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运动医疗站     
朱煜 《中华武术》2009,(3):54-55
一、您好!我有几名运动员在准备体育高考,冬训期间曾经使用过一些运动营养品,例如运动饮料、蛋白粉等,请问比赛期间需要在营养品方面做哪些调整呢? 答:你好。训练期间以及比赛期间营养品方案的制定总体来说比较类似,主要是根据项目特点、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制定营养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2.
赛后恢复     
热身、放松、处理伤病、保持体内水平衡——所有这些对于赛后的恢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摄入足够的液体是很重要的,这不仅能防止身体脱水,而且能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给身体补充能量,在比赛中即使刚打完比赛都要这样去做。等渗性的运动饮料比白水要好,而含糖的含二氧化碳饮料应杜绝使用。不要使用盐片,也不要等到渴的时候再喝水。有人会不喝足够的水而 一直撑到比赛结 束而致使比赛成 绩下降,这种做 法最不可取。 你需要一种 含碳水化合物的 食物补充你的能 量,所以比赛后 可以吃一些水 果,香蕉就很合 适。当然还可以选择一些不易嚼…  相似文献   

3.
邱友益 《网球》2011,(8):113-113
许多刚刚迷恋上观看网球比赛的朋友,都会对网球选手在局间休息时喝的那些五颜六色的饮料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在喝上几口饮料和经过短暂的局间休息后,总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回到赛场。这些似乎能够赐予网球运动员神奇力量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饮料。这些饮料通常是按照营养素的成分和比例进行调配,因此可以给网球运动员等特殊人群迅速补充能量,调节和改善身体状态。下面,让我们通过以下五个关键词,去了解功能饮料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的合理补充可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等。认为比赛的环境、比赛的强度、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期间热能过度消耗的主要因素。提出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用方法,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适量补充钙、钾、镁钠等矿物质,及时的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不建议在比赛中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水、运动饮料、特殊营养品的合理补充方法,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能力,加快运动员疲劳状态的恢复,同时防止运动员在比赛中营养流失。  相似文献   

5.
史仍飞 《网球》2010,(4):106-109
早前,水就是运动员的运动饮料。如今,市场上的运动饮料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这些花花绿绿的水被视为补充运动中的水分流失,给身体注入能量的燃料。每种类型的运动饮料都有自己特有的性格,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营养学博士史仍飞的流行运动饮料分析,给你提供了最佳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冰球运动是速度快、对抗性强,强度高的激烈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成比赛中出汗量大,为了预防和避免运动性脱水症的发生,探讨冰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中、后科学地补充水分的方法和运动饮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干杯     
比赛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但仅靠水是远远不够的。 脱水现象对于正在比赛或练球状态时的运动员来说,就等于将他们从成功推向失败。它让你提不起精神,严重时会使你四肢无力,这时你最希望做的一件事莫过于来一杯提神的饮料。 著名运动营养学家简·葛里芬认为大多数运动员忽视了水分平衡的重要性。当你运动时,仅占身体重2%的水分随着体汗被排出,这样会损害正常的身体机能。所以,赛前、赛中和赛后不断地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提供了身体所需的水分,你就可以以最佳的状态来参加第二天的比赛,而不必为脱水而烦恼。 还有其他…  相似文献   

8.
冰球运动是速度快、对抗性强,强度高的激烈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汗量大,为了预防和避免运动性脱水症的发生,探讨冰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中、后科学地补充水分的方法和运动饮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饮水时刻表     
饮水可有讲究,在不同的时间段饮水,才能让身体感觉爽三餐后喝水医生建议用餐后半小时喝水较为适当,但是现代人习惯喝罐装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其实每餐饭后喝罐装饮料,也大概可以补充一天所需水分的一半了,然而,喝罐装饮料也要慎重选择,其中以运动饮料或是蔬果汁最好,因为蔬果汁可以补充多种养分,而运动饮料具备适量的电解质,和人体渗透压相当,比水还容易被吸收,最近市面上出现了Light的运动饮料,对于不常运动的上班族来说,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相当适合的选择。起床一杯水清晨可以说是一天之中补充水分的最佳时机,因为清晨饮水可以使肠胃马…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常在一些省、市或高校武术比赛中,见到许多专业或业余的武术运动员,特别是大、中学校武术代表队队员喜欢在上场比赛前吃一些糖,喝一些含糖份很高的饮料。比如口香糖、水果糖、巧克力和各种甜味饮料。甚至还有不少运动队,赛前让运动员喝或注射葡萄糖针剂。我们把这些统称为“赛前吃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给运动员增加点糖,增加点能量,好让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能保持体力,或为消除紧张心理与得到某种心理安慰,更好地发挥技术和演练技巧,取得好的比赛名次和成绩。但实际上,对于武术运动员来说,这种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近来,在马拉松席卷全球的运动中,在我国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大会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外国著名运动员纷纷参加,看他们比赛的机会也多起来。在观看比赛过程中,首先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水的补充方法,水的补充是从回程起开始补充。这可以说是我国通常的作法。可是,在外国运动员中,有比较早地开始给水的情况。在马拉松赛中,最初的给水地点是放在5公里处,因此,有人很早就开始补充饮料。一般来说,开始跑到5公里左右是没有口渴感觉的。因此,这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们是否不管生理上的欲望如何,而是按一定计划补充饮料的。  相似文献   

12.
汪婵 《中华武术》2014,(5):60-61
一、老师,您好!一、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体育高考生的老师,在一些运动营养知识的宣传里面,了解到运动过程中补充糖的重要性,那我们自己配制糖盐水或者蜂蜜水可不可以呢?相比于专业的运动饮料有什么区别吗?答: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运动中补糖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运动饮料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糖和电解质,但是需要注意两点。(一)饮料的渗透压饮料的渗透压浓度是决定水吸收的主要因素。那什么是渗透压呢?在溶液和水置于U型管中,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2,(1):92-93
渴了,喝什么?你一定会说,当然是喝水了!可是每到各种“攸关”的比赛时,回忆起平时电视里各种功能性饮料夸张的广告——喝了犹如神助,瞬问所向披靡,也忍不住会想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咱也买几瓶尝尝,可喝完了又觉得也没什么感觉,这比赛该赢该输也不是一瓶水能决定的事。  相似文献   

14.
郭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8):128-129,131
运动饮料能在运动前、中、后为运动员迅速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维持和促进体液平衡或快速恢复,可改善体内代谢过程和体温调节。是从运动医学和营养角度来促进运动训练、竞赛和健身的积极手段。作为一种补液方式,其对于运动能力的影响目前普遍受到关注,而现在市场流行的运动饮料也是层出不穷,运动饮料对于运动能力到底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又该如何补充,市场上的饮料是都随意补充的吗?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补充糖和/或肌酸对赛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强  曹建民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38-39,42
8名男性足球运动员,按正交表L4(23)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关于糖、肌酸补充对足球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影响的效果观察实验。A组仅补充空白饮料;B组每天补充20克肌酸;C组每天仅补充100克以低聚糖为主的饮料;D组同时补充肌酸和低聚糖饮料,补充方法同B、C组。连续补充5天。补充前后进行血清肌酸激酶浓度的测试。补充前测试时均喝空白饮料,补充后测试时补充相应饮料。测试前进行模拟现场比赛。模拟现场比赛分为两个半场,各45分钟,间隔15分钟。每个半场包15个3分钟的循环,测量每个半场后的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结果表明:单独补充糖或肌酸,同时补充糖和肌酸均可使运动员赛后的即刻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且糖和肌酸同时补充效果好。提示同时补充糖、肌酸有利于足球运动员提高赛场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是不主张给运动员补充饮料的。这种不准饮水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即使在足球运动水平很高的欧洲各国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其主要依据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饮水会冲淡血液,增加心脏与肾脏的多余负担,从而影响运动员下半段训练和比赛的能力。运动实践和近些年来的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均已表明,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员因运动而导致机体大量失去水分的时候,人为地不让运动员补充适量的  相似文献   

17.
运动医疗站     
汪婵 《中华武术》2014,(4):58-59
一、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体育高考生的老师,我的学生平时在运动时喜欢喝可乐、咖啡等饮料,这些饮料会对他们的训练造成影响吗?他们在训练时应该如何选择饮料呢?答:可乐是属于碳酸饮料,这种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被人体吸收,会通过打嗝的形式离开体内,同时会把体内(胃部)的一部分热量带走从而有凉爽的感觉。同时可乐和咖啡中都含有一定的咖啡因,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目前市售的集中运动饮料,哪种比较适合小轮车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饮用,以达到补充体能,延缓疲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法国《队报杂志》第103期刊登有关运动员在赛前及赛中是否需补充水分和如何补充的文章,现摘译如下:过去,运动员对赛前及赛中服用饮料的问题存有一些偏见,认为这样“会增加身体重量”,“加重腿的负担”,并且会“越喝越渴”。如今有关专家均证实赛前及赛中应当服用饮料。饮料不仅补充体内因排汗而流失的水  相似文献   

20.
时晓莉 《新体育》2014,(9):28-29
你的偶像是谁?他带给你哪些影响?超越偶像的感觉如何?如何处理比赛前的压力?作为世界冠军,遭遇了挫折和低谷如何面对?8月20日晚,在第二场“与冠军对话”论坛上,青奥村的小运动员们与奥运冠军的对话又一次达到高潮。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南非“蝶王”查德·勒·克洛斯和澳大利亚铁人三项女将艾玛·斯诺希尔结合自己的运动生涯和心路历程,给出了精彩的答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也来到现场,旁听了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