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清人关于《聊斋志异》的评点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为《聊斋》正名,极力肯定小说的价值和地位;对小说思想价值的揭示;对小说创作特色的分析。清人《聊斋志异》评点开启了后人研究的无限眼界、无限文心。  相似文献   

2.
清人张文虎借助小说评点模式评论《儒林外史》,而置重于文献考证,体现出鲜明的朴学倾向,为《儒林外史》研究探索了新路。  相似文献   

3.
杰出的讽刺艺术家吴敬梓诞生人间已经二百八十年,离开尘世也有二百二十七年,但他的《儒林外史》却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的赞赏。为什么他的作品有这样悠久的生命力?这涉及到文学创作的内外规律,其中包括他如何用笔,即以怎样的技法表达他的生活感受与既定内容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以为,看一看清人的评点,也许不无收益。这些评点者,离吴敬梓的时代不远,从他们的某些评点里,可以了解清人对小说创作的看法,可以窥察作者的构思与  相似文献   

4.
晚清同光年间,小说《儒林外史》的评点达到高潮,在江浙间形成了一个以天目山樵为核心的晚清文人评点群体。与以往小说评点不同,《儒林外史》的评点者和爱好者们在评阅小说的过程中互通信息,交流心得,使其评点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一家之言的形式,更好地兼容了各家之说,使我们看到了早期文人群体交流的情形,而他们最具特色的考证式的小说研究方法也为小说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3,(4):85-90
以《儒林外史》黄小田评点本为文本考察对象,对黄小田评点本进行小说美学的阐释,并认真考察了黄小田的家世生平和评点版本流传情况,其中重点分析了黄评中关于小说美学的创见,从人物构造,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建构系统的黄小田小说美学世界。  相似文献   

6.
文学评点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它与批评对象紧密结合,主要以读者为本位,引领读者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其本身具有理论价值。从《诗经》评点看,文学评点的随意性、感悟性,及重视艺术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文学传播价值,其表现大致可分为内外两端。就内在形态而言,表现为评点本身在欣赏层面对读者阅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就外在现象而言,是指评点对作品传播和普及的促进。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表现出了相当进步思想,而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力求通过对吴敬梓的女性观念的分析来探寻其思想中落后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全文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采用对比手法写了各类人物的表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事态炎凉和人心冷漠,真实生动地显现其真伪、善恶和美丑的本来面目.而且发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范进在这中环境下将自己的大半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上,虽然在垂老之年得到了功名,但却在狂喜之下疯了.疯的丑陋.疯的可怜。范进的悲剧是一种讽刺,它不但讽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为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火力猛轰明清的科举制度(即八股取士制度),深刻揭露这种制度对文人学子心灵的扭曲和毒害。小说家吴敬梓在开篇第一回“敷陈大义,隐括全文”中便借王冕之口发出了“一代文人有厄”的呐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痛感儒家传统人格的失落, 剖析儒林人格现状, 建构理想人格。在吴看来, 八股文章盛行的时代出现了两种类型的人格: 一种是自我萎缩型人格, 一种是自我实现型人格。吴的反思表明: 前者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极大的腐蚀性, 而后者是儒家传统人格失落后的高扬和重建。  相似文献   

11.
以从作品实际出发,因势立体,深隐结构与外部结构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儒林外史》反思型深隐结构与纪传性外部结构相统一的结构模式,揭示了其对整个士人阶层的文化人格历史命运和前途进行深刻反思的题旨。  相似文献   

12.
清朝的程晋芳,最早向世人传出《儒林外史》成书信息。程氏也是早期研究、宣传该书的唯一学者,为后人提供了该书的成书年代、成书过程、版本、卷数以及与“唐人小说”等原始信息,并最早预言《儒林外史》是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3.
骈体小说属于文言小说的一个子类,一直是小说史上独特的风景。清代陈球写作的骈体小说《燕山外史》具有典型的文体融合的特征,尽管它在情节化上无法企及传统小说,但也体现出独特审美意味:《燕山外史》大量使用典故,用词有意倾向绮丽化意象,形成典雅别致的叙事风格;情景事交融的主观化叙述方式则使小说达成以传情为要的叙事目的;舒缓的节奏与叙事画面抽象性则造成其叙事意境缠绵悱恻,极具朦胧美感。  相似文献   

14.
关于郑大华教授的《晚清思想史》,学界大部分前辈认为此书在许多方面为晚清时期思想史的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也有部分学者就此书的一些内容及写法等提出不同的见解。笔者以为思想、文化与哲学的范围难以区分,总体而言,《晚清思想史》抓住了晚清思想发展的主流脉搏,勾画出了晚清思想发展的内在轨迹,对每一种思想都给予了较为公允的评价,虽不尽善尽美,但不失为一部思想史力作。  相似文献   

15.
明代莆田文人结社可考者共有十五家,其具有历史的一般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以传播学视角,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及其传播功能三个维度具体分析明代莆田文人结社的特征,总结明代莆田文人结社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对《儒林外史》有广泛的影响。在思想上,两都强调个性自由,重视个体价值,要求摆脱世俗名利。在对现实真实客观的描摹、对人物的全面认识与塑造、小说结构与体等方面,《儒林外史》也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修大型《清史》是一项整理和保存清史资源的国家工程,旨在修成能“存史”、堪传世的有清一代国史。在“史义”上宜运用“一导多元”的史学思想。在“史例”上宜采用历代正史所共用的纪传体,并对之加以现代性改造。在“史纂”上宜用重记述辅以适当析论的笔法。在观念上应树立对现代“作史者之精神”的自信,去除单一、单向思维模式所造成的疑虑和余悸。注全力于新型纪、志、表、传、图的修纂。重视资料基础工作,组织对重点和难题的科学攻关,作出若干重大学术突破,实现在总体质量上对《清史稿》的大大超越,以与二十四史相衔接。应当注意的是,试图让大型清代正史和通史及数十个专史熔于一炉是不现实的,让章节体的通史、专史充当传世清代正史的主干也是不相宜的。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思想内涵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从两种价值体系这一角度,分单一的臣位追求中推动正常人性;进士气、正途与名士气、异途的冲突;播弄在两个价值世界里的儒林人物三个方面,阐述作品深刻的内涵,从而揭示作家真正所感悟的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诗经)文学评点的全盛时期,清代由于正统思想的抨击,文学评点的步伐受到阻碍,但仍然有以超越时代思潮的独立个性继而为之,将《诗经》的文学研究推向精细化的方向,为《诗经〉最终走向文学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诸多评点之作中,以牛运震的《诗志〉、陈继揆的〈读风臆补》功力最深,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