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原始的度量衡“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这是古书《大戴祀记·王言》中的记载。其中,“寻”乃是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由于量高度时需侧身展肘,而且两臂不可能完全与地面垂直,故不足一寻.只算七尺,古人谓之“仞”,当然,古代的尺比现代的短。在具体...  相似文献   

2.
本册教材新編了公制度量衡,四則应用題,几何初步知識等三个內容。現根据大綱精神和以往教学中所发生的問题,就这三个內容談談我們的意見,供同志們参考。公制度量衡大綱規定:“把各种度量單位的巩固知識作为教学的內容中心,使计算法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因此,我們在教公制度量衡时,以要求公制度量單位認識的巩固知識作为复名数四則运算的基础,过去只着重教学計算方法,而忽视單位的具体观念的教学是錯誤的。学了公尺公寸方面的計算,而不知1公尺1公寸到底有多長,这样的教学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正>小朋友,你听说过成语“火冒三丈”吗?你知道“寸步不离”是什么意思吗?是的,这些成语中的“丈”“寸”“步”都是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比我们现在学习的“米”“厘米”这些长度单位出现得要早许多年呢!在5000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人就开始使用长度单位了。那时的长度单位各种各样,没有统一,有分、寸、尺、丈、引、厘、毫、丝、秒、忽等等,并且每一个长度单位的依据也不一样。比如,有的用人体或者与人体有关的动作当长度依据。在《孔子家语》这本书里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意思是古人觉得每个人用手指、手掌、手臂等表示长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度量衡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商周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相应的度量衡器具和度量衡制度,并设置了管理度量衡的职官。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各诸侯国相继出现和确立,为了商品的交换和赋税的征收,各诸候国的新兴地主阶级十分重视度量街的制造和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度量街制度日趋完备和统一。在战国时期一些度量衡器物上,可以看到这种演变的趋势。下面以衡制为例:战国时期秦国的衡制。《汉书·律历志》载:1石=4钧=120斤,1斤=16两,1两=24铢。根据西安高  相似文献   

5.
从布手知尺,布指知寸,到通过巴黎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米突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工业化的全球工厂。19世纪中叶,来自西方的胜利者们,用枪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并试图用他们刚刚制定的各种标准,打通中国的市场。这些标准被写进了与中国签订的各种通商条约  相似文献   

6.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对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实行度量衡大小制。(1)度量衡小制:1尺=23.10 cm,1升=200 mL,1斤=220 g。小制用于天文、乐律等特定的行业;(2)度量衡大制:1尺=29.591 1 cm,1升=400 mL,1斤=440 g。大制用于官府征税和民间日常交易。度量衡大小制影响了中国古代度量衡1 300多年。  相似文献   

7.
商鞅量高鞅变法“平斗桶、权衡、丈尺”(整顿度量衡制度),这个铜量就是当时制定颁行的标准器。据铭文,作于秦孝公十八年,一升的容积是16.2立方寸。经学者实测,知道秦尺一寸等于2.31公分,即一尺等于0.231公尺,一升等于190.69毫升,即  相似文献   

8.
《论语·子罕》云 :“麻冕 ,礼也 ;今也纯 ,俭 ,吾从众。”(纯 ,丝也。《说文·糸部》)其中似乎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在某一段时期 ,麻比丝更加珍贵。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注 :“冕 ,缁布冠也 ,古者绩麻三十升以为之。”《礼记》以布八十缕为升 ,《汉书·食货志》曰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郑玄注三礼 ,依据汉制 ,推测古代布幅也为二尺二寸。在二尺二寸的幅内容纳八十根经纱为一升 ,这就是古代的经密单位。三十升即在二尺二寸的幅内有二千四百根经纱。汉制一尺合今约二十三厘米 ,三十升即经密 4 7根 /厘米 ,使用现代化的手段纺织这样精细…  相似文献   

9.
“尺和斤的认识”教材内容包括建立1尺和1寸的长度概念,尺、寸之间的换算关系及简单的应用;建立1斤和1两的重量概念,斤、两之间换算关系及简单的应用.重点是:建立1尺和1寸的长度概念与1斤和1两的重量概念.由于小学生接触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10.
前进中的尺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长度测量,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尺.那么,从古代到现代尺到底经过了那些变迁,又有哪些故事呢?其实在尺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测量长度的.比如带一根绳子在身上,需要的时候就用它来比较长短.在古代,人体的某些部分,都是制定长度标准的重要依据.最早有记载的人为标准来自古埃及.埃及人曾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制作了一根长度标尺,它的长度是法老的小臂(肘到中指)的距离,因此又叫腕尺.虽然这个标准确定得相当随意,却解决了重要问题.比如,金字塔的准确施工得到了保证.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他们找来美男子库里修斯,以他双手伸开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为长度标准,称为1浔.在古罗马,恺撒大帝以军队行军时行走2000步为1罗马里,后来被英国人沿用,这便是英里.  相似文献   

11.
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姿势:1.身体坐直,双脚立正放平。2.眼睛与桌面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3.前胸与桌子的边缘相隔一拳。4.握笔的指尖与笔尖保持一寸。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对看书、写字的姿势严格要求,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度(古代计量长度叫度)1.寸:古代十分为一寸。2.咫:古代称八寸为咫。3.尺:古代十寸为一尺,周时约合现在的23.1厘米,比现在的尺短。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由狭义相对论可以推出运动物体在时间和长度两个方面存在着钟慢尺缩效应。章提出在相对论中除了尺缩效应之外,还存在相反的效应即尺长效应,这取决于运动物体与观察之间的距离是随时间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一、习题展示习题一1.习题内容2.能力指向通过具体物体的测量,考查学生正确读取尺上物体长度的能力。通过三个物体的长度测量,让学生明确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如果尺的“0”刻度没有对准物体的左端,那么就看物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的差。在整个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建立完善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除度量衡单位外,在上古汉语中是很少见的(大约只有“匹(马)”、“乘,两(车)”、“张(幄幕)”、“筒(矢)”等少数几个),唐宋时名量词才发展起来。它可分为三种:(一)以度量衡单位来充当的,如“尺”、“寸”、“升”、“斤”等;(二)专职量词(即为表量专造的量词),如“笺(鸟)”、“卷(书)”等;(三)兼职量词(即由其它词性的词兼表量作用的),如“杯”、“车”,本是普  相似文献   

17.
课题:核舟记     
关于“二黍” (1)古人以黍粒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单位,是因为黍粒大小匀齐,轻重均等,而且没有大的变化。从出土的唐以前的黍粒看,与今之黍无异。“二黍”,就是两个黍粒的直径长度,也就是黍尺的二分。黍脱去外壳以后称作黄米,两粒黍和两粒黄米,无论是直径的长度和重量都不一样。统编教材把“二黍”解释成“两个黄米粒那么高”是不准确的。 (2)长约八分有奇”与“高可二黍许”是合乎比例的。明清都是以黍尺为标准尺。这里说的“八分”,就是八个黍粒直径长度的和。核舟以8∶2作长高,是完全合乎一般船体比例的。 (3)我国的度量衡,早在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据《家语五帝德》篇载“黄帝治五气,设五量”。而长度单位,以一粒黍的纵长为标准,叫作一分,九分叫一寸,九寸叫一尺。这就是古律尺,或纵黍尺。以后朝代又有横黍尺并行问世,即以十个黑黍粒的横宽度为一寸,以十寸为一尺。以后,有的朝代以  相似文献   

18.
[原竞赛题]地球半径为R,一物体从距地面高为h=R的P点无初速释放,求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不计其他星球、空气对物体的作用,重力加速度g已知。分析:物体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1/r~2(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不借助微积分通常无法求出  相似文献   

19.
光除了让我们观察一切之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现以常见物体为例,加以说明. 一、投影银幕与玻璃幕墙 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自布做成的,当平行光线照射到水平光滑的物体表面,就要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就要发生漫反射,使观众存各个方向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08,(10)
仔细观察下面这组数字,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成语;35();2 3();333和555();1256789();9寸 1寸=1尺();12345609()。暗含成语的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