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吴思 《新闻界》2022,(10):4-24
“河长制”是立足中国本土语境的一种环境治理话语和实践,它植根于“大禹治水”的文化想象,延循了我国古代“以官治水”的流域治理传统,但在治理理念上与之相异。从政策扩散角度来看,河长制经历了创制阶段、局部扩散阶段和全面扩散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扩散模式与特征。在河长制的推进体系中,媒介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治理功能,目前已呈现出媒介化治理的转向。作为一种极具本土特色的环境治理话语,河长制的话语体系可以从概念生产、框架再造、意义接合三个修辞认识维度加以分析和把握。尽管河长制是针对流域治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实践,但是其在中国的兴起、扩散及话语建构方式,为其他环境问题治理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话语路径,同时也为全球环境传播的话语实践注入了一种来自中国的在地经验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斯·韦伯那里,工具理性被赋予"价值中立"的色彩,它所统治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祛魅"的世界。不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却发现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即利用技术手段而不是经典意义上的暴力手段来实现社会控制。技术理性在对世界"去神秘化"之后,又利用自身使世界"重新神秘化"。想一想卡夫卡笔下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一词与“现代性”不同。每一代人都生活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他们的“现代”,有他们自己的“现代文学”。可当我们以“现代”来定义自清末或1917年到1949年这个短暂时期的中国文学时,这种文学史分期的依据在哪里?在“西方现代性”那里。所谓“西方现代性”,指的是西方之为“现代”的一些特征,如民族语言~文学的崛起、民族一国家意识的形成、‘主权国家的建立、工具理性的兴起及其带来的机器工业和黑格尔所说的“现代国家的管理技术”等等。按照这些事后归纳的特征,“西方现代”的开端被推至十六世纪初,且这些特征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4.
刘沛恺 《青年记者》2022,(15):107-108
“新闻本位”观念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萌发,其内涵在与“政论本位”“营业本位”“社会本位”“宣传本位”等多元话语的竞争与互动中不断丰富,从重视新闻与事实而非言论的编辑方针,发展为强调为读者、社会提供新闻而不将营利视为根本的经营方针。随着国难的加重,“新闻本位”作为与“宣传本位”的对应观念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环境传播,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的符号制造、意义建构与话语实践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直以来,环境传播话语冲突受到传播学界普遍关注,而如何由话语冲突达成话语融通,成为中国特色传播学研究必须解决的新的问题。从传播符号学视野剖析环境话语冲突及其生成机制,探索不同环境话语间的有效融通,既利于环境传播的有效实现与环境传播研究的深入,又利于转型期中国社会多元主体对于环境议题达成多元共识,推动社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彭兰 《当代传播》2021,(1):21-26
虽然信息病毒现象一直存在,但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使信息病毒问题更为严重,对抗信息病毒也可以借鉴群体免疫的思路。从“传染”动力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促成信息病毒传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作为“人媒”的个体的局限、社交环境中专业性“浓度”的不足、群体互动的影响以及群体分化的影响。个体免疫力对于群体免疫至关重要,而对于信息病毒免疫力形成来说理性建设尤为关键,特别是理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价值理性的倡导、交往理性与公共理性建设以及新技术理性倡导等。对抗信息病毒也需要阻断其传播路径,主要的策略包括:部分节点率先免疫减少传播路径,群体协同识别、阻隔信息病毒,以及通过平台机制与技术来抑制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9):18-25
本文基于安东尼·唐的"议题关注周期"模式考察美国主流报纸在2000-2013年间报道中国环境与中国回应气候变化的轨迹,从报道量变化及其激发事件反映美国媒体建构的中国环境形象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回应气候变化议题在此期间经历了完整的媒体关注周期,现处在"后问题阶段",而对整体中国环境的媒体关注还处在上升期。在此过程中北京被建构为中国的污染中心,中国被建构为气候变化议题的症结,偏颇的媒体建构有其内生与外生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环境议题"PM2.5"为研究对象,以议程设置为理论框架,着重于属性议程设置,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PM2.5"议题在中国的议程设置过程,考察真实世界指标、政策议程、媒体议程、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舆论与真实世界并非完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媒体报道与网民议程相关,但相互间设置关系较复杂;媒体和网民议程的信源及对象选取差异较大;两者议程属性皆偏重"现在-问题"型,停留在"浅绿色"环境观念阶段;媒体议程情感偏中性,网民议程多负面。本研究改良了传统议程设置过程模型,提出我国环境议题建构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西法石印到铜锌制版,再到照相印刷技术,走出《点石斋画报》,历经《真相画报》《北洋画报》《良友》画报,及至《晋察冀画报》等,中国近现代图像新闻实践经历了从手绘到摄影的形式转向、商业画报勃兴与新闻摄影专业化探索,及救亡话语下叙事内容从人文地理到战地影像的纪实流变。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时期的图像新闻生产实践中,摄影艺术家、新闻摄影家等在技术更迭、救亡图存等框架下,围绕视觉形式,依托媒体和叙事内容等,对美术新闻性、新闻摄影“主象”“典型”、记录“活的历史”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在新闻摄影审美性、证史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生产,围绕陈述对象、陈述主体、核心概念及陈述策略等话语生成规则,构建了近现代中国新闻摄影话语。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图书馆"三个字缩写的"圕"字发明于何时?众说纷纭,大致时间是酝酿于1924年或之前数年间,1926年杜定友日本之行使之明确化。发明的促动因素,在于节省书写笔画。20世纪20年代末,得到了日本和我国"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认可。"圕"字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其中20世纪30年代较为流行,其他时段较少。有关"圕"字的社会认知,民国时期以认同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否定论有所抬头。未来"圕"字还会继续存在,并产生新的影响,升华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政治层面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到2015年的媒体影像实践,“中国梦”的话语形态已经从政治话语慢慢演变成媒介话语甚至民间话语热议的话题。影像宣传话语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未来媒介实践的指导意义,以“中国梦”的影像实践为范例开展影像宣传话语转型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德"观念的发展变化与天命观的进展息息相关,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的动摇使西周以来的"德"观念发生了细微而深刻的变化,这些量变使"德"在春秋时期呈现出普世化和内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观念史与互联网历史视角,采取网络档案分析与共词分析,梳理中国1980-2021年的网络共享观念史。该过程可分为“萌芽、形成、深化与分化、反思与升华”四个阶段,网络共享的内涵也历经从技术到服务,再到商业和价值理想的转变。网络共享观念的生成与演变受到实践、技术、资本、政策、中国共享传统及国外共享观念的影响,但四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力量不断转型,即从民间的、公共性的力量转变为资本的力量,后被官方话语吸纳。互联网的演进同步推动了中国转型社会共享观念的转变,而网络共享观念的更新则更应凸显公共性,防止泛化与道德化,并保持反思性。  相似文献   

14.
15.
对舆论的研究是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及公众状况的途径之一,网络时代下的舆论发展呈现不同的情况并出现新问题,这些问题在愈加频繁发生的争议性新闻事件中更为明显,需采取不同的思考进路并提出新的解决方式。谣言作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应得到我们足够关注,借以思考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新模式建构,这需要底层措施保障、平台方以及各传播环节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张寅 《新闻大学》2022,(4):29-41+120
融合式新闻生产正成为数字时代新闻业的一大趋势。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出发,详细考察并审视了媒体机构Z的融合式新闻生产活动。研究发现,新闻业选择一种顺从的方式来回应行业内外对融合式新闻生产的“诉求”;虽然新闻业没有进行彻底的数字化变革,但却搭上制度环境的“便车”,以彰显其现行的融合式新闻生产活动具有“合法性”;而新闻业内部组织结构所具有的“超稳定”因素也深深地制约着数字化变革的推进,于是便不得不选择一种“折中”式的“面子工程”,来可视化所谓的“融合式新闻生产”。研究认为,传统媒体越是沉溺于过去的新闻生产环境,则越难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变革。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道路自信》一书汇聚15位具有中国立场、战略眼光的思想家、研究者们有关“中国道路”的视野观点,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发展道路“为什么灵”、中国发展模式“为什么能”,起到了传播正能量,促进形成共识,激发团结奋进的积极作用,是一部坚定“三个自信”、唱响中国声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正能量之作。  相似文献   

18.
媒介将城市景观与人物活动抽象编码成符号,交由接受者解读,并对接受者造成影响。《新周刊》作为中国很早做城市报道的大众媒介,在构建自己的"城市话语"体系中形成了自我标榜的人性城市观。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制度”的“解释”,就是对图书馆制度理论的系统解释;“图书馆制度”的“改变”:就是对图书馆制度理论的实际落实。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制度”由“制度意识”到“制度安排”的必然性。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20.
朱思敏  彭兰 《新闻界》2024,(2):62-72
在视觉文化时代,一种致力于满足视听障碍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电影实践——无障碍电影应运而生。本研究以无障碍电影体验为例审视视障者的“观看”问题,分析他们的声音“景观”建构及其机制,理解他们的影像认知逻辑,并明晰无障碍电影能否实现内容及意义层面的无障碍传播。研究发现,视障者通过无障碍电影形成了视觉观念,他们能透过无障碍电影中熟悉的概念描述、丰富的细节,在心中建构起独特的声音“景观”和视觉意象。视障者对电影的认知理解存在三级“阅读”模式,他们“阅读”层次的不同源于他们对电影的不同期待。视障者建构起视觉心理图景的过程可以从情感、语言、感官、空间维度来理解。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持续审视观看问题,不断反思如何实现真正的无障碍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