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2.
组织孩子们玩“丢手绢”是幼儿园的“传统游戏”。保教人员带领一大批天真活泼的孩子,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唱:“丢呀丢呀,丢手绢……”其中,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一边跑一边寻找着“轻轻放”的目标。跑着跑着,突然将手绢放在另一个小朋友的后边,于是这个孩子发现后便起来追赶。前边先丢手绢的那个小朋友,一旦跑回空位子,就马上坐下来或蹲下来,另一个孩子继续寻找目标丢下去……其实,这项游戏对孩子们的身体,尤其是对孩子们的心脏,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幼儿的心  相似文献   

3.
游戏二则     
一、打电脑适合对象:3~4岁的幼儿。玩法:教师和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念:“小朋友,真能干,嘀嗒嘀嗒打电脑。”然后教师说:“打群小兔(或小狗等等)快出来。”幼儿听后马上四散学小兔跳,以此类推。等儿歌念熟练了,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变换游  相似文献   

4.
户外活动时,我和幼儿在玩“冰老人”的游戏。当我被幼儿扮的冰老人追逐时,我一边跑,一边做出害怕的样子:“哎呀,不好啦,快被抓住啦……我变成冰人,动不了啦……”小朋友看到我的样  相似文献   

5.
陈一平 《早期教育》2002,(10):39-39
在我园多功能教室里正进行着一周一次的常规性教研活动,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学习歌曲《小茶壶》。教室的屏幕上展现出她精心制作的电脑课件的画面:各式“小茶壶”,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幼儿在电脑课件画面的感染下,专注地欣赏着歌曲。接下来,青年教师安排的环节是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姿态各异的“小茶壶”。开始,她让幼儿个别表演,想好动作的幼儿分别上台表演,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当老师说“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来扮一个小茶壶的造型,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时,小朋友们很快在场地中间找好位置,用动作模仿起“小茶壶”的造型,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歌曲的活动之中。这时,一位小朋友发现了教师使用的电教设备——液晶投影仪和电脑没有关闭,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和投影仪射出的光束吸引了他。于是,他俏俏地走过去,一会儿看看电脑屏幕上的“小茶壶”,一会儿把手伸到投影仪的光束上,玩起了手影游戏。老师发现了,用眼神示意他,试图阻止他“开小差”。然而,他视而不见,继续着他的“探索”活动。这位青年教师只好将电教仪器关闭。这时,这个小朋友干脆绕着展示桌转来转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预定的教学计划还没完成,这时是放弃对全体幼儿的指导,抓住机会教育这一个小朋友呢?还是继续按计划完成面向全体幼儿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犹豫了。  相似文献   

6.
幼儿趣事二则朱淑华“本人”啥意思李老师请李娅小朋友送张便条给三楼的张老师。李娅一边骄傲地巡视着其他小朋友,一边从老师手中接过便条。李老师催促道:“快一点。”“是!”李娅一个立正,立即转身向门外冲去。李老师又强调了一句:“一定要交到她本人手里。”“好咧...  相似文献   

7.
家园活动内容在中班下学期的圆形拼贴的活动中,老师设计了一张家长观察记录表,请家长们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表格的最后有这样一些要幼儿回答的问题:“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这个难吗?什么地方难?”“如果下一次再做,怎样做才能更好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用意就在于看看孩子的反思水平。孩子们的反思表现老师准备了大大小小很多不同颜色的纸制小圆给小朋友们做贴图。别的小朋友都是一下子取两个,文泽一下子拿了很多黄颜色的小圆,想贴只豹子。一边折一边贴,过了一会儿,看着别的小朋友快完成小鸟、蘑菇之类了,自己的豹子还没有成型。…  相似文献   

8.
一得集     
我班有些幼儿走路时喜欢把地板踩得咚咚响,而且还一边走一边大声喊叫。针对这现象,我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我叫“轻轻”》,歌词的大意是:走路轻轻,上夜班的阿姨还没醒;敲门轻轻,给邻居叔叔送封信。大家夸我好呀,给我取个名字叫轻轻。在幼儿能熟唱之后,我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轻轻走路,轻轻敲门的动作,并鼓励幼儿学做受人喜爱的“轻轻”。从此,教室里咚咚的响  相似文献   

9.
笔者发现有的幼儿园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那么正常的现象:譬如,个别小朋友饭吃得慢,老师和保育员便给幼儿一调羹一调羹地喂饭,一口还未咽下,一调羹又送进幼儿嘴里一边还大声叫:“快!快!往下咽,吃得慢的就别想睡午觉。”再譬如午睡时,许多教师亲自替小朋友解钮扣,脱衣服,而有些小朋友明明自己能穿脱衣服;上美术课,个别小朋友画得不是很理想,老师就一声不响地在画上添上几笔……仔细想想上述现象,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教育者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替幼儿做了许多理应由幼儿自己做的事情。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短期行为”。出现这种短期行为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教师自身。有的教师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得到一点好评,就在孩子的画上“加工”一下;或者认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麻烦,不如为幼儿代劳省力,等等。幼儿教师出现这样的“短期行为”实在是不应该的。它将对幼儿产生极大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去大(1)班代一节美术课。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我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画“我的好妈妈”,并告诉他们画好后就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小朋友都拿起画笔兴奋地画了起来。有的还一边画一边轻轻地嘀咕:“我的妈妈是戴眼镜的,头发是长长的。”“我的妈妈是开摩托车的。”“我的妈妈……” 突然,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呆呆地坐着一动也不动。走过去一看,她面前的纸上什么也没画,就问:“你怎么啦?你看,别的小朋友画  相似文献   

11.
开始吃副餐了,今天吃的是苹果,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十分钟之后,不少幼儿都吃完了,我一边提醒他们将果核送到纸篓里,一边要求吃得慢的幼儿抓紧时间。当我走到陈笑的身边时,发现他才吃了三四口。“陈笑,你怎么搞的,才吃了这么一点?”我不由得抬高了嗓门问道。“我咬不动。”他一边可怜巴巴地看着我一边怯怯地回答。我仔细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原来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幼儿全面发展转变。各国幼儿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幼儿同伴交往质量与交往频率都存在很大问题。1990 ̄1994年,国家教育部组织进行的全国幼儿同伴交往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反映有42.4%的幼儿经常或偶尔“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谈自己的意见”,44.3%的幼儿经常或偶尔“不与同伴玩”;家长反映有46.2%的幼儿“经常或偶尔回家后不愿找小朋友玩”,有29.1%的幼儿“回家后不谈论本班小朋友的事情”。尤雪红等人在2001年的…  相似文献   

13.
中班意愿画《我见过的大树》活动开始了。王老师组织幼儿简单地交流了各自见过的大树后,就让小朋友开始一边回忆,一边勾画。不一会儿,大部分孩子都画出了粗壮的树于,绿绿的、红红的或是黄黄的树叶,画面洁净、整齐。这时一位小女孩向老师告状:“王老师,快来看,吴吴的画画得乱七八糟,脏死了。”  相似文献   

14.
对于刚升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午睡是最头疼的事情。今天,吃过午饭,散完步,我带领着小朋友回到活动室,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蓓蓓小朋友,马上就哭了起来。我怕其他小朋友受到影响,就赶快采用游戏的方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一招还真奏效,其他幼儿没有跟着哭闹。我灵机一动,何不尝试用此方法引导幼儿入睡。当组织完幼儿喝水、入厕后,就和小朋友玩起了“听音”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先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活动室有什么声音?”由于活动室声音嘈杂,小朋友们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接着,我就用神秘的语气告诉他们说:“老师听见…  相似文献   

15.
“刘露露,去大一班老师那里拿盒磁带来。”教师边整理插线板边吩咐着。几分钟后,刘露露拿着磁带回来了,教师表扬她:“露露真能干,真聪明。”刘露露转身跑回自己的座位。教师接着说:“我现在要请聪明的小朋友当仙女,让她请休息好的小朋友一起在宇宙飞翔。”很多孩子都举了手。但是,教师又说道:“刘露露,你去请乖的小朋友一起玩。”于是其他幼儿都不说话了,期待着她来请自己。刘露露一边做飞的动作四处跑,一边不时指着一个幼儿说:“我不请你,你笨得很。”结果,10分钟她只请了三个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刘露露和两个幼儿想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做游戏、对话、看图画、唱歌等形式教幼儿学习儿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游戏式:幼儿的学习应当是游戏式的。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和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汽车,我拿出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车让小朋友你开过来,我开过去,一边开一边  相似文献   

17.
如何纠正幼儿的缺点?平湖镇红蕾幼儿园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1.如何纠正不良习惯——增强幼儿的自制力。有一个小朋友每天只喝雪碧,不喝开水。到了冬天,这个习惯仍然没有改正。教师让其他小朋友当他的面喝开水,并学着电视里广告用语:“好吃,看得见!”久而久之,这个小朋友也喝起开水来,喝雪碧的习惯克服了。还有一个小朋友爱吃零食,吃饭时将饭碗丢在一边。教师和家长配合,吃饭时让他不吃零食,让  相似文献   

18.
上课铃响了,老师手拿弹簧走进了教室。“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在幼儿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老师一边用力将弹簧拉长,一边问道:“现在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长了)“弹簧为什么能变长呢?”(是老师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几乎每学期都有幼儿转园,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一、组织惜别留言活动我班林乔小朋友要转入其他园所,我组织班里小朋友开了个小小欢送会。我先用依恋的口吻把林乔要转园的事告诉小朋友,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再请林乔向大家讲几句。林乔含着眼泪说:“老师、小朋友再见,我走了会很想老师、小朋友的。”接着,小朋友开始自由发言。有的说:“林乔,你可要回来看我们呀!”有的说:“林乔,你走了要给老师小朋友写信。”有的说:“你在外面小心点,别让车撞着。”“你在外边注意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让幼儿真正理解歌词,幼儿才能很快学会歌曲。为此我在教小班幼儿学习《小朋友爱上幼儿园》这首歌时,做了以下尝试: 我先出示一幅鱼在水里游的图片,请小朋友自由组织语言,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说“小鱼在水里游”、“小鱼在水里做游戏”、“小鱼在水里玩”。最后我小结“小鱼爱在水里游”,让幼儿跟着念一遍,幼儿很高兴地接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