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受众心理出发,基于价值决策理论,整合了不同动机对假新闻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以社会类假新闻为材料,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人们假新闻分享意愿的心理动机。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新闻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但这并不是个体分享新闻的直接原因;实际的分享意愿直接受到正负新闻事件属性的影响,正面新闻事件属性会削弱人们对于假新闻的道德谴责,更易默许正面假新闻的存在。人们错误地认为积极的假新闻也是有价值的,分享积极的假新闻似乎没有那么不道德,所以更容易造成假新闻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吕继石 《大观周刊》2012,(43):312-312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打开了我们一个一个的为什么,让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未知的邻域。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笼统地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柳学松 《大观周刊》2013,(11):255-255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打开了我们一个一个的为什么.让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未知的邻域。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笼统地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我写下这个题目,觉得其中似有一点歧义,还需要疏解几句。假的“真新闻”,就是这“真实的新闻”其实是不实的,这在理解上并无问题。真的“假新闻”,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这“虚假的新闻”其实是真实的;另一种即这“虚假的新闻”是货真价实的“假新闻”。我所谈论的“真的‘假新闻’”当以前一种理解为是。近年来,各地媒体上的假新闻层出不穷,人们啧有烦言,虽经《新闻记者》编辑部连续三年精心评选出“十大假新闻”,各地媒体纷纷批评,却毫无收敛之迹象。新闻之真假,看似一个简单的事实认定问题,但实际却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假新闻”有的是…  相似文献   

5.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通俄门”事件后,美国民众开始体认到西方媒体也存在“认知战”。2017年“假新闻”(fake news)被评为柯林斯词典年度热词。假新闻与欺骗成为美国政治心理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黑色宣传、灰色宣传是假新闻早期的表现形式;新技术使发布假新闻的主体、渠道及其动机都发生了改变,假新闻的内容生成、传播结构更加复杂,假新闻成为美国发动“认知战”的有利条件。“认知战”的作用是模糊民众认知标准、降低媒体信誉及达到国际舆论中间地带的消失。当前西方国家政党竞争加剧,黑色宣传反噬成为美国内部政党、企业、社交媒体乱象的根源,政党争斗与媒体乱象也成为美国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信息失序概念框架的提出始于对“假新闻”术语的反思与批判,通过了解其“三类型”“三要素”“三阶段”,对框架建立基本认识,理解创造、传播和消费错误信息、误导信息、不良信息的复杂动机网络与多重构面。以对抗信息失序为目标,当前复杂信息环境下MIL教育面对两大挑战:从以信息核查能力为重心的技能式培养向提高自我认知、突破认知偏见跨越;建立系统性MIL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学科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新闻传播学科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研究有两个明显的阶段,它们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80年代的研究是以新闻心理学的形式出现的,80年代末与90年代的研究是在“传播心理学”的旗号下进行的,本研究认为把建立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当作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为好。从传播学发展来看,这符合学科初具规模后必须分层研究、也要分支研究的规律。至于建立传播心理学的体系,最好是发展与变动的过程.应当分几步走:第一个时期,以展开传播学中未研究透的课题为主,并对传播学中的心理方面进行梳理。第二个时期,可以有更多的著作写传播学中未研究的适合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再加进一些学理性分析。第三个时期,概括出传播心理学特有的规律,并进行理论综合,使之成为一个有自己特定研究任务与对象,有自己概念体系,有自己理论框架甚至有自己独到方法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新闻界》1987年第二、三期上,笔者连续发表了《也论传播学方法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再论传播学方法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两篇文章(以下分别简称为“也论”、“再论”),论述了笔者对传播学研究的如下认识:受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特定的社会、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上都过于侧重传播现象的社会属性,而传播现象的自然属性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种思想方法使研究者们不得不避开信道等与信息传递这一自然属性关系密切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刘畅 《当代传播》2013,(2):7-12
理论创新需要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取决于特定的、相应的思维素养。验之传播学史,许多发现和创新不无规律可循,重要一点就是其发现者都体现出良好的思维素养。可大概总结为:发现者或创新者都具备职业性好奇与"日常生活学理化"的能力,他们都认识到概念命名的重要性,并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深化或延伸。另外,有的学者还善于在两个已知的学术观点、学术视角的中间地带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学术切入点的思维方式,是为"中观思维"。认真模仿、领会、学习这些素养,对培养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中国传播学的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不无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假新闻、流言、谣言等虚假信息被信以为真、并引发传播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事件不时发生.受众之所以会相信虚假信息,从社会心理学来看有三个因素:首先是受众的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的接受心理造成的偏见;其次,受众为了避免认知失调不断寻找信息,使偏见进一步加深并形成信念固着;此外,受众在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作用下,容易坠入错误信任的“陷阱”,从而加速虚假信息的扩散.在当前媒介融合形势下,要让受众提高对虚假信息的免疫能力,应从改变受众的刻板印象和基本归因错误入手,重塑社会各阶层形象;同时培养意见领袖,鼓励少数派,引导受众摆脱从众压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行为论”是近年来受众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这种理论不是从传播学产生发展而来,而是在传播学与社会信息学的学科交叉中形成的,归属于日本独到的社会信息学理论体系中。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对于各种新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信息行为论则为我们解释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3):31-42
在标准传播学视野当中,宣传与集群心理学均因为其不正统的身份而处于被批判的边缘地位,"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代表了传播学科对美国宣传研究和欧洲集群理论的典型认识。但这种基于效果研究的视角的再回忆,往往将这些思想的理论魅力和社会关切给抹除了。从集群心理学和进步主义的思想出发,本文大致勾勒集群心理学在美国取得的"本土化"发展历史,探究在这两种理论的影响之下学者们对公众的认知、对宣传的理解以及对民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网民群体行为的心理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艳 《新闻世界》2011,(12):236-237
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及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即“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乌合之众”理论,对网民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源,并就网民群体行为中“从众心理”发挥的作用,以及网民群体到底是不是“乌合之众”两个问题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视野下的娱乐研究从最初负面道德内涵的观念发展成为各传播学派重点研究的内容,大致在心理、意识形态、传播技术三个层面展开,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大众需要娱乐"和"娱乐带给了大众什么"这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试图结合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特定情境中洞中囚徒认识的转变出发,探究在认知情境发生颠覆性变化、人们已有的认知图式被打破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行为是否会加强社会中的优势声音,使与主流意见相对的少数意见更加孤立,导致沉默螺旋的扩散;并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认知图式形成的过程:个体是如何从支持主流意见到颠覆主流意见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心理,是指伴随人们的阅读行为所产生的心理。它专门研究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现象及规律。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心智过程。在阅读中,读者主要通过视觉对书面语言——第二信号的裁体的感知,凭借以往的经验或叫做“迁移”,进行着一系列的包括有意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综合因素的、带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以各自不同的理解程度和方式,不断在大脑中逻辑的或形象的再现书中的各种论述或描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联想,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的话剧来。阅读动机是人们进行阅读的一种内部力量。它产生于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日常交往中为达到某种满足的一种心理需要。阅读动机和阅读目的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后者是阅读时所要达到的具体结果;而前者则是为什么要达到这种结果的主观原因。不同的动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其社会评价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郭毅 《新闻通讯》2013,(8):17-18
传播学术研究离不开传播理论,因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传播经验中的‘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国内的传播学研究者无不深谙此理。只要在学术期刊数据库以“传播学解读”或“传播学分析”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跃入眼帘的成百上千篇传播学研究论文的共同特点,就是借助西方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国当下的媒介现象。那么,国际传播学界最“偏爱”哪种传播理论呢?最近,这个问题有了最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读者心理与读者行为是读者心理学研究中的一对相互关联、彼此对应的范畴概念。而读者心理与读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又集中和突出地体现在读者需要、动机和读者行为之间的关系上。本文拟将“需要——动机——行为”作为读者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加以初步的探讨,以就正于识者。图书馆读者是社会集团和个人与图书馆发生关系时的特定称谓。所谓发生关系主要是指接受和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因此,读者行为在一般的意义上都是具有目的性、自觉性的意识活动,体现着读者本身的需要,并受读者的动机所驱使.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勒纳为代表的美国发展传播学一度很受部分中国学者的青睐,认为这是中国传播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方向.勒纳的发展传播学属于后殖民理论,有着强烈的冷战思维,渗透着强烈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但却成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起点.就这一理论而言,中国学者的“对号入座”体现了我们在学术研究上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实际上消解了中国传播研究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戴海波  杨惠 《编辑之友》2015,(10):72-75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关于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争论曾引起诸多著名传播学者的关注,也影响了对传播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知.所谓“传播中心理论”是指统摄传播的所有过程,将传播现象进行普遍意义上归纳和揭示的传播理论.文章对其产生的历史进行溯源,指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难处即范式的不同,在分析传播理论缺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是传播领域研究逐渐地“内眷化”和“窄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