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新时期文学同政治文化关系密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主潮性",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特点."新时期"以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全球化语境的影响,真正的"文学"开始."九十年代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文学层次、文学意识形态、文学话语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倾向;"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文学和北部湾开发一样正风生水起,北部湾作家群业已呈现出一种以海洋性为主兼有现代性和多元性的文学叙事格局。他们的生态叙事不仅指向大海、指向侨民、指向女性,也指向自身心灵,以及官场。北部湾文学不能只停留于给经济发展做文化阐述和支撑,应当找到自己的地域文化之根,应当将笔伸向大海,应该从生态角度出发,寻求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地域风情,用海性的叙述语言来言说北部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袁美玲 《文教资料》2013,(32):68-70
20世界80年代以来,生态文学写作兴起,生态文学热潮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姿态,主要表现在东北作家自觉将地域文化萨满教中的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观等观念与生态文学写作结合起来,在忧患、批判与拯救中探究萨满文化与生态文学写作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尹根德 《英语辅导》2014,(4):104-106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注重文学环境的营造,注重师生、生生之间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讨论、互动,注重在多元的语言文化和语境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人格、生态与自然关怀。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对微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文学在翻译成别国语言的时候经常会经历"水土不服"的状况,外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因为翻译和文化原因会对中国文学产生难以理解的印象。这就要求译者在对中国文学进行翻译的时候,注重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性。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通过阐述生态翻译学的含义和作用,并对葛浩文先生翻译的《丰乳肥臀》进行分析,考察翻译生态环境对于译者的选择和制约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交际等多维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化生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态文学属于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文学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教育价值。在课程教材领域,语文教材应注重发挥生态文学在智育、德育及美育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以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为例,分析教材生态选文的类型及文化内涵,进而探讨生态文学选文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包括发掘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发挥生态文学的“审美中介”功能以及推动语文教学生态化等。  相似文献   

7.
科幻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文类是缺失的,在西学东渐中,科幻文学这一文类开始在中国扎根,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加之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特殊语境,使得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呈现出与西方科幻文学截然不同的特点,它突出地呈现在中国当代影视文学作品中,具有"中国式变奏"意味,可以将其归纳为杂糅性、衍生性、泛道德性、抒情传统、科学观念陈旧性、价值逆反性、现实指涉性,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逻辑,这将有利于对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扬弃,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科幻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只注重"文言"而忽视"文章""文学""文化"内容的倾向。在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善于从文章、文学、文化等层面思考并确定文言篇目的教学内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内容,要从"士"的形象等文章层面、章法结构与炼字炼句等文学层面、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文化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生态的发展变化,文学研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困境.随着学术界对文学研究困境的深刻反思,人们展开了面向新世纪的文学研究的多重探索,形成了文艺社会学、后现代文艺学、文艺学"跨文化维度"的重建、积极应对的态度和策略、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文化诗学等建构思路.这些思路表明,面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研究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形态,都应当遵循实践性、多元化、民族性、自洽性、人文性等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时一地之学术文化风尚的形成、发展绝非处于静止、孤闭的状态,除却文脉的历史承继和借鉴之外,更有不同文化区域间交通之后的碰撞和融合.由时、空纵横两个维度交织而成的庞大的学术文化生态网络,既是明清学术、文学研究中绝不可轻忽的背景,更是其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因而,确立宏通的地域人文生态视野就成为现阶段明清文学研究谋求学术突破的当务之急.地域人文生态视野应该是把不同文化区域之间"输入"、"输出"的互融、互摄的交互影响过程编织在纵向的历史时、空背景中,然后在这一庞大而繁复的学术文化网络中去审视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