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促进文化认同的体育民俗化与民俗体育化发展背景下,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民俗体育现代化路径向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元素的符号化还原与场所关系呈现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内容认知路径;官、学、民、育一体化的互动治理与身体、空间、时间、关系交合下的身体表演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技术再生产路径;外源性的媒体传播、内源性的产品开发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形式传播路径。内容路径、技术路径及形式路径分别对应了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中国元素能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之保护与传承困惑,从切身感、生活感与地方感三个维度达成文化认同,服务文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取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法,以长期调研的3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本土个案为基础,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的主体、动力、路径、价值内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关系等理论问题。研究表明: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主体主要是由文化主体和代表民族国家的政府等组成;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主体的群体认同、民族国家认同及社会制度认同等方面需求;3)从所选取的个案中可以提炼出“保留核心形式、改变内容、突出民族国家认同”“保留核心形式、改变内容、突出群体认同”“引进核心形式、引进内容、突出群体认同”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路径;4)所选取的个案也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价值理念、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伦理本位的道德追求等价值内涵;5)传统体育在本质上是建构的,其主要体现在重构和新构等方面,它与现代体育之间是共生和相互糅合的关系,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都面临着现代性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和身份建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与音乐的交互环境中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相关转化问题。从体育与音乐的文化相似性和异质性入手,分析体育音乐聚合关系的形成基础。得到以下结论:①体育与音乐的聚合形式为体育音乐高聚物和体育音乐低聚物;②建构了体育音乐聚合物与身份认同的互动模式,着重分析体育音乐聚合物作为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介质,通过动员和调试两种力量实现了群体认同与个体认同的互动;③身份认同的非稳态是维护和重构身份认同的内因,青少年是体育音乐聚合物的动员对象;④表征为古典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维护了固有的身份认同,而表征为流行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重构了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保罗·康纳顿在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记忆”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能和个体一样具有自己的记忆,并通过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的方式实现其保持和传递。仪式体育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追忆和习得族群文化、信仰、社会风俗、社会规范、族群技术、族群历史等知识的“场域”,在反复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这些知识成为了他们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由仪式的渲染和社会的建构成为了族群共享的记忆。从本质上说,仪式体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以身体实践为基础的,是一个体化的过程,通过体化实践社会记忆得以在操演者体内沉淀,并以此实现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传递。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融合特纳仪式理论、族群理论等,基于福建珪塘"三公下水操"仪式中身体运动为研究样本,对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逻辑进行探究.认为,乡土社会仪式中身体运动的展演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保持与传递功能;在身体运动呈现历史记忆的现实场域中,始发性历史记忆勾勒出民间乡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源起,建构性历史记忆强化了族群认同,历史记忆的现实"结构与反结构"升华了身体运动象征内涵;在历史情景再现的场域中,论证了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6.
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是我国西部各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它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从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探讨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揭示节庆民俗体育地域性、周期性、人文性等特征,并研究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族群关系视角和质的研究范式,对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进行田野调查,分析村落族群关系对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影响,归纳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衍生规律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村落社会结构调整和族群关系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最初的部落识别、血缘纽带、润滑矛盾、自我认同、符号媒介等,衍生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安全阀、文化认同、经济增长、社会调适等社会功能。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生计方式、民族政策、人口流动、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构建文化生态村实体,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完善民间社会组织,建立民俗博物馆等方式,促进族群关系与传统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传播学视阈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表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生命力,关系到其文化整体的实现;传播影响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的解读,并重塑着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选择。传播生态的改变造成的文化传承结构的失衡、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媒文化传承功能失位与价值迷茫、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构,必须明确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强化其社会责任,努力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建构的空间,在加强信息监管的同时,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文化引领功能,努力建构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下,仅仅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将难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分析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重塑必要性的基础上,将“体型健壮、体态优美、身体健康”的身体形象视为理想的尺度与范型,并指出体育运动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身体规训技术。最后提出,利用影像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媒体促进“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通过将体育消费意识内化、彰显身体形象身份识别价值、赋予理想身体形象正能量以增进新身份文化的认同,最终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鉴于此,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传承进行分析,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话语的隐喻,传统武术以“拳种人-武术人-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在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方面实现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进行自我认同人化教育。当前学校武术要进行拳种的“内外、己人、身心”话语转换,以“己-人-己”路径进行精神培育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育人,服从“学武术,做中国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用“自我”、“他者”的观点来审视当今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现实,是文化自信视角下武术文化身份认同的题中之意;以“他者为镜”才能审视“自我”,进而认同并建构“自我”;武术的民族性文化身份认同必须秉承中西会通的精神.研究旨在为武术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世界体育文化坐标系中形成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生命存在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生活与身体议题。重新发明的身体叙事成为生命存在认知的新潮流。以此为立论,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对以身体为载体,在近10年以新的模式化生活文化迅速复兴的民俗体育花棍舞的历时性身体叙事分析认为:在以时间变化为轮回的传统农耕社会花棍舞身体叙事中,舞花棍人通过集体情愫、自我调适等物质化身体思维建构着舞花棍人主体的身份,身体仅以身体的直观形式和充满原始生命欲望的情感体验表征着缺乏理性意识但富含生命本真意义的生活与生命存在感知。现代花棍舞身体叙事以非理性身体觉醒与抽象精神交融创新的主体间性再现和谐生命存在感知。生命存在感身体叙事的研究是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有助于代偿存在感焦虑、缺失的时代症候。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作为切入点,对现代性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现状进行研究.具有“流动性”特征的现代性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认同出现缺失、本质严重流失,建构现代性的生存路径势在必行.借助大众健身平台和教育机构的推广,走规范化和法制化道路和回归民族文化本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5.
晚清图像报刊是理解中国近代体育沧桑巨变与西“体”东渐合法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尝试依据修辞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理论,并运用文献研读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点石斋画报》(1984-1898)中图像运用何种视觉话语与视觉修辞法,建构西方体育在华的合法化过程及其认同问题。研究发现,《点石斋画报》通过对西方体育的命名与新闻报道,打开西方体育的“出场”方式。画报通过故事化图像叙事方式、标出性的体育符号运用以及图像叙事的多元时空表达,实现西方体育合法化的视觉叙事。最后,画报采用围观意象的挪用、身体意象的征用与奇观意象的营造三种修辞意象生产,完成西方体育作为一种时尚和娱乐生活方式的视觉表征。在近代国民的现代性体育观念早期传播中,晚清报刊画报的视觉叙事与修辞起到重要作用,构建了体育视觉启蒙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根植中华文明土壤,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凸显民族传统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文明新形态;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助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构建;把握中华文明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现文明共融共生;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逐渐成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以藏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群际接触理论,通过外因、内因解读藏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过程,意在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外因是诱因,能吸引、召集人群,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提供平台,间接提升族群内部对国家的认识、认知;内因是驱动力,作用于群际之间,通过区域比赛、集体参与、身体文化符号、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学互鉴,在互动中提升族群的交际与融合,推动民族关系由地域共同体向精神共同体转变。并认为:在认知层面、行为层面、情感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凝聚人心,产生共鸣,减少偏见,降低群际焦虑,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职前教师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职业规划。采用叙事手法,以凯尔克特曼“专业自我”概念为理论框架,探讨国际中文教育职前教师在实习实践中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分析影响他们身份认同的个人、环境因素,以及他们如何应对教学实践中的身份认同挑战。研究表明,国际中文教育职前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强烈影响职前教师的身份认同建构: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决定了职前教师的初始身份认同;实习指导教师的支持与反馈对职前教师的身份认同有重要影响;实习学校的政策等社会环境因素会增强或破坏职前教师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摘要:身体一方面作为体育运动最直接的载体,另一方面又影响着体育参与者的身份构建。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西方体育社会学界1980年代至今有关体育运动身体和身份的研究和国内体育社会学界近三年此领域的研究。运用身体社会学理论审视这些文献,作者选择从微观的具象的角度考察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身体所具有的社会性质和社会意义,进而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身体与身份,性别的身体与身份、消费主义社会中的身体与身份,“污名化”的身体与身份等四个维度,讨论了体育世界中运动的身体是如何影响人们主动的为自己构建或被动的接受相关的身份,以及这些身份背后所隐含和折射出的社会意义。最后指出在应用社会学角度研究体育运动身体这个领域中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并从微观层面重点考察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报》6届夏季奥运会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对《中国体育报》六届夏季奥运会报道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国体育报》对“民族认同”议题的报道较为重视。该报通过精选在奥运会中的体育事件,加以强调,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成为体育与民族认同之间的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