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在上海世乒赛时采访水谷隼,是因为他在单打比赛中战胜中国台北的庄智渊,一鸣惊人2008年《乒乓世界》再次采访水谷隼.已经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广州世乒赛团体赛中战胜了另一位中国台北队高手蒋澎龙。这三年中,水谷隼在日本国内拿到了他放言要拿的高中冠军,而全日本选手议冠军,一拿就是连续两届外带两次男双冠军!因为去年拿了冠军,如果今年不拿,就说明我的水平下降了,所以,必须拿冠军。水谷的逻辑有点孩子气,但他绝对是个有志气的孩子。而且他还是个用智慧打球的聪明孩子。看他打球是很有味道的一件事,可以跟着他一起思考下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2,(7):48-49
宣布奥运名单后,我们参加了两站公开赛,亚洲的对手都参加了,最主要的对手德国队没来,等于世乒赛团体赛之后我们没有正式交手过。我们三个奥运参赛队员中,张继科表现最正常,第二站的取胜欲望比第一站稍微减少一些,但他在第二站里有自己的备战节奏,并且战胜了水谷隼,取得了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3.
水谷隼作为日本男队的第一主力,在莫斯科为日本队夺取铜牌,立下汗马功劳。他的个人战绩是8胜1负。8胜当中包括对德国队拿下波尔,战胜了奥地利的陈卫星还有中国香港的唐鹏。1负,则是半决赛中负于同年代的中国马龙。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4,(9):72-73
选赛初衷 在同一场比赛中,水谷隼战胜了奥恰洛夫却完败于波尔,两种不同风格的技术处理手段在针对同一名运动员时可以展现出强烈的不同感。  相似文献   

5.
本期拆招解式,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三组关于水谷隼的技战术图解。水谷隼是日本男队中的绝对主力,他打球很有灵性,其技术风格是在亚洲打法的基础上结合了欧洲的特色,中远台进攻和相持能力都很强。第一篇内容就是水谷隼在发球后通过交叉步的衔接,在中远台发动进攻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4,(11):84-85
本组图是水谷隼抢拉庄智渊摆的侧身位半出台球。这板抢攻的动作非常优美,既体现了水谷隼积极上手和盯对方半出台的主动意识,还展现了水谷隼扎实的基本功底。这板弧圈球在重心的稳定协助下,通过他手上出色的摩擦克敌制胜,且贵在一个“软”字。  相似文献   

7.
2014年的世乒赛将于4月28日至5月5日在日本东京的国立代代木竞技场第一体育馆以及东京体育馆举行。 2014年2月,东道主目本队与往年同样,在新年后第一个大赛——全日本锦标赛结束之后,正式确定并宣布了世乒赛团体赛名单——男子团体:水谷隼、松平健太、丹羽孝希、岸川圣也、盐野真人;女子团体:福原爱、石川佳纯、平野早矢香、田代早纪、森樱。  相似文献   

8.
日本队出征此次世乒赛用了大量的新人,但能够引起中国队和中国媒体注意的,无外乎五个人:人见人爱的福原爱、王子发球的福冈春菜、独步日本的韩阳,天才少年水谷隼和更为天才的少年松平健太。  相似文献   

9.
2009年的世乒赛在日本队的家门口举行。事先一直被看好的男子双打配对选手水谷隼、岸川圣也,是白小都被称为神童并常年密切配合的希望组合,经日本乒协这么多年来的栽培和无数赛事的磨练,终于借地利、人和、天时。非常争气地为日本队获得了一枚珍贵的奖牌。这是英国曼彻斯特世乒赛以来,相隔12年后日本再一次得到男子双打铜牌。12年前,松下浩二/涩谷浩组合,也是在多年的配合之后,才干辛万苦地摘得了同样颜色的世乒赛奖牌。  相似文献   

10.
王昊天 《乒乓世界》2014,(12):108-111
虽然年仅25岁,被日本誉为“天才少年”的水谷隼却已经驰骋乒坛多年,给我们带来许多精彩的演出。虽然成绩在中国的群星闪耀下显得稍微逊色,但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已是英雄,技术特点也更容易被业余球迷借鉴。被日本寄予厚望的水谷隼,早年便去欧洲打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将欧洲的相持能力与亚洲的手感融合在一起,球风不算彪悍,但是颇具观赏性。水谷隼的球板并不神秘,相比其他人或刚猛或神速的个性武器而言,被水谷附体的球板们有着更高的实用性与可玩性,也更有内涵。  相似文献   

11.
萨格勒布当地时间5月27日上午,女双半决赛,新加坡组合李佳薇/王越古1比4不敌头号种子王楠/张怡宁,但她们已经书写了新加坡乒乓球历史上的新篇章。新加坡乒乓球的好消息还不仅于此,一天前,他们的男选手高宁击败日本小将水谷隼,历史性地闯入了世乒赛男单16强。  相似文献   

12.
田子超 《乒乓世界》2013,(12):74-75
陈建安是台湾新竹人,早在2008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决赛中,就战胜过当时上升势头迅猛的中国小将闫安获得冠军。2013年更是他爆发的一年,先在广州乒乓球团体世界杯决赛上战胜了如日中天的张继科;而后在巴黎世乒赛获得双打冠军(搭档庄智渊),为中国台北拿到第一块世乒赛金牌。  相似文献   

13.
李晋 《乒乓世界》2010,(6):100-103
水谷隼是日本十分优秀的年轻运动员,他在近几年的成长速度飞快,体现出他在乒乓球中的天赋。水谷的身体协调性很好,手感及球感都十分出色,脚下的跑动能力强,衔接速度快,并且他具备良好的技战术意识,击球的感觉十分流畅。  相似文献   

14.
梦梦 《乒乓世界》2014,(8):154-154
日本公开赛在水谷隼与中国小将于子洋的男单决赛中,曾经出现一个争议球,当时判水谷失分。水谷认为是误判,表情很生气,一副不给我这分老子就不挪窝的架势,但裁判的判罚不再更改。后来水谷直到比赛结束,赢球也不喊、自己擦网擦边也不举手示意,态度很消极。在赛后记者发布会上,水谷回答记者问题说,那个争议球对他影响很大,后面的比赛他都记不得了。  相似文献   

15.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4):108-111
老将科贝尔的基本功扎实,进攻手段非常丰富,他的反手技术十分出色,尤其是他的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练就得炉火纯青。早在1991年千叶世乒赛的中华查战中,他先是战胜马文革,随后与队友搭档,在双打比赛中战胜了陈志斌、张雷组合,将中国队淘汰出局。2003年巴黎世乒赛,科贝尔又战胜了风头正猛的小将刘国正,再次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实力。反手侧拧已经成为科贝尔的标志性技术。如今,侧拧技术被全世界的选手借鉴和发展,成为了极为重要的进攻手段。此次49届广州世乒赛中,科贝尔对阵世界排名第三的王励勤,他凭借多变的反手技术,给王励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乒坛老将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可晨立 《乒乓世界》2014,(10):80-83
水谷隼发球出台被庄智渊拉起来之后,并没有慌张,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站位准备防守,并通过落点的变化给对手制造难度。水谷隼在防守庄智渊拉到自己中间偏反手位的抢攻时,是通过身体带动手臂的侧倚进行位置调整的,与此同时,他先调整自己的板形改变回球的落点,又通过身体侧倚的动作加强球的稳定性,最后巧妙地把球防到庄智渊侧身位的追身大角度。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4,(5):82-83
第二组是关于水谷隼处理中路追身球的技术,两套图中,他都是在面对对方进攻的情况下,使用比较中性的技术去处理,击球方式上更多是以“借”为主。虽然都是借,但两个技术所借的东西不同:第一套借力居多:第二套则是借转居多。两个技术都是通过小动作对来球进行的控制,展现了水谷隼非常细腻的击球手感。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4,(5):84-85
放高球是水谷隼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在比赛中经常会看到他以此在中远台和对方相持。他放的高球进攻性并不强,但缠住对方的能力很强,在消耗对手体力和精力的过程中,他总能寻觅到反攻致胜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本组图中,水谷隼发球,庄智渊反手把球拧拉起来,水谷隼反手加力撕庄智渊的追身位。整个球共双方击球三次,在每两板球的衔接中部包含攻防转换,虽然回合少,但技术含量非常高,体现了高水平运动员间的高强度对抗。  相似文献   

20.
超跑超水谷     
王昊天 《乒乓世界》2014,(9):114-114
在超级张继科问世一年之后,日本一哥水谷隼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球板的“超级版”。这块球板虽然已经跟随着主人征战了多场国际大赛。但是到如今才揭开神秘的面纱。就像是超级跑车足够吊起车友的胃口,超级水谷隼也一样已经让众多发烧友垂涎欲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