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明明 《考试周刊》2012,(71):128-129
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每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得糟糕,教师教得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笔者注意对以下问题的处理。1.注意文化教学中国古时候儿童入私塾读书,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苏步青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能背诵如流;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十岁时,父亲讲授《三字经》,他当天就背熟了;现代著名作家茅盾能倒背《红楼梦》……这些人都十分重视背诵,并从背诵中奠定坚实的文化、文学基础,成就了他们的未来,成为人所共知的历史名人。可见,背诵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11,(9):58-58
我朋友的孩子6岁,每天在爸爸的要求下背诵“国学”,已经背完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背了一部分,开始背《道德经》。这个爸爸的做法家人都反对,觉得孩子太累了。这个爸爸向我求助,希望我支持他。而我自己一直不知道给他什么样的答案,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注重本意蕴的整体感受,强化形象思维与审美情趣的有机衔接,在品读中鉴赏、玩味蔚为大观的日出景象是这三份案例的共性。透过共性,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份案例的个性:第一份案例通过正反两个片段的对比分析,力主“自主”与“主导”的有机结合,师生的和谐共生;第二份案例以一个短小的片段为立足点,详细解剖,深入挖掘,以绘画品为主线,在品读中作画、在评画中揣摩、在赏画中背诵、在看图中运用,从预案到实录,完整地展示了教学的全过程;第三份案例则从整体入手,采取图结合的方式,紧扣中的重点词读课、赏画面、品词句、悟情感,在观察、感悟的基础上,去大胆地想象和描述,把“话”变成“画”。[编按]  相似文献   

5.
张军昱 《广西教育》2012,(36):19-19
7月12日,合肥一中“创新人才班”、合肥八中“资优生班”被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叫停。之前当地媒体的高调宣传一度让外界对这项改革举措充满了期待。据合肥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称,叫停原因是因为这两个学校的做法不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的有关规定。(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当地人管这两个班叫“神童班”。按照计划,这两校招收的学生都将在16周岁以前参加高考,目标直指中科大少年班。现在还好是被叫停了,因为在这个指向性很强烈的目标之下,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这与其说是“神童班”,倒不如说是“学习尖子班”“学习提前班”,或者“学习早熟班”更为确切。什么是“神童”?在现实的社会语境下,我们往往把能考高分的儿童称为“神童”,更多是把“神童”局限于学校文化学习范围内。倘若假设,一个儿童从小没有书念,跟着一个师傅学电焊,结果几年后,他的电焊技术比谁都好,那他是不是“神童”呢?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显然不是,顶多就是个高级技工而已。但那些能把圆周率背到百位千位以上的儿童,在人们眼里却是“神童”了。那种通过超常规的学习训练,能提前考上大学的,更是“神童”了!  相似文献   

6.
《房兵曹胡马》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作者杜甫刻画了一匹骨骼雄健、骁勇神骏的马,并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别具匠心地借助于刻画一匹骏马的神形抒发出来。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教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两首》(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杜甫的《绝句》。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语言实践中早已把“○”(ling、零)作为一个汉字经常使用,但迄今还未被语言学界所接受。它显然不同于阿拉伯数码中的“0”,因为“0”的印刷体是个长形的圆圈,仅占同号汉字一半的位置,而汉文中的“○”却是一个正圆,占一个同号汉字的位置。汉字“○”最早出现在宋金时期的古籍中,如《测圆海镜》将1024写作“一千○二十四”。它是由表示脱文的“□”演化而来的,其四角号码应同“□”一样而定为6000,笔画应按它的实际写法定为一画,部首应编定为“(……)”部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说文》“六书”中的指事、象形、形声和会意揭示了汉字形体结构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对于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层次的汉字课上,合理运用“六书”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外国学生理解汉字结构,建立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能够培养其汉字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前诵诗一首 课前诵诗一首,即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诵诗一首,或齐读或齐背。这是借鉴古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吟诵法”。事实证明,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许多著名作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都将儿时能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作为经验之谈。再者,许多古诗文,节奏感强,  相似文献   

11.
陈淼 《山东教育》2009,(6):31-31
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牧童》时,自然就想起了袁枚的《所见》。因为学生对《所见》太熟悉了,他们至今对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还记忆犹新呢。尤其是小牧童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是何等散漫、自由;小牧童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何等专注啊!学生们无不被他的生活情趣所吸引!那我们何不把两首诗作一个比较阅读呢?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武侠小说、武侠影视作品中,武林高手在探讨武术的真谛时,往往会说“武”字由“止”字和“戈”字组成,意思是“停止干戈相向”:因此中国武术的修炼目的和最高境界都是消弭搏杀与争斗,达到人际的和谐相处。这样的说法历史悠久。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就采用了春秋以后流行的“止戈为武”的说法为“武”字释义,认为“武”的字意是使战争停止。  相似文献   

13.
习作要求 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2.写清楚设立这一节日的原因,想象自己和别人会怎样度过这一节日。 习作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或传说,以及庆祝节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李瑞英、海霞、李修平、康辉、郎永淳等《新闻联播》主播齐上阵,呼吁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孩子的学习,鼓励孩子们学会使用字典,我以为实乃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6.
曹鋆颖 《小学生》2009,(6):20-20
六一儿童儿节当然首先要没有数不清的功课和做不完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马晓敏 《考试周刊》2014,(57):10-11
《说文解字》部首排列以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为原则,其对字义的解释基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这有利于人们理解古书、弄懂字义,还能帮助人们了解许多有关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以《说文解字》为基础,选取表示女子漂亮、温顺、美好意义的"女"部汉字,从女性外貌要求方面揭示其文化蕴涵,生动如实地揭示出社会意识对女性的深刻影响,进而寻找到当今女性虽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在艰难中苦苦挣扎却收效甚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是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相似文献   

19.
汉字字族的研究,是汉字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依据汉字字族理论,分析考释了《说文解字》中20个以"夋"为声符的形声字与"夋"的声义关系,从而分析得出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的发生源,读音上相同或相近,并且所记录的词义都同出一源,即是一组以"夋"为母文的同族字。本文在证实"母文表义"的同时,为汉字字族理论提供一组例证。  相似文献   

20.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叫《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少年闰土”这个题目是选人课本时,编书的人给起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作者长大后回到故乡,听说要与年少时的玩伴闰土见面了,他非常高兴,回忆起童年趣事,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