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到底“姓”什么? 前人的经验是汉字、语言、文章和文学的谐和统一。如何谐和统一 呢? 先说识字。小学一二年级应采用中国土生土长的符合汉字特点、而又能够大面积提高识 字效率的集中识字教学法(字族文识字法是集中识字的衍生物),积极推广景山、力迈学校的 经验,先识两千字再说其他。此后各年级须要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识字方法,丝毫不得 马虎。这里所谓的分散即随课文进行;所谓的集中即分学期分年级复习时进行;这时的集中 识字可讲一些字源知识,加深记忆,使之终生不忘,有效地减少错别字发生率。这个方法直 到高三复习时仍然…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科技日益广泛的普及,地球在人们的文化信息的视野中日益缩小,从而有地球村之谓。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全人类文化趋于统一的时日必不会太久。届时必将会要求选定一种共同的语文,作为全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比较现今世界上最通行的几种语文:汉、英、西、法、俄等,其中尤其汉语与英语,一个使用的人数最多,一个涵盖的地域最广,但最终值得首选的,笔者认为,非汉语、汉字莫属。 汉字是促成人类大一统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就新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大纲的要求,提出了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应追求"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的统一"的观点,并以实际的教学案例为依托,讨论在这种教学追求的目标下具体教学实践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都源于语言与思想的分离;要改变教学低效的状况,必须首先改变单纯的语言观点,把发展思维和培养思想放到教学的突出位置;语言学习与思想培养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不能单独推进,二者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汉字:统一全人类语文的最佳选择》的立论、论据和结论之缪误为例,探讨了语言与文字的主要特征,涉及全球语言的多样性和其发展动因,语言与文字的关系,表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主要异同和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文字不是语言的第一特征,特定词汇的构建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场域有关,汉字书法不是汉语的独特优势特征,全球语言的多样性不会产生一统天下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的两封信中,袁枚全面的批判了沈德潜的格调说。在文中,他批判了沈德潜“贵古贱今、尊唐抑宋”的复古论和“温柔敦厚”、“必关系人伦日用”的儒家正统诗教说,标举个性解放的性灵说,提出“变”是诗歌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艳诗”等通俗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文到底教什么?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很久,但至今仍未形成共识.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的爆炸及知识更新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教技能.语文“是教知识,还是教技能?我们认为,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技能.”陈良琨、陈良磺在《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2期就曾撰文明确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普遍性的.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现状使许多教师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不少人认为知识学多了没用,倒不如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技能,只要学生的智力发展了,技能提高了,就什么都有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学中就多采用启发式、发现法,而弃讲授法于一边.  相似文献   

8.
王季、何保两同志在去年十一月号“人民教育”上对我写的“典范性是编辑文学课本的主要原则”一文提出了意见,说我“片面强调学古典文学的作用。”我参考两同志的意见,把我那篇文章反复地看了几遍,觉得两同志所提的意见也还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27日生,福建省连城县莒溪乡人。1953年毕业于连域第一中学初中,同年考入龙岩师范学校就读,1955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师范学校,保送考大学。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并留校任助教:1963—1965年,任越南国立河内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1967—1970年,任阿尔巴尼亚国立地拉那大学客座教授,1978—1983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和功能认识的加深,语文教学正在经历一次转向。这种转向以统编教材的出现为明显标志,表现为语文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的社会化,它从过去的偏向文学文本阅读而走向社会公众文本的阅读,这些社会公众文本除文学作品外,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社论、政论。  相似文献   

11.
读《语文学习》2009年12期上董国俊的《〈合欢树〉:学会直面生命》,一时很有一些感触,不吐不快。 首先不是对这篇文章本身的.而是对原文中的引文。我觉得一个语文工作者应有足够的语言敏感。原文的引文为:“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句话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而且单独成段.让人不注意都不行。但是这句话怎么读怎么都别扭.中国人似乎并不这么说话。问题就出在那个“从来”上。  相似文献   

12.
1985年第六期《湖南师大学报》发表了周熙明和廖树芳二同志合写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一文,对本人在该刊同年第一期发表的《论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作了全面的驳论.他们的意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只有一个统一的实践概念,我从认识论的实践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出发,而提出的一切观点,全都是错误的.但是,我要坦率地说,仔细研读周廖二位的文章以后,我对自己的观点是更加  相似文献   

13.
据我们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怎样传授语法、修辞、逻辑基础知识的问题,教师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怎么可能不让学生初步懂得一点语法、修辞和逻辑呢?有的却说,《大纲》没有要求讲这些东西,讲了就是超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基础训练部分提到:“要安排一点有关语法、修辞的练习,要有意识地进行逻辑训练。”《大纲》虽然没有明白要求教师要“讲”这类知识,可是它提出了“要安排”、“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这就给我们规定了教学任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章与文学作品是同时选进教科书里的,但由于文章与文学的界限不清,任务不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往往把一些文章当成文学作品讲,而文学作品又当成一般的文章讲。这在语文教学上,引起了争论,一方认为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包括文学作品),主要学习它的字、词、句、篇等知识和技能。《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什么读写能力,是文章的读写能力,抑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价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实践活动。教学评价直接指向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然而,受现代标准化评价功利价值影响,评价语言的独特性被大众教学评价模式掩盖,失去了教学评价语言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此深入《论语》,探寻孔子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寻找古今文化交融的落脚点,从理论深处发觉现代教师评价语言的发展理路,让传统得到萌发。为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评价语言、推动教学评价语言向创生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由规训者向欣赏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曾祥芹在改革开放30年来,独著、主编出版了28本书,达1000多万字;学界公认他是中国当代文章学、阅读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新语文观的首创者和用文章学、阅读学指导语文教育的推行者;其代表作是《现代文章学引论》《汉文阅读学导论》《语文教育学别论》。  相似文献   

17.
摄影文学的命名实质上是摄影文学艺术特性的概括与凝结。当图文复合的艺术效果尚未被创作实践充分验证的情况下,以为二者结合必将产生出文学宁馨儿的看法未免过于乐观。图文复合必有主次,图片为主文字为次。二者结合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意境的能否生成。由此观之,摄影与诗歌、散文牵手较易和谐,而摄影与小说的联姻则困难重重。摄影小说占摄影文学半壁江山,作为大众文化样式,其话语权尚且有待确立,更遑论摄影文学的整体命名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中国文学,虽然具备了世界开放意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局限,并不同时具备文学的现代意识,只是告别了古典文学的历史形态,并迅速向世界现代文学体系靠拢的一种过渡转型形态的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材《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和《别了,语文课》中的张老师,他们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楷模。一、精神支柱:事业心责任心韩麦尔先生面临即将沦陷的国土,面对即将当亡国奴的人们,他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快速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让它在阿尔萨斯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