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3月1日,主题为“无边界学习”的新加坡“2010年教育大会”在华侨中学召开。500多名与会者在越来越没有边界的世界中,展开一场“在飞速变革的时代绘制新加坡教育蓝图”的重要对话,以期为21世纪的课堂创造更多新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新加坡国会举行的2010财政年度供给委员会(Committee of Supply)辩论会上,教育部各领导在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的发言主题为:加大教育投入,加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从预算辩论中,可以看出新加坡2010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4日,由新加坡教育部和国际信息技术学会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应用技术促进教与学(ICTLT)”国际大会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易华仁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以ICT三期规划为契机.充分释放ICT促进教与学的潜能”的重要演讲.谈到了新加坡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面的一些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新加坡推出“环球校园”计划 新加坡近日推出“环球校园”计划,准备在2012年之前吸引20万名海外学生及企业人员到新加坡接受教育或培训,以使新加坡成为亚洲的教育枢纽。 新加坡贸工部长杨荣文表示:目前教育业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3.6%。新政府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8日,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尚达曼宣布,在“因材施教”(Ability-Driven Education,直译为“能力驱动教育”)教育理念框架下,在小学推行多年的分流制度将于2008年正式取消。尚达曼部长强调,因材施教是新加坡教育成功的关键。他说,新加坡教育部将为全国小学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加坡致力于实现“环球校园”的计划,将私立教育机构作为新加坡发展教育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新加坡政府试图通过制定品质鉴定的措施来控制私立院校的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透明和可信的信息系统,使他们能获得正确信息,并逐步淘汰那些只顾营利,办学水平较低的私立院校,从而为新加坡的教育服务市场树立良好的声誉。2004年6月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与新加坡标准、生产与创新局(以下简称“标新局”)以“新加坡优质奖”认证标准为基础,打造了“新加坡优质私立教育机构”认证计划,对私立院校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周亚娟 《湖南教育》2011,(12):58-59
新加坡是一个地小人少、资源匮乏的国家,却列居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成为“2010年世界竞争力第一”的新兴发达国家。前往新加坡学习考察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新加坡能做到这一点?二十余天的深入考察,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新加坡对人才的培养。也许,这就是新加坡能够成为“世界竞争力第一”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8.
品格与公民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核心,家庭教育在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加坡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在品格与公民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彰显.本文以新加坡2015年推出的小学1~6年级使用的《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为对象,从教科书的总体编排、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现行“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家庭教育环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201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缩写为OECD)通过对新加坡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发布了名为“新加坡:快速发展、表现强劲”(Singapore: Rapid Improvement Followed by Strong Performance)的报告。报告指出,新加坡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取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育政策与实践的一致性,富有雄心的标准和评价,持续发展的文化和面向未来世界的最好的教育实践。[1]既为学生的明天,也为国家发展的明天,新加坡将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定位为“为明天做准备”(Preparing your child for tomorrow)。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标,新加坡教育部为小学生设计了具有良好结构的课程,其中小学科学课程旨在让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和为未来世界变化作贡献的公民。2014年,新加坡教育部在2008年版课程大纲的基础上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大纲(2014年版)》(Primary Science Syllabus 2014)(以下简称《大纲》),它更是在“为明天做准备”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科学课程在学习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应用性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精选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整合性,突出情感教育,增强课程学习的可持续性,使课程实现科学联系技术、生活、社会与环境,为生活决策提供参考,也为未来职业的发展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加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运动。总体而言,新加坡教师教育改革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新加坡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解和观点具有三种范式:“技术主义”范式、“实践主义”范式和“改造主义”范式。每一种范式都包含关于教学、学会教学和教师教育的系统主张。当前,新加坡教师教育改革趋势也主要是围绕上述方向的延续和重构。  相似文献   

11.
陈歌 《海外求学》2003,(18):10-16
8月16日上午,在“花园”国家新加坡,由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发起的“新加坡环球校园”活动正式启动。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部长杨荣文准将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为此次活动揭开了序幕。在开幕仪式上,杨荣文为新加坡16家达到国际水准的私立教育机构颁发“新加坡素质级私立教育机构(SQC)”品质标签,这些获得资质认证的学校,将成为学生和家  相似文献   

12.
科学园又称“技术园”“高技术开发中心”,是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和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开发区域。其中闻名于世的有十大科学园。新加坡的“新加坡科学园”该园建立于 1984年,距新加坡市中心8千米,占地108公顷。  相似文献   

13.
在2012年3月8召开的新加坡国会教育部预算供需辩论会上.教育部长王瑞杰作了题为《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建设包容而强大的新加坡》的演讲。演讲中强调2012年将从三个方面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建设包容而强大的新加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治黄科技信息》2010,(2):13-13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为2010年“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得主。该奖项以新加坡第一任总理、现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名字命名,是国际水利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以大量的教育投资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腾飞,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个典范。一、大力增加教育投资,优先发展教育亚洲“四小龙”姑终把重视和发展教育看成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石”。它们教育投资的增长率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如新加坡在1960年至1990年,生产总值增加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以“天才教育计划”作为指导其天才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并设立了天才教育处自上而下的领导和监督天才教育的实施。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探索已经有近40年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天才教育体系,在天才儿童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融合安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建设都比较完善。其天才教育政策鲜明,充分考虑了天才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提高了新加坡的国家竞争力与国民素质,为新加坡培养了一批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7.
胡乐乐 《上海教育》2008,(20):44-44
教育资讯科技总蓝图2008年8月5日,新加坡教育部部长黄永宏在首届“利用科技教学和学习国际研讨会”上宣布了新加坡2009年至2014年的教育资讯科技总蓝图,旨在进一步优化新加坡学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具有在知识经济中取得成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王庆龙职业技术教育是新加坡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职业学校教育新加坡实行6434学制。小学六年级学生经全国统考后,有93%的毕业生升入初中。中学生修完4年各类课程且“O”水准会考“合格者可直接进入...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从小培养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特点,这成为新加坡培养“好公民”的重要原则。在新加坡,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能背出他们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教育的分流与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钟友 《江西教育》2003,(14):7-7,6
作为江西省政协教育考察团的成员访问新加坡时,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分流体制和高等教育的开放措施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新加坡没有提出“科教兴国”、“教育强国”之类的口号,但是他们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新加坡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因之一就在于国民的高素质,这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加坡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很重视“因材施教”,在基础教育中就注意充分照顾学生个别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才智,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教育制度灵活且具弹性,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实行“分流”。教育体系分四层: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