,学习基本体操动作的成效优于准确性较低者。这种运动的准确性在7~11岁期间提高最快,12~22岁时呈波浪式的发展状态;在体操运动训练的作用下,这种运动的准确性,在9~13岁加速提高,而且,随后的波浪式变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一、选题依据体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当相当的比例,是一门体育院系的必修课。为改变学校体操逐趋滑坡现状,加强中学体育师资体操教学素质建设,提高学校体操教学质量,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物质世界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存在都表现为它内部诸要素之间,此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注1)。体操动作也不例外,联系的结果是已形成的运动技能不仅表明已掌握了该技术动作,还会对在这之前形成的运动技能及今后形成新的运动技能产生各种影响,即产生迁移作  相似文献   

3.
<正>体操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体操动作具有非常规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练习者尤其是体操运动基础较差者,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学习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器械体操和支撑跳跃动作,更是如此。笔者在双杠、单杠、跳跃等众多动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教学初期,广泛采用垫子做各种辅助诱导练习,让学生消除惧怕心理,充分认识和理解动作技术,进而过渡到器械上做完整练习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动作,从而提高动作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体育动漫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操结合体育动漫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更好的促进体操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提供可行性的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学校体操结合体育动漫教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操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直观立体地掌握动作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运动损伤;有助于教师展开教学等等,能够有效推动学校体操的发展,适合在学校中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5.
一、选题目的1.男子体操六个项目的动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作数量越来越多,总数已有几千个之多,动作的技术也随着难度的增大更加复杂、全面,这就决定了体操运动员从少年时期开始就要大量地、广泛地学习动作;同时还要把技术练得正确、稳固、熟练;又必须保持有足够的可塑性。而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年限是有限的,身体的工作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探讨选择什么样的基本动作?掌握什么样的先进技术和对先进技术掌握、应用到什么程度?就成为加速体操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体操业余训练为了适应世界体操运动发展的新情况,解决从小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矛盾,开始走出一条和学校共同办训练的新路子。 1980年底,南京市业余体校和长江路小学共同议定办业余体操队。在近六十所幼儿园的2216名儿童中,挑选了十名5~6岁男孩,从1981年9月份开始,集中在长江路小学两个班学习文化。每天早  相似文献   

7.
简论体操规则与启蒙训练的融合新泰体操运动学校宣广海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张锡枝体操竞赛是体操运动发展的杠杆和轴心,体操规则是体操比赛场上评分的章法。当今世界竞技体操的发展日新月异,体操动作向着美、难、新、稳的方位推进,运动技术变幻已跨入了奇妙境界,这在很...  相似文献   

8.
体操同类结构的动作之间存在着良性运动技能迁移过程,它们的动作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属于同一类型的动作体系。体操同类动作结动作的教学符合运动技能迁移的基本原理,也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体操同类结构动作的教学,有利于掌握同类动作的结构特征,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和依据此评分法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学体操技术的考核和一九八二年国家体委发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评分方法及体育课成绩的统一,对体操动作技术评定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评分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掌握体操基本技术,增强练习的积极性。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和体操运动的特点而制定的。考核动作的评分(百分制) 为了对每个动作或每套动作(根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考  相似文献   

10.
前言体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体操技术水平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体操技术水平,对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不断地提高了运动生物力学在体操动作技术的创新和加快高难度动作的掌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此,本文向广大读者介绍与体操技术密切相关的动量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教育质量要以德、智、体全面衡量。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操在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体操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骨骼、肌肉、韧带、灵敏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培养勇敢,坚毅、果断的优良品质。教材中的自由体操、舞蹈可以培养学生优美感和体型美。因此探讨大纲中体操教材的教学和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体操教材中的各套动作练习是单个动作组成,因此整套动作练习应在单个动作基本掌握的情况下进行。一般的规律是:单个动作——小联合——半套动作——整套动作。在单个动作的教学中,采用适  相似文献   

12.
体操运动已越来越向高精尖的技术难度发展。这不仅要求体操运动员要有正确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的内在联系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灵敏、耐力等几个方面,这几种素质之间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如只重视力量训练,忽略了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有关专家介绍,苏联培养体操运动员系统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学龄前儿童体操班教练们深入幼儿园进行挑选,入选者即开始接受训练。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以一般身体训练为主,通过舞蹈、游戏等培养他们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能力等等。男孩子训练两年,女孩子一年。 2.儿童入学后,根据情况接受训练,属这一阶段的训练组织有: 普通学校体育班经过学龄前体操  相似文献   

14.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体操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体操运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体操动作的技术、技能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反射。因此,要掌握体操动作的技术、技能,不仅靠感知觉来调节,而且要靠思维。根  相似文献   

15.
侧手翻是体操普修课中的一个难度较大的动作内容 ,是手翻类的基础动作。为了使学生们在学会侧手翻动作的同时 ,掌握侧手翻动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我们把侧手翻动作教学的一般方法总结出来 ,希望能对同学们教学专业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1 明确学习目的 ,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开始时 ,需向学生简明扼要地讲解通过侧手翻的练习能发展灵巧、柔韧、协调 ,能使上肢、下肢、腰腹肌和内脏器官得到锻炼 ,增强关节、韧带和前庭器官的功能 ,同时还能培养果断、勇敢的优良品质。练习侧手翻还有助于掌握器械体操的动作 ,促进田径、球类等运动技术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我省女子体操运动员林莉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前8名决赛时的动作,用录像分析法,从运动学和运动技术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她完成的创新动作—向前大回环单臂支撑转体360°成扭臂倒立,其目的是使学习该动作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深入了解该动作的运动学特点和技术特点,有利于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该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现代竞技体操的飞速发展,使“早期专门化”训练更为突出。对五至六岁儿童进行体操启蒙训练已属普通现象。对这一年龄儿童如何进行科学化训练是体操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多见于对高难动作研究报导,而对幼儿基础动作的教学报导甚少。当代,严格的教学程序是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现最佳化控制的重要条件,是科学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科学化训练正在向“模式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本文所探讨的程序教学,主要指借助一定方法(控制论称算法)有控制地按一定的具体教学程序(顺序),学习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时与其心理定势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定势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规范的动作。本文运用实验法就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体操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知觉定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心理定向的教学,使学生在练习时减少盲目性,有利于正确掌握动作技术,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后擺轉体360成懸垂这个动作,还是在1953年苏联国家体操混合队蒞華时,看到阿扎良表演过,当时就給我留下了一个較深刻的印象!近年來,由于体操蓬勃的发展,国內也有部份运动員,已经掌握了这个动作,个別高級运动員已將它編入到自己的自选动作中去了。体操运动員的單扛自选动作里編入了这个动作是很好的,特別是將它和騰身迥环轉体等一类动作联接起来进行,不仅能增加动作的难度,而且这样轉体加轉体,脫手又再握,尚能进一步反映出动作編排上的藝朮性和复雜性,使得整套动作更加采精,更加引起人了。  相似文献   

20.
十四、垫上运动可以从3岁开始练习体操项目中,垫上运动对于发展身体柔韧性是最适合的。在垫子上做分腿、团身、滚动动作,会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伸屈。这在父母的帮助下,3~4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练习。垫上运动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是要有控制动作时机的自我感觉。垫上运动的前滚翻也好,后滚翻也好,只要掌握好运用滚动力量的时机,就能完成动作。其次是要教会在运动中使用身体各部位的方法,特别是哪些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无意识活动的肌肉。比如,颈部、臀部、背部和肩部肌肉。要说明怎么运用,会造成什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