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四、求平均数应用题有什么特征?怎样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 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或同类量、要在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数量,求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解题时,先要求出这些数量的总和以及这些数量的个数(即份  相似文献   

2.
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点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要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而总数不变,求所得的一份数是多少。其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教材按两个层次分别安排了简单的和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简单类型时,应注意下面几点。一、依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纳起来说,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求平均数应用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一类是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一、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就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量及其相对应的总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如:育才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植树,每个小组植树分别是84棵、76棵、82棵、78棵、80棵,求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象这样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较为常见,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也非常广泛,并且对刚刚  相似文献   

4.
平均数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统计知识的视角看平均数,它是一种重要的统计量数。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问里,平均数常被看作一种典型应用题进行教学,通常认为它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认为算理算法就是“已知几个数,在其总和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统计量数。但在过去,求平均数一直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进行教学的。因此,从应用题由简单到复合的变化来看,通常认为它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从平均数的一般算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算理来看,通常认为平均数  相似文献   

6.
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就是有几个不相等的数,要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实质就是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使几个数由不等转化为相等。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对“和”进行再分配;二是对“差”进行再分配。等分除法是解决这种再分配的基础,这是从不等中求相等的两种重要的思考方法。了解这种转化的道  相似文献   

7.
通用五年制五册中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典型应用题。这种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同于等分除法。等分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它的一份是多少,平均数问题却是求几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它含有取多补少的思想在内,这比等分除法问题要抽象一些了。  相似文献   

8.
四、应用题     
[知识导序 ]应用题一般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归一应用题求平均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 )应用题工程问题应用题分数(百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 (百 )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  求这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特点、规律、方法[知识导练 ](一 )简单应用题●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 ,各种应用题都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由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组成 ,且两个条件都已明确给出。其基本数量关系如下 :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先分析题里的已知…  相似文献   

9.
数量间的关系一定 ,或利用明显的特殊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 ,称为典型应用题。典型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重点 ,又是了难点。那么 ,如何突破这个难关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式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模式训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典型应用题的特殊类型 ,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 ,列出算式进行求解的训练。一、求平均数应用题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相对应的份数 ,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的典型应用题 ,叫做求平均数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模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 :一个工程队头两天每天修路8小时 ,每小时修路9米 ,…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认识,熟记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二)理解 理解一个数乘以纯小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扩展乘法的概念。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具体意义。 (三)掌握 进一步掌握各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综合等基本方法。 进一步掌握复合应用题结构。 进一步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较复杂的归一问题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四)熟练 熟练地列综合算式解答三四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和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  相似文献   

11.
求平均数应用题,实质上就是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使几个数由不等转化为相等。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会解这类题,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这种转化的道理,探求转化的规律和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一、直观演示,揭示规律在讲例题前,我请四个同学到讲台来,分别分给他们3支、4支、7支、6支铅笔,问:怎样才能使他们的铅笔相等?学生经过思考,想出很多方法,有的先算出总数再等分,算式为(3+4+7+6)÷4;有的先以最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材历来把平均数问题中的“算术平均数”称作简单的平均数,把“加权平均数”称作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是以认识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学习解题方法为目的进行教学的,强调数量关系和问题结构的解题技能。教师偏重于解题技巧的指导,使学生从应用题的结构上获得解题的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尽管教师对于较为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给予了详尽的指导和大量的练习,但仍有些学生会找错总数的组成数或总份数的组成数。虽然有些学生找对了总数的组成数或总份数的组成数,但也只是单纯地按照应用题的结构进行计算,根本…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求平均数问题的教学 (一)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所谓求“平均数”就是把某一数量(即总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计算方法是:总数量÷份数=每份数。其中总数量和份数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形成了“平均数应用题”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又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也比较混乱。其实小学分数应用题可以分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这样三大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而分数应用题教学又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也比较混乱。其实小学分数应用题可以分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这样三大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答分数应用题就不再是雾里看花了。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简单的统计(一)”例2编排了“求平均数”的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求平均数”是作为一类除法计算应用题来编排的,教学时,一般都是通过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概括出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再运用这一数量关系式解答相关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与能力。苏教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编排在“简单的统计(一)”单元内,这样编排促使我们教师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要有新的思考。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  相似文献   

17.
平均数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教学应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参与求平均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知,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经过分析、思考,逐步抽象、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一、实物演示,形成表象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已知几个数,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要让学生明白这个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概念有别于除法中的等分。例题教学,要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实物演示,直观感…  相似文献   

18.
一次有关“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活动课上,在分析了求连续3个、5个、7个自然数的平均数的解题特点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红的爸爸因公出差,5天没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5天的日历,这5天日期数相加的和是90。小红爸爸回家这天是几号?” 不少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90÷5=18,进而推断出撕下的5天日期数分别是16、17、18、19、20,小红爸爸回家这天是21号。  相似文献   

19.
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移多补少使这相等,而总数不变,,求出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平均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一.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分三次出现,六年制第三册先学等分除法问题,是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第六册和第九册分别学习简单平均数与稍复杂平均数应用题,它们是等分除法应用题的发展和深化.教学简单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生建立平均数概念、掌握数量关系的关键阶段,必须切实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