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集约型发展模式下,产学研合作还存在转型困难、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部门,要通过打造阳光政务平台、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等方式,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加快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与技术融合创新、文化创新和集群创新,大力助推区域创新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高职院校开发更多教育资源、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形成发展特色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开展国际合作,高职院校应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合作能力,重视教育输出。  相似文献   

4.
为了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国家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倡导实施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行业产业的能力,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师资团队,有利于提升院校的科研水平、促进院校的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地方行业产业的发展质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要把握与普通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区别与联系,本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进步的目的,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综合协调各层级、各类别的协同创新,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效应,重视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新、合作、开放的协同创新氛围,发挥协同创新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高校与属地校地合作,是新时代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需要;是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强化自身治理改革,提升办学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文章认为,具有鲜明办学层次基础性、服务面向属地性、办学实践在地性的地方高校,在校地合作实践中具有自身矛盾特殊性。因此,科学研判地方高校与属地校地合作的现实及其规律,锚定掣肘地方高校与属地校地合作的基本问题,提供解决地方高校与属地校地合作的具体策略,无论是对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地方高校发展步伐,还是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时期顺应时代潮流、应对全球挑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大学在国家这一伟大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战略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而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要实现建立创新型大学,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创新科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必须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大学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潜力,培育和提升高校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国际化、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聚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核心素养应从历史、技术、文化三个维度来把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应从增强教师内驱动力、发挥政府助推作用、高校保障作用与社会促进作用四个方面发力,建立未来高校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人才,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更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以"产业变革、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谋划人才发展;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引领,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凸显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教学过程改革,激发人才供给活力;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夯实人才供给基础;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型实训实践基地,形成政校企合作三位一体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高校发挥创新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仍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环节薄弱、信息沟通和对接机制不畅、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从促进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构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点和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主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价值取向都充分表明必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要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加强学科融合等多条途径构建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育管理。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只有大力进行教育管理的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应用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对高职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采取的措施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创新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管理创新是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对学校管理进行创造性的变革。它的产生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呼唤,也是对社会经济转型要求的回应。其实质是对办学资源的拓宽、提升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管理格局,以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和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学校管理创新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视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现时要求和青年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就业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创业实践,培养具有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的社会参与者,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理论和文化,更是一种实践。必须依赖和谐教育使社会个体达到人格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这样的社会才能够稳定、持久。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发展动力中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人才为主要动力源,创新教育是基础性工程。作为创新战略系统中不可或缺乃至至关重要的支撑系统的创新教育,在我们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视野下,必须与和谐教育相辅而成,以培养出与社会和谐的创造性个体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时 ,应当明确自身被赋予的使命。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性 ,要求高等院校亟需加强创新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高职院校满足经济和社会需要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抓好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训练,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让学生参与对自己的管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深化院校内部改革,端正办学思想,找准目标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支能承担创新型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制定有效的奖励措施,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改革应试教育,实施创造教育是必然选择,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还有许多重大的障碍,使创造教育举步维艰。主要有: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人满为患的班级、创造性不足的教师队伍和尚不具备的社会环境,要想使创造教育真正成为现实,必须先扫除上述障碍。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理念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成人教育》2011,31(8):59-60
知识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成为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在知识经济社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当代人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是我国成人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