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洁 《江苏教育》2022,(18):56-58
面向儿童未来的幼小衔接课程群是一种相互融通的进阶课程体系。通过确立整合的学习观,推进幼小衔接课程群的综合化实施,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突破知识的边界和学习的边界,引导学生应对未来而学,为儿童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多元主体视角下幼儿园主动向上延伸、小学主动向下靠拢的联合教研模式,从“共学”达成专业共识、“共研”发挥教研的实际效度、“共建”实现课程育人等方面入手,发挥联合教研的作用,使幼小形成合力,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协同做好幼小衔接课程双向建构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英国早期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评价是一个融合儿童终身发展及均衡国家地区人才培养两方面目的的综合性、科学化评价体系.它特别关注儿童个体能力及素养发展的连贯性及国家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通过介绍该评价体系的缘起、评价领域、评价指标及实施过程,可以为完善我国幼小衔接阶段评价体系建设、深化素养评价的本土实践及改进"基于证据"的评价研究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何颖 《江苏教育》2022,(90):36-38
幼小衔接指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教育学段之间的平稳连接和顺利过渡。30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措施,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奠基深化、系统攻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紧密相连,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一定的嬗变特征。未来,区域将培养“有准备的儿童”,培育“有准备的学校”,让园校主动回应儿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早期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评价是一个融合儿童终身发展及均衡国家地区人才培养两方面目的的综合性、科学化评价体系.它特别关注儿童个体能力及素养发展的连贯性及国家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通过介绍该评价体系的缘起、评价领域、评价指标及实施过程,可以为完善我国幼小衔接阶段评价体系建设、深化素养评价的本土实践及改进"基于证据"的评价研究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文静 《福建教育》2023,(10):46-47
数学扑克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征,既有助于幼小科学衔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昌吉市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存在对幼小衔接教育理念解读错误、对幼小衔接教育知识认知有偏差、实施幼小衔接教育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建立有效的“家-园-校”衔接机制,形成幼小衔接教育合力;提升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幼小衔接研究,需要从“幼儿入学准备”与“小学入学适应”双向贯通一体化衔接课程入手,以课程杠杆促进幼儿园与小学在育人理念、目标、方式上的“协调”与“同步”。幼小衔接课程研究,应该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破解现实困境为目标;同时,关注课程的四个核心要素,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南京市在区域推进幼小衔接课程研究中,重视课程体系构建:关注各个方面,整体构建课程;聚焦环境支持,构建体验课程;诊断真实起点,统整学科课程;凝聚教育合力,构建一体化育人课程;建立园校发展共同体,协同教研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9.
10.
日本“幼小一贯”教育改革历经十余年,坚持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协同,体现幼小一贯理念,建设幼小一贯课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围绕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兼顾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自身的教育价值,指向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幼小一贯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虽然我国幼小衔接新政策划定了幼小衔接期,在教育目标、内容、要点、原则等方面提出一致性与连续性要求,但目前,我国幼小衔接的主要问题是单向衔接,还未形成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幼小科学衔接课程。因此,借鉴日本“幼小一贯”课程改革经验,我国建设幼小衔接课程要在课程理念上,坚持独特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共同点的衔接;在课程实施上,要加强幼小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一些幼小课程衔接举措存在一定程度的或学科化或活动化倾向,无法真正解决幼小课程的割裂问题。作为一种超越学科边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跨学科主题学习遵循整体主义课程观,主张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科基础上的整合,对幼小课程衔接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提出从跨学科主题学习入手促进幼小课程衔接,具体路径包括:顶层设计,做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体架构;教学与评价改革,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管理支持,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语言课程无论的对于幼儿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幼儿顺利向小学过渡以及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目前幼小衔接中的语言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能有效优化语言课程衔接的策略,以期达到推动我国语言课程的衔接体系的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幼小衔接不仅对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幼儿一生的教育进程。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加强对学前末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而且在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探究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途径和办法,因地制宜地实施科学素养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适应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王丽蓉 《早期教育》2012,(12):43-45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产生的不适应,主要源于三种差异:课程设置的差异、教师教育行为的差异和学习生活规则的差异。这三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以幼小衔接为价值取向的组织机构——社区学院,构建以培养学习者学习生活品质为核心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原 《辽宁教育》2023,(8):8-11
为了破解新生入学适应难、家长焦虑等痛点,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历经5年,进行始业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适应小学生活为研究目标,在校本化的框架内架构并实施课程,以大的课程观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98):175-176
幼小衔接教育阶段是衔接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幼小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幼小衔接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田红 《江苏教育》2022,(18):52-55
南京市玄武区近年来聚焦一年级综合素养测评研究,依据《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设计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评价方式,以此撬动入学适应阶段育人方式的转变,构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努力让幼小衔接教育更为自然适切。  相似文献   

18.
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核心,而小学低段在幼小课程衔接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低段应采取积极的幼小课程衔接策略,开发融相对对口与整合的衔接课程于一体、融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校本课程于一体的幼小衔接课程,设置校、园、家、社四位一体的幼小课程衔接环境,以此促进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课程衔接,提高幼小衔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交点,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能保证儿童的顺利过渡,但当前的幼小衔接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作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和三个主要环节,要正视自身在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更新观念,调整方式方法,从而共同帮助儿童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很多幼儿在此阶段都会出现适应性困难,进而有可能影响到之后的学业成功和人格结构。而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可先从幼小课程衔接问题入手。课程取向作为课程的理念体系,会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要想解决幼小课程衔接问题,可尝试改变幼小课程的课程取向,建立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