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重前进     
柳宗元《蝜蝂传》中说,有一种好负重的小虫子,爬行时遇到东西,总要拾起来,使劲地背上。背上的东西愈来愈沉,尽管疲劳至极,还是不停地向背上加东西。这样,终于被压得倒地爬不起来了。有人很同情它,便替它去掉背的东西。但是,它只要能爬行,仍要背上许多东西,直到扑倒在地为止。这种小虫子还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最大力气也不停止,直到摔死为止。  相似文献   

2.
吴彩儿 《学子》2013,(3):70-71
偶尔在网页上浏览到柳宗元的《蝜蝂传》,说有一种小虫子,看到什么都要往背上背,最后被背上的东西活活压死了。它原意是讽刺那些贪得无厌、不自量力的人,而用它来形容我们许多教师上课的现状,我认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为他们在备课过程中觉得什么都好,于是什么都要,甚至还拿来很多课外知识作补充,其实施的结果不是走马观花、浮光  相似文献   

3.
“快把它弄死吧!”姐姐不耐烦地说。我紧紧地盯着桌面上那几只小小的蚂蚁出神,毫不理会姐姐的话,因为我想弄明白它们这样辛苦地爬到桌面上到底为什么? 我看着那细得可怜的蚂蚁在桌面上爬行,它的腰微微地弯曲,好像很疲倦似的,我心里暗笑它的无能及渺小。蚂蚁不断地利用它的触角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索,像要寻找什么东西。几只蚂蚁终于找到了一小块吃剩的蛋糕,并仔细地围着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种很会背东西的小虫子,它在爬行时遇到东西总要捡起来,然后使劲地背上它,背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疲劳到了极点,还是不停地往背上加东西,直到最终被压得爬不动了。这则故事令人深思。目前,不少学校的校长像柳宗元笔下的小虫子那样,习惯做加法:为了学校发展,今天提一个新口号,搞一些新规章,弄一点新工程;明天学习某一校优秀经验,借鉴某一地先进做法,参加某一项课题实验。与此同时,校长本人也不闲着,今天给自己增加兼职头衔;明天为学校具体事务把关。总觉得今天拥有这个,明天拥有那个,这样不断叠加才觉得充实。这些校长虽然不是小虫子,但所作所为又像极了小虫子。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废物     
今天我放学回家,见妈妈吃力地把一袋东西背下楼去,连忙问:"妈妈你背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么重?"妈妈说:"这些都是废品,有你们扔的易拉罐,丢的面包纸,还有小吃纸,我打算把它们卖了。"突然间,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变成一件装饰品呢?  相似文献   

6.
《少年科学》2010,(1):F0004-F0004
这个机器宠物蛇能保存多达40个的动作序列,能轻易地翻转、旋转和爬行,遇到障碍物时还能自动规避。它还能自动追踪任何它感兴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随着各地经典诵读的开展,老师、家长都注重在课文之外,要孩子多积累、背诵一些东西。但背什么,各家有各家的主张,有背四书五经的,有背唐诗宋词的,还有背三百千千的……小学阶段到底该背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开心物语     
都忘在家里某老人读完一本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书,便大肆吹嘘他的记忆力提高了一大截,还要老妻试试他。妻子说:“明天咱们外出旅行,你把应带的东西背一遍。”老人精心抄了一份清单,认真地背起来。第二天,两人上路了。在汽车里,妻子问他:“你能背下咱们带的东西吗?”老人一字一句地背得滚瓜烂熟,一件不少。妻子很高兴,问他东西放在哪儿,老人一听,瞠目结舌。他懊丧地说:“亲爱的,东西都忘在家里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语文试卷发下来了——133分,很不理想,甚至很难让人接受。看着几道错题,心里很不是滋味,都是一些背的东西。背几道题很难吗?下功夫都能背下来。可我并没有……我虽说也背了,可是刚刚有点眉目,又被旁边同学的声音给破坏掉了。看来,只要有一点声音,我就背不下什么东西,英语课文也如此。我将这些告诉了母亲,她并不理解,说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办  相似文献   

10.
语文老师说,背古诗要落在笔头上,勤练习才记得牢. 数学老师说,学数学,不只光背定理,要多做题,多演练. 英语老师说,要想牢记一个英语语法,就要多用它. 仿佛,世上很多东西都须要不断练习,才能灵活掌握. 但有一样东西,无须练习,它存在于我们的心里,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那就是,仁善.  相似文献   

11.
朋友,你玩过用手猜谜语的触觉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什么“的有趣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蒙上眼睛把手背在后面,一个把要猜的东西放在他手上,让他们用手摸出而不能用眼睛看来猜这东西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时代》2011,(12):40-41
布瓜:要背课文,背单词……记不住怎么办? 咕叽咕叽:我希望得到机器猫的帮助。只要吃几片记忆面包。什么东西都记得住了! 布瓜:哈哈,那还不如要哈利·波特来帮忙,魔杖一挥,魔咒一念,都会了!  相似文献   

13.
<正>文学所能提供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这个问题,未必每个作家在写作之前都能自觉地问自己。但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是每个作家通过他的写作——一部书,或是几部书,十年、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写作——都要面对、都要回答的问题。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也许还要再过去三十多年,有些东西,就如一个坚硬的内核,它在一个作家的文字中沉淀下去,或者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4.
常听老教师讲起过去塾师的教学,学生一进学堂就和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百家姓》、《千家诗》到四书五经,读了就要背,究竟读的是什么?背的是什么?也不甚懂,反正知道背不过就要挨板子,打手心。于是就读呀、背的,这样读得愈多,背得就愈多了。说来也怪,原来不懂的经过背过之后,也就能懂一些了,再加上塾师的点拨,所读所背的,不能全懂,也能明白大概了。这样记住的东西,几十年过去了,仍然忘不了。现在子曰诗云固然早已无用了,然而就其注重“读”的学习方法而言,是仍有其可取之处的。 人学习知识,总是要经历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这一过程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学习了,父母是当然的老师,然而父母不能事事样样都教,大部分要他们自己去学习。耳濡目染的都是学习的对象,积累起来就成为知识。这就是儿童最初的读  相似文献   

15.
我小时候背过不少古诗,白居易的《长恨歌》120句、840个字,我到现在还能够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朱自清的散文我也背了不少。记得小时候叔叔教我学英语时,每次给我讲新课前必须先背老课文。开始还可以,到第十课后,要背前面的许多课文,真是困难。好在当时年少,记忆力好,便尽量地熟读它、背诵它。后来学了俄语,我又背过不少俄罗斯名著,包括著名学者巴甫洛夫给青年的信。小时候精力旺盛,记忆力强,利用这个时候多背诵一些东西,能终身不忘,一辈子受益。其实不单文学名著要背,数理化中的许多公式、定理、常数等都应该熟读背诵,比如2、3、4的对数各…  相似文献   

16.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谁能先把课题读一读?读的时候要想想特别注意什么?(课前板书“背篼”,给“背”下加点。)生:要特别注意声调。生:“背篼”的“背”应该读“b埁i”。“b叆i”是指背着什么东西,“b埁i”是指背包、背带之类的东西。师:在表示名称的时候应该念“b埁i”,大家一起再把题目读一遍。师:读得很正确。(出示图片)这就是“背篼”。谁能说说背篼是做什么用的?生:背篼是一些山里人捡柴火、放药材、盛东西的器具。师:还有补充吗?生:背篼是山里人背在肩上的,用来盛东西的器物。师:我们来学着编字典,把“背篼…  相似文献   

17.
有一件小小的东西,是咱们咖啡(《课堂内外》粉丝)人人都有的伙伴,它常常和“错误”待在一起,能让你“痛改前非”,猜到它是什么了吗?它就是今天要登场的主角——橡皮擦。  相似文献   

18.
喂,怪怪猫背了好大一个包裹,去哪里呀?原来怪怪猫要去给我们国家四川地区受灾的小朋友捐东西呢。来看看怪怪猫捐赠了些什么东西吧,都在下面的单词方阵里呢,一共是四种哟!  相似文献   

19.
忘记说忘记     
蓓,记得我说过吗?时间真是很玄妙的东西,它轰隆轰隆地向前跑,留下一地镂空,然后有东西灭了,有东西现了。没有什么能战胜时间,除了它本身,就连终极的生或死也不能,一切,都是时间的华彩,时间的断章。现在我在这里,这个铅灰色天空的城市,有着永远堵车的马路和神色冷漠、川流不息的  相似文献   

20.
问答     
《语文知识》2004,(12):41-41
1.什么东西没有脚却能日夜兼行? 钟表。2.什么东西只有一只脚却跑遍屋子的每个角落? 扫帚。3.什么东西是属于您的,但其他人比您更经常地使用它? 姓名。4.什么东西周游世界后仍然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