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这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精 神的体现,同时,也证明了中华文化已经融入民族的血液,世世 代代,传承不息丨作为人类文明教育的前沿阵地,高中语文古 诗文教学当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传统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庞朴认为,传统文化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总之,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翻开史册,我们会发现,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文化”,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文化是什么?课堂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试图从渗透文化常识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文章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古代诗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从古代姓氏文化、天文历法知识、汉代的婚姻习俗、古代节日文化等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个解释,其中第一个解释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含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郑金洲在他所著的《教育文化学》中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概念来看,学校文化更多指向精神和思想的范畴,而非物质领域。  相似文献   

6.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二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我个人理解,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7.
李绍仝 《学周刊C版》2019,(7):186-18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里面涉及了很多文化常识,本文拟从喻伉俪情深的意象、婚嫁称谓及风俗、古代纪时法三个方面来梳理探究,以期帮助理解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生命悲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开始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传承文化,完善历史教学细节,还是应对高考考查,中学历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教学与管理》2009,(11):103-104
提到文化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社会科学才有文化所讲,而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讲文化,是没有什么好讲的.这种观点是很错误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现象之所以成为文化,必有其特殊和稳定的创造群体、特殊的语言符号、相应物质和精神的产品、社会组织以及广泛的人类共享群体等,并且能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此意义上看,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科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作用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化常识已悄然进入高考试卷,这对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因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所以成为易错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夯实基础、拓展内容等方法,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备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罗漫,1956年生,贵州贵定人,布依族。1977年考人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论文《论唐人送别诗》发表于《文学遗产》1987年2期。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代表作有《桃、桃花与中国文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词体出现与发展的诗史意义》(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节译)、《战国宇宙本体大讨论与(天问)的产生》(收入《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先秦大文学史》(合著)等。主编有高等学校教材《大学语文新读本》等。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77):32-33
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随后的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在《考试说明》事先未提及的情况下,便考查了这一考点。于是,"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迅速升温,一跃成为其后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3.
钱海荣 《现代语文》2005,(3):124-125
一、文化:复合整体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历史、数学等.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在其名作<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具有经典意义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古诗文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初中教材选用的古诗文,都是传诵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开始的各个朝代的散文,从《诗经》开始的自古至今的诗词曲赋,都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涵,反映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通过对优秀古诗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美感熏陶。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文化知识,教学中讲解有关文化常识是十分必要的。据统计,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有70%以上来自文言文,有时一篇课文就包含好多种文化常识。如《孔雀东南飞》就有称谓知识、纪年纪时等历法知识、官职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多方面文化常识。古代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期以来我们的古文教学重知识而轻文化的现象,提出对学生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指导,通过进入情境,深入文本,古今对照,迁移拓展,归纳整理等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全局上把握文化环境增强文化意识,继承深厚文化传统,提高古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对“鸣金”一词的解释是:“敲锣,古代作战时作为收兵的信号。”笔认为此注欠妥。我们知道,古代军队打仗.以击鼓来督促、指挥士兵进军.用呜金来收兵,停止进攻.结束战斗。那么,“金”到底所指何物呢?我认为。“金”应是“钲”。  相似文献   

18.
谢静 《考试周刊》2013,(88):39-39
中国自古至今就是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文化在中国有代宗教的意义,无数文人墨客无不景仰。作者所在的教研组本学期增加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力图让学生走近历史,从常识这个角度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本次课从古代称谓习惯、各年龄段称呼、历法与纪时、学校与书院、科举等方面进行讲解,但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多不解.缺乏兴趣。只有从学生熟知的人和事入手讲解,学生才表露出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意义.及技校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缺失的原因.并从课堂教学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中,除了涉及字、词、句等方面的内容.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然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古诗文教学一直陷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经”中,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呆板,教学效果甚微。一言而弊之,当前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有言无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0):137-138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要依纲(考试大纲)靠本(课本),以教材为原点,以点带面,全面辐射,以《张衡传》为例,就复习了"人物传记、科举制度、官职任命、调动、官职称谓、纪年的常识"等内容,让学生把零散琐碎,杂乱无章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