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晓燕 《考试周刊》2010,(12):56-57
近期,我在西亭中学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百合花开》,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它通过寓言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的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文章语言清新动人.是一篇能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感悟的美文。在教学中,有这样两组镜头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地执著和坚韧;它努力地生长、开花。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它的成长,生动地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自己,要相信自己最终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为了以开出美丽的花来证明自己,不顾杂草的讥讽嘲笑和蜂蝶鸟雀的鄙夷,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不久前,江苏  相似文献   

4.
欣赏的力量     
不妨先请看下面三则真实的故事: 例一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餐馆吃饭,老板对他说:“您还记得我吗?”林清玄看了他半天。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5.
他出生在贫穷的台湾高雄旗山林区.父母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却给他起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名字——林清玄。  相似文献   

6.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为了以"开出美丽的花"来证明自己,不顾杂草的讥讽嘲笑和蜂蝶鸟雀的鄙夷,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相似文献   

7.
欣赏的力量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餐馆吃饭.老板对他说:您还记得我吗?林清玄看了他半天.摇了摇头。老板拿来一张二十年前的旧报纸,上面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当时他在一家报社做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明.作案数千次,屡屡得手.最后才栽在一个反扒专家手上。文章最后感叹说:像这样一个心思如此纤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的!  相似文献   

8.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有一次去羊肉店吃饭,老板走过来对他说:“林先生,您还记得我吗?”林清玄仔细端详了老板半天,然后笑着摇了摇头。这时,羊肉店老板拿出一份20年前的报纸,递到林清玄面前,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林清玄,走上文学道路,纯属一种偶然。小时候,林清玄家里很穷,他每天都要为家里干许多活,小小年纪,已经是家里很得力的劳动力了。艰苦的劳动之余,他常常眺望着远处的山峦。那延绵起伏的山峦背后,会有怎样的景致呢?他常常在心里描摹了一遍又一遍,心中充满了遐想和渴望。一次,林清玄在干活的时候,捡到一张外国地图。那红绿相间弯弯曲曲的路线,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一刻,他目光里闪烁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的光芒。他想,长大了就去当一名旅行家,一定要到那些地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做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最近台湾对30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林清玄和琦君。琦君名列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30本,有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其人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相似文献   

11.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却是第一次被抓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  相似文献   

12.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这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成千。文章的最后,林清玄情不自禁感叹  相似文献   

13.
近来读到一些谈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欣赏性的教育行为方式提出了质疑。有些人认为,一个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学生,仅仅靠欣赏的话语、欣赏的眼神、欣赏的行为就能逐步变好,那是教育神话。欣赏性的教育真的就是神话吗?先看两则例子: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吃饭,老板对他说:“您还记得我吗?”林清玄看了他半天,摇了摇头。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上面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当时他在一家报社做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明,作案数千次,屡屡得手,最后才栽在一个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全人类思想上的迷茫情绪,导致许多人走入古老化中去寻求、探索、再认识自己。台湾作家林清玄就是其中一员,他以自己的方式将佛家思想与学结合起来。表达对生命的认识,这种散受到关注。但严格地讲,他只能算是佛义的宣传而非一名真正的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这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成千。文章的最后,林清玄情不自禁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文章,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6.
美点赏析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他的文章有如远方走来的一位女子,自有一种美感蕴含其中。今天,又阅读了他写的《飞越沙漠的河》,清新的文字似乎带我进入了一个新的理想境地,受到了一次浓浓的文学熏陶。  相似文献   

17.
台湾作家林清玄快60岁了。他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写3000字,不为发表,只是练笔,他说写作积累才会有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  相似文献   

18.
徐遗兰 《中国教师》2009,(Z2):329-329
<正>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的小偷。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  相似文献   

19.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才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不料,林清玄无心写下的这句话,竟影响了那位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鉴赏》2009,(7):95-98,112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史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