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中不难发现,有关数学学习以及数学教学的改革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对于数学学习基本都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与之相对应,关于数学教学活动则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黄仁庆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拓展其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我们教师在数学中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做”、“议”、“探”,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认识体验.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从而实现数学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厚.求知愿望就强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听课前应先听取上课教师对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以便有个整体的把握。 一堂课的评价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评课应根据评课目的,有重点地选择2至3个方面加以深入分析。 评课应以激励为主,充分肯定优点,提出指导建议,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生成的内容给予高度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张子英 《考试周刊》2009,(47):81-82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的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娟 《双语学习》2007,(9M):127-127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实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积极表达、主动获取知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元美子 《吉林教育》2008,(15):66-67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这节课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扇形的弧长,半径与原来圆锥底面周长,母线之间的关系,求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设计上让学生亲自反复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其中之间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新课标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讨论一下”“探索一下”的指令充满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至于讨论、探索是否有效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认真关注。有效的自主探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还不清晰。为此,笔者利用调研等机会,收集了《台球桌面上的角》的5个课堂教学实录和备课资料,选择其中较典型的3个片断,通过对比可发现尽管教师们都发出“分组探索”的指令,但由于探索的问题引导有别.探索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百万分之一进行感受,发展数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百万分之一进行描述。2.比较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3.经历动手实践、讨论的过程,探求估测微小物体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百万分之一。教学难点: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百万分之一进行描述。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纳米”吗?纳米是什么?哪个同学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纳米”的知识与大家说说?学生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它用来表示微小的长度。学生2:纳米技术在21世纪有非常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研究》2015,(5):29-33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素和关键环节。大学的课堂如何才能更加精彩,一位教授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触类旁通,拉近理论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距离;察言观色,增进教师与学生有效的沟通互动;深入浅出,搭建难点与学生身边案例的桥梁;引人入胜,营造激发好奇与兴趣的探究环境;幽默风趣,创设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课堂氛围;妙留漏洞,激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奋点;恰如其分,遵循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规律等是使大学课堂精彩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借助表现法、连续系列表现法两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怎样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preface what follows with one of those ‘disclaimers’ that insist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is would not only be disingenuous, it would deny the history that I draw on to make an argument about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Twenty-five years ago I came to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o do an MA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y tutors were Jane Miller and Tony Burgess. Since 1989 I have been working at the Institute as a member of what used to be called the English department, largely as a PGCE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 and MA tutor. My ideas about classrooms as places where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making ar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have grown out of my work here, the time I’ve spent in classrooms and working with trainee teachers and MA students. As important have been the conversations I have had with colleagues in the Institute and the writing I’ve done with them. This history has its roots in the work of James Britton and Harold Rosen and their insistence that we have no choice but to ‘begin from where the children are’ (Britton, J. [1970 Britton, J. [1970] 1975. Language and Learn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Google Scholar]] 1975 Britton, J. [1970] 1975. Language and Learn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Google Scholar]. Language and Learn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134), to see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at pupils bring with them to the classroom as the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John Yandell’s work is part of this history, particularly his many studies of the ways in which students illuminate and make sense of the literature they encounter in the classroom. ‘The text, the classroom and the world outside’ is the sub-heading of Chapter 6 of his book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Reading Literature in Urban English Classrooms (Yandell, J. 2013 Yandell, J. 2013.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Reading Literature in Urban English Classrooms. Abingdon: Routledge.[Crossref] [Google Schola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Reading Literature in Urban English Classrooms. Abingdon: Routledge.) and it signals a clear link between John’s work and the Bullock Report of 1975, with its insistence that no child should be expected to ‘cast of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the home as he crosses the school threshold, nor to live and act as though school and home represented two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s which have to be kept firmly apart’ (Bullock, A. (Chairman). 1975 Bullock, A. (Chairman). 1975. A Language for Life. The Bullock Report: HMSO. [Google Scholar]. A Language for Life. The Bullock Report. HMSO, 286).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成功的教学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工作实质上就是交流与沟通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这个交流沟通包括知识性的和非知识性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非知识性的信息交流包括情感上、态度上、也可能是一些眼神或表情的交流。非知识性的信息沟通对知识性的信息沟通又起着指向的作用。所以做教师的一定要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及领导沟通;在课堂上要掌握几招与学生沟通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有效地促进师生间彼此的了解,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在师生间创造一个教和学的良好环境。1有益的启示在2001年5月北京的《中美教育研讨会》小组的…  相似文献   

17.
博客自2002年被引入中国,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闯入了网络生活,博客文学则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网络文学中异军突起,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从文学内容到形式上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  相似文献   

18.
准确并有效地把握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是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态的保证。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而且往往又会与随意性并存。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与随意性教学行为加以对比,不难发现,两者间存在着诸多共性,也存在某些差别。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实验教学是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它的教学效果,是本人关注的主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为特色,总结了三方面的实践经验,即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在开放性实验教学环节中、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简称OMO)成为人们变革教学模式的新路径,然而在线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呈现的徘徊缓滞局面却阻碍了OMO教学模式的推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推动者和执行者,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影响其能否从容地面对教育教学的变革与挑战。本研究以教师在线教学自我效能感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对767名中小学教师的在线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并构建了自我效能感与在线教学满意度以及后续开展在线教学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依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破解在线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四点建议,以期促进OMO教学模式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