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5):108-111
如果你从桑普拉斯年代开始观看网球比赛,对网球的认识一定会与现在刚接触它的人有所不同。在那时,很多选手不太喜欢在底线打来打去,他们更擅于来到网前压迫对手,在前场结束一分的争夺。本期,丁教练要告诉两位学员如何打前场球,也就是正反手截击球和高压球。对于女孩子来说,本身手臂力量的薄弱,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正手攻球是快攻型选手的主要技术,是初学者最基本、最难准确掌握和运用的技术,也是其今后能否进一步学好弧圈球技术的关键。多年来,作者先后对50余名7~12岁少儿乒乓球初学者的正手攻球技术进行了指导,就如何使他们尽快正确地掌握正手攻球这一技术,作了大量的教学训练和研究。 1 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是学好正手攻的前提和关键 少儿乒乓球初学者的特点是动作可塑性强、动力定型好,对他们的训练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的。为防止他们出现不规则的错误技术动作,使其在训练中少走弯路,作者注重和加强了对正确握拍法的讲解和示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7,(9):88-89
横板弧圈球打法的运动员,他们的相持能力都比较好。有些选手在中台进攻的杀伤力非常惊人。像欧洲的很多运动员,还有中国的王励勤等等,他们的特长就是中台的进攻以及攻防转换能力非常强,这些选手打球的套路相对简单,就是先将来球转化为上旋,然后靠实力取胜。但是当他们面对技巧型选手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摆后拉是目前欧洲横板运动员,特别是横板左手运动员运用比较出色的一种接发球战术。除波尔外,像法国队的盖亭、比利时的塞弗等队员都是运用这一战术的高手。这一战术组合借鉴了中国直板运动员接发球的方法,非常适合目前高水平比赛通常都是从短球开始的竞技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欧洲运动员学会了,并且能够比较好地运用这一战术,才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短球与长球的衔接问题,随之也就解决了接发球的主动性问题,从而具备了与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选手进行强强对抗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规则问答     
《网球》2013,(8):135-135
Q一打二在一场混合双打的比赛中,我们的男性对手比较强,而女性对手基本不会打球,一看就是刚学网球没几天,连规则都没太弄明白。我们可以理解男选手为了赢得比赛而主动抢着打一些球。但是他们的行为实在太奇葩了——女选手除了发球和接发球之外,就站到一边,剩下的球都由男选手来满场飞奔回击。虽然网球不像乒乓球双打规则那样要求每人轮流进行击球,但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否算作合理利用规则?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7,(11):106-109
这是最坏的年代,成名选手诚惶诚恐,生怕有机胶水提前被禁,自己不再有"兴奋剂"可用,毕竟,他们早已上瘾;这是最好的年代,年轻选手欣欣向荣,青少年赛已禁用有机胶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是的,加速接班的时机到了。这是最坏的年代,成名品牌急急忙忙,想着如何消化那号称无毒其实难脱干系的库存,毕竟,那可是曾经的摇钱树;这是最好的年代,领先品牌胸有成竹,纤维球板与内能套胶加速喷发的机会就在眼前,是的,乒乓用品将焕然一新。这是最坏的年代,我们眼花缭乱,面对接踵而至的无机胶水与"无机套胶",不知如何才能给读者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最好的年代,我们满心宽慰,因为我们从未做过有机胶水的测试,我们坚信绿色不远,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  相似文献   

7.
征服高压球     
约翰·艾佛特  金路 《网球》2013,(10):104-107
是否能够打出高质量的高压球,这在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职业选手来说,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战术组合来迫使对手挑高球,然后潇洒一击干掉对手。而对于业余选手来说,高压球通常让他们感到焦虑: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处于应该得分的位置,但是他们更知道自己经常将高压球打丢,反而提振了对手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网球天地》2010,(10):94-94
混双比赛里,女选手通常会被集中攻击,或者男选手为了弥补女选手的弱势扑前抢后地回击大部分的来球,但撑不了太久就体力不支了。请问,在混双比赛中男女选手怎样分工才好?  相似文献   

9.
废除二发?     
斯诺克选手如果开场未能击中红球,将损失至少4分。而高尔夫球运动员若是将球打出界,也会被罚分。在很多运动项目中,场上的选手都需要把球打到固定的区域,好让比赛得以继续进行。如果能快速且精准地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则有可能将对手置于不利的局面。而一旦自己粗心大意,那么另一方就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0.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11.
Chris  Evert  深泽编译 《网球天地》2010,(9):144-144
我做球员的时候,从来不惧怕身材高大的对手,甚至愿意和她们交手。高大的选手,一般都拥有出色的发球,只要能够接好她们的发球,自己获胜的机会就非常大。高大选手往往灵活性较差,不擅长处理低球,因此,只要打她们不擅长的球,让她们无法进攻,自己的胜机将大为增加,而对高大选手来说,矮小的对手移动灵活,他们常用的战术则很难被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2.
要点5 击球前观察对手的动向 提高发球抢攻的成功率 初级水平的选手发球时,为了防止触球击空,从抛球至 触球都必须盯住运动中的球。对于已经完全掌握了发球节奏 感的选手,就不能自始至终光盯着球了,在击球前的一瞬间, 要用眼睛余光注意对手的动向。 发球前先观察好对手的动向,如果对方已经开始步法移 动,可以把球发到对方跑动的相反方向:即使无法改变发球 线路,也可以从对方的动作中预测其接发球的方式和线路。 掌握这个技巧,是提高发球抢攻成功率的秘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男女乒乓球队在汉城亚运会上双双失利于南朝鲜队,在国际乒坛上引起了轰动。南朝鲜队为何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我认为他们的直拍队员都具备了一板质量较高的反手攻球,这正是他们对我国选手构成威胁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直拍选手的反手攻球技术却很不熟练,动作不稳定,线路单调,使用不坚决等等。再加上欧洲国家的选手无论从发球和接发球还是挡中和相持中都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作者在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观察到:1、在欧洲选手中,以匈牙利男队为代表的两面拉弧圈打法及以瑞典男队为代表的两面快攻结合拉弧圈的打法,就世界乒坛而言,采用的人数之多,被证明带有普遍性,是一股巨大的技术潮流。他们除了基本功扎实、大路球好、相持回合多的特点外,近几年来,在战术意识上又普  相似文献   

15.
11月中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德国站。比赛还有6分钟就开始了,选手们在做准备活动。电视台现场直播的镜头对准了一对中国选手,“这是来自遥远中国的申雪和赵宏博,他们被认为是本站比赛的夺冠热门。”忽然,一组镜头插了进来,是一位中国运动员连续失误的画面。旁白:“17年前,他们的教练姚滨曾在这里参加世锦赛,显然,中国人的进步是令人吃惊的。” 场地边的姚滨苦笑了一下,德国人真是好记性……  相似文献   

16.
穿线磅数     
《网球》2011,(7):22-22
在球拍、球线和穿线磅数中,穿线的磅数是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磅数高低与控制成正比,与击球威力成反比。磅数低,弹性好,力量大,威力也就越大,适合底线进攻;磅数高,对球的控制也就越好,适合网前型打法的选手。  相似文献   

17.
林哲生  王宝利 《网球》2011,(6):98-98
现在的业余网球圈出现了三位打得比较好的外国选手,他们分别是上海的Suhandi、重庆的Aranudqueyss、成都的Timothy James。为什么会提到这三位非本土选手呢?因为刚好这三位都是以上网打法为主,底线都不算太强。其中S的底线强一些,A的底线最差,握拍也是传统的大陆式方法,完全以削球防守在打底线球。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波兰公开赛的很多场球从一开始就火花四溅。波尔挂帅,吴尚垠领衔,他们各自代表了欧亚的最高水准。而中国队尽遣年轻选手出战,也为这次比赛增添了很多悬念。遗憾的是,在今年的欧洲锦标赛上获得16连胜而最终夺冠的丹麦英雄梅兹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尝到系统训练甜头的梅兹,在解决了自己反手退台的问题后.正在琢磨着解决下一个技术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专家邮箱     
整合技术我是一位3.0级的选手,已经打了3年网球。我有一个好朋友,同时也是我同一天开始学球的球友,运动天赋很好,虽然没有我练习的多,但是他的移动能力、体力和对球的判断都要比我好。他动作不是很正规,反手也不是很  相似文献   

20.
在网球比赛中,从心理的层面来说,一个好的球手通常知道应该有怎样的感觉,使它能帮助自己的发挥,从而帮助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如果你不知道你应该是有怎样的感觉,但你打得好,你就是在经历着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下面的感觉,那就是下面的五种感觉。一、自信的感觉 这一点大家一定已经非常清楚。你只有在非常自信的情况下,才能打好球,职业选手也不例外。我们常听到一个输球的选手会说:“当我开始怀疑我自己的时候,我就开始越打越臭了。”这就是说他没有了自信的感觉。这也是你在比赛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个感觉,还有一点你要记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