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涛 《网球》2013,(8):93-93
"看那个时候的我多瘦啊!"在上海市田林路888号绿洲商务会所的蒋越网球俱乐部,蒋越教练指着《网球》2004年2月刊上她做技术示范的照片对记者说。那是蒋越第一次与《网球》杂志进行合作,当时她刚刚回国半年,还没有步入网球教练行业的正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与从小在一起打球的文俪原教练取得了联系,2004年的2月份,蒋越接到了文俪原的电话,请她到北京为《网球》杂志拍一组技术动作。直到现在蒋教练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拍照那天是坐文俪原的车去的,车特别  相似文献   

2.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5):118-119
《网球》杂志的老读者们一定会对史媛媛有印象。由于她技术动作规范漂亮、身材修长、长相清纯靓丽,曾多次被我们邀请来为杂志的技术类栏目做教学示范。做为在北京业余网球培训市场口碑较好的业余教练,  相似文献   

3.
《网球》2006,(2)
《网球》:怎样评价业余网球教练员这一行业?张东文:过去,我们只有一种网球教练,就是各专业运动队里的教练。他们是国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教的是各层次运动队里的运动员。后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针对网球爱好者的陪练,陪打人员,有人叫他们"业余教练",与专业队的教练相区别。现在,"休闲网球"的概念开始流行,从事休闲网球教学的人,不仅本身就是自由职业者,而且教球的目的也变成了满足学员健身娱乐的需求。他们虽不属于竞技网球,但仍属社会体育辅导员。《网球》:国内的休闲网球教练的身份是什么呢?张东文:通过这么多年的关注,我们认为这一行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条件好了,人就自然想过更高质量的生活,想有更广泛的社会活动。网球运动本身是非常有魅力的,又是很好的交际手段,休闲网球教练们正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于是,他们开始在各个网球会所和场馆中出现,并带动了网球运动的普及——他们对网球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进行,国家体育总局和相关主管部门也相继颁布法律  相似文献   

4.
十年一瞬     
慕容子归 《网球》2013,(7):64-64
《网球》杂志十年,我也伴随《网球》杂志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从2003年创刊开始,作为广告代理公司,我们就与《网球》杂志合作,我负责杂志的广告运营工作,之所以选择与这本杂志合作,一是因为网球这项运动的独特性,有文化,有气质,有前景,和我们很多已经有的客户很契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网球》杂志这个团队,项目再好,也需要有人去操作,如果操作不好,一切都会是浮云,而我们当时就非常信任这个团  相似文献   

5.
《网球》2011,(10):56-59
祝贺《网球》创刊百期!在过去几年当中,《网球》培养出了很多忠实的读者,令他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希望《网球》能再接再厉,期待下一个百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吴雅南 《网球》2013,(7):71-71
《网球》杂志已经十年了,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成功。作为忠实的读者,我要送上真挚的祝福:亲爱的《网球》杂志,10周岁生日快乐!2004年,当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书报亭前,我犹犹豫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咬牙花20元"大价钱"购买了第一本《网球》杂志,这个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早就有了回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前发生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7.
《游泳》2011,(6):28-30
总是这样,当运动员走上高高的领奖台上时,教练们正在更衣室的一个角落里呆着。对他们这个群体来说,远离聚光灯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不过,我们都知道,没有教练的辛勤努力,运动员们是不能出席胜利欢宴的——教练,永远站在胜利光环的光影下。 国际泳联《水上世界》杂志把一些相同的问题抛给了一些在上海表现令人尊敬的国家队的教练,现在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文俪原 《网球》2013,(7):79-79
《网球》杂志十年了,编辑们的约稿让我开始回忆,许多相关的片段从脑海的一角源源不断地在我眼前展现。2000年,央视体育频道组织拍摄30集网球教学片,我在其中做动作示范。随着光盘和视频的流传,全国各地有不少网球爱好者慢慢熟悉我的打球动作。2003年《网球》杂志创刊初期,我经常为杂志网球教学文章所需的配图做示范。再到后来,偶尔也会连图  相似文献   

9.
《网球天地》"百校赠阅"活动在 Tennis123网站的一项"大学生网球调查"活动中,有一个问题是"您经常阅览的网球杂志是什么?"75%的大学生填写了"《网球天地》"。大学生是《网球天地》的忠实读者群之一,杂志也一直关注着大学网球的发展。日前,Tnnis123网站携手《网球天地》发起"百校网球推广"活动,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网球热潮。活动期间,《网球天地》为每所参与的高校提供1年的免费杂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网球天地》深受大学生网球爱好者的青睐,每次将杂志赠送给高校网协时,同学们都争  相似文献   

10.
《网球天地》2009,(11):4-4
吕正操将军以期颐之年驾鹤西去.给网球界留下了无限的怀念与追思。吕老生前是《网球天地》杂志的名誉主编,20年前这本刊物正是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创刊的,20年来,杂志报道了许多他对网球事业的贡献,存留着他在网球道路上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刘彤 《网球》2013,(8):100-101
王越和《网球》杂志有着很深的渊源,杂志创立初期,他作为杂志的技术顾问,为杂志的创办出谋划策,杂志创刊后他又经常以专家的身份为读者答疑解惑,有时还亲自上场指导。2009年9月,《网球》杂志在建国60周年系列专题中详细地讲述了王越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历,他是中国第一个赴美求学的网球人,也是第一个夺得NCAA网球冠军的中国人。但了解王越的人都知道,这些经历还远远不足以概括他和网球的故事。1989年到1994年,王越在美国杨百翰大  相似文献   

12.
刘彤 《网球》2013,(8):88-89
1如今提起中国男子网球,人们便会迅速的报出张择和吴迪的名字,他们一个刷新了中国男网最高的世界排名,一个带着外卡跨入了大满贯的正赛,而曾经的男网"一哥"柏衍则很少被提起,他似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很久了,久到很多人忘了他上一次出现大赛上是什么时候,也分不清他是现役还是退役。柏衍上一次登上《网球》杂志还是在2010年6月,那时候的他刚从严重的伤病中恢复,准备复出。柏衍说那本杂志一直被他完好的保存着,实际上他保存着每一期  相似文献   

13.
闲人免进?     
刘彤 《网球》2013,(9):74-75
1网球到底是几个人的项目?赛场下,一个球员的团队可能多达十几人,从教练到理疗师再到经纪人,每个人都是球员们征战职业赛场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到了赛场上,网球便成为了一个人的战斗,就像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这个名字一样,球场上,球员只能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WTA巡回赛允许教练进场指导这条规则和网球比赛的宗旨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至少那些网球纯粹主义者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希望看到是纯粹的网球比赛:在没有任何外在帮助的情况下,球员自己去解决球场上的  相似文献   

14.
《网球》2006,(5)
什么样的练习方法才算好?《网球》杂志的编辑说了不算,你的教练说了也不算,就连最资深的专家讲的都不能算,到底谁说了算?只有你——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作为这些球技秘籍服务的对象——读者,才是最终的评委。我们把从读者那里收集到的,他们最认可的球技秘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也能和他们一样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汪涛 《网球》2013,(8):104-105
在上海市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17层的办公室里,杨亦斌翻看着记者带来的《网球》2011年11月刊,两年前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上海大师赛赛事联合总监杨亦斌和吕华勇在劳力士的现场接受了《网球》杂志的采访。"我们在2000年喜力公开赛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接受过你们的采访,我还记得杂志曾经有一位叫吕博的记者。""吕博"其实这是《网球》前编辑部主任胡楠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的杂志是《网球生活》,算是  相似文献   

16.
我是那个谁     
记得当年我刚到《足球俱乐部》的时候,恰逢创刊十周年,当时还看着罗勇屁颠屁颠地走来走去地做《十年精华本》,心里煞是羡慕。如今刘伯峰跟我约这个小稿时才恍然想起,如今一晃却已是创刊15周年了。时间过得好快,虽然我印象里那似乎还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但是年历清楚地提示我,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说起来,在《足球俱乐部》的几年也是欢乐的几年,不少读者可能对当时杂志上署名为那个谁的《编辑部故事》非常感兴趣,我记得当时经常看到读者们  相似文献   

17.
作者心语     
明天会更好 2005年是《网球天地》创刊10周年,这一期是《网 球天地》出版的100期,实乃双喜临们,可喜可贺。 回溯往事,《网球天地》的历史不止10年,期数也不 止100期。它的前身是《羽毛球·网球》杂志,创刊于1990 年四季度。那一两年,正是整顿国内期刊的时候,许多刊物停转。而《羽 毛球·网球》得以面世,得力于中央领导慧眼独具,情钟网球。一份杂志 兼容羽毛球,网球两个项目,限于篇幅,每期有许多优秀图文被迫删减。尤 其是网球,国内外的活动频繁,资讯丰富,来稿踊跃,不得已只能忍痛割 爱,而读者对此也诘难日多,经过编辑部多方努力,终于在1995年将《羽 毛球·网球》杂志更名为《网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10,(6):116-116
“五一”期间,由专业网球赛事运营公司——前程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网球天地·前程”杯业余网球公开赛在天津会宾园网球场举行。这也是《网球天地》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在全国举行的读者业余网球公开赛天津站的比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网球运动已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中国的网球水平与世界网球高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网球教学方法是不是制约我们网球水平提高瓶颈,我想这是我们网球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网协在全国不同城市多次举办了由国际网联派专人授课的教练员讲习班,甚至有些省市也聘请外国教练员来传经送宝,例如天津网球中心就曾请我国优秀女选手李芳的美国教练来津讲课。本人就参加了其中的几次。凡接触过外国教练讲课的人都会感到,他们介绍的教学方法与我国现行的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在他们的教学示范中,体同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现将国际网联刊物上登载的几篇教学文章呈上,我感觉它们基本给教学新理念做出了一个较为正确的诠释。在此,愿借《网球天地》这块宝地,奉献给广大网球人。  相似文献   

20.
情人节派对     
回声  艾菲尔 《网球天地》2008,(3):129-129
两年前,男同学和真儿的爱情童话通过《网球天地》杂志传遍了业余网球圈;一年前的2月14日,他们相当低调地喜结连理;2008年情人节网球派对,他们说,这是一个圆梦、感恩和祝福的时刻——圆了自己1周年网球婚庆梦,谢谢《网球天地》杂志对他们的一路关心,祝福更多的网球夫妻和情侣,更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