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所称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化“大墩子-礼州类型”,实际应划分为大体同时并存的“大墩子类型”和“礼州类型”二种化类型,时代约为商代中晚期至西汉初,皆属于南迁氐羌系统民族的农业化遗存。其中“大墩子类型”为以南迁的岷江上游石棺葬化为主体、吸收滇西“白羊村类型”等土化形成的一种石棺葬化类型,为滇西早期青铜—铁器时代化的源头之一。“礼州类型”则为安宁河流域大石墓化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2.
很显然,本的主题实际暗含着一个基本的化判断,即:在中国化与域外化(包括宗教)的开放性沟通中,西方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化,要比其他类型的宗教化更容易进入中国化传统,构成儒家主导之中国多样性化生态中的有  相似文献   

3.
方汉文 《寻根》2002,(6):4-7
吴化是中国传统化的主体构成之一,它是长江流域化的典型代表,是良渚等多种古代化类型的延续,与黄河流域的商周明共同构成了中国化主体。  相似文献   

4.
大渡河中游先秦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渡河中游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根据已有的发现可将本地的先秦考古学化遗存初步分为四期六段,其社会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要生业形式,辅以捕捞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当地的小型石器化传统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延续不断。“麻家山类型”商周化遗存是十二桥化的一种地方类型,主要分布于大渡河中游地区,对资源的争夺和对交通要道的控制是十二桥化向西南发展的内在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5.
安宁河河谷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留下了许多古代化遗存。章指出它们分布的地理特征,并以该区域最早发掘的礼州遗址为标尺,与其余四个较为重要的遗址和一处大石墓出土的陶器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其化类型和时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过去受明程度发展的历史局限,人们无法克服地理环境对自己活动区域的限制而不能了解身外世界,自然在人们心目中是无法征服的对象。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现代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使得生活在地球上人们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短。而“地球大家庭”的出现,将来自不同区域的化现象集中在一起。受自然影响而形成的不同化类型差异,引起了热爱世界和平发展的人们的研究兴趣。自然选择并影响着人类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岷江上游地区在历史上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化走廊和民族走廊。2000年度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为研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化的内涵和发展演变序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也为认识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地区之间的化交流和传播情况提供了新材料。营盘山遗存是岷江上游地区新发现的一种以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化因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多种外来化因素的地方化类型。本次考古还为探讨古蜀化的渊源等相关学术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广瑞  燕晓轩 《中华文化论坛》2023,(3):79-89+189-190
社亲是村落之间结为类似亲戚一样友好关系的民间习俗,是中原地区特殊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遗存于晋冀豫边界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究社亲文化的本源,审视社亲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阐释中原村落社会的一种民间交往机制,这既是为了对社亲文化的释读去表层化,也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现象。追根溯源,社亲的起源可分为感恩型、生计型、玩笑型、祭祀型等类型。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社亲的本源有相似性,其内涵的传承流变存在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同时社亲也是中原地区村与村之间和谐互动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化产业蓬勃发展时期,化在综合竞争力、外交、民生等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化产业、化贸易水平成为判定一个国家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人民群众接受化产品的主要渠道不再是政府计划性的给予,市场为人民提供了更多化选择和消费空间。因此,发展化产业,构建秩序规范的化市场体系,促进更多优秀的化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保证人民的化消费权利,是化部门的责任。但是,我国化市场起步较晚,法规建设、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市场运作等方面还不成熟,化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权益保护问题、企业公平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我国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化部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化企业的发展,调整化市场产业结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化市场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引导作用,为化企业推广、交流搭建桥梁。如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网络化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以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都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展会。举办展会活动,是政府部门向社会推介化品牌企业,扶植中国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中国化及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繁荣化市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川东长江沿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对川东长江沿岸先秦时期各阶段的考古学化进行了分期,为此揭示各阶段化的特征及早晚化的变迁轨迹,在石家河化衰落不久,哨棚嘴化也很快随之衰落,与此基本同时,成都平原的宝墩化也相继衰落,于是川东峡江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古化都发生了突变,伴随而来的是中原二里头化的渗透,这一路线由鄂西地区沿长江西进,成都平原正是在这一外力的作用下诞生了三星堆明,川东峡江地区亦成为三星堆化的分布范围,初期阶段东边甚至到达了鄂西地区,自此以后川东峡江地区与成都平原的化基本同步发展,并不断整合,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三星堆化——十二桥化——战国青铜化承续发展的化区。  相似文献   

11.
论金沙江文化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化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所谓金沙江化,是指金沙江的流域化。作为一种流域化,金沙江化具有自身的各种特色。从史前化到青铜化阶段,金沙江化均具整合与不整合的流域形态,其基础在于不同的地域类型。金沙江明的起源时代,相当于它的青铜时代,青铜化十分发达,但仍在国家制度之外徘徊。汉代政治化的扩展,把金沙江各族纳入明社会,成为中国明一个重要的亚明区。  相似文献   

12.
何娴 《滇中文化》2004,(3):16-17
群众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群众有分群众化和群众化工作两个层次,只有认识了群众化的性质,才能使群众化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增强政策观念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搞好本职工作,首先,要从群众化在社会的地位中去考察,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群众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化市场是指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精神产品和化服务项目等化经营活动。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化产业,繁荣化,增强国家化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说,传统的西方化是蓝色化,传统的中国化是黄色化。那么,这两种化背后更为深刻的涵义和内在必然性是什么?本拟从对中西方化的色彩象征意义加以分析,从地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三个学科角度阐述其化渊源。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不能没有化,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尤其如此。但是,其化必须是先进的化,而不是落后的化。化的先进与落后,是一个人的层次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群体生存能力和强弱表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利用化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世界各大国家的一项战略选择。由此看来,化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滇文化、滇西青铜文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古资料表明,岷江上游石棺葬化、滇化、滇西青铜化之间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化因素。这些相同或相近的化因素,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化、民族习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反映出三种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根据考古发现结合献记载,滇化、滇西青铜化的形成与西汉初年岷江上游石棺葬化的南迁直接相关,岷江上游石棺葬化是滇化、滇西青铜化的重要源头。滇国王族、滇西昆明夷在族源上主要来源于岷江上游石棺葬化的创造民族蚕丛氏蜀人——汉代冉龙夷。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化工作身居务抓落实化工作任务的第一线,是化工作新政策、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能否实现、能否有新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化精神生活”这个中心,本着新形势下“敢想新问题、敢出新点子、敢闯新路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抓落实,扎扎实实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认真完成,我们的化工作才会有成效,我们的化事业才会有希望。那么,作为基层化工作如何才能抓好落实工作呢?笔从多年的农村基层化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应从以下“五要”人手,切实抓好基层化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中,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先进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化工作,对先进化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着整个化事业运作的方向。对于化工作来说,首先要认识到,先进化由党的总书记提出来,它是对宏观和全局的把握,主要是指党的事业必须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中国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化热”。本通过对这两次“化热”的历史考察,认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连续和渐进的,同时说明化的发展是多元的和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单一的化形态和一成不变的化模式。指出只有在开放的化环境和竞争型的化机制中,各种化因素才能充分地交融、优化,新的化因素才会不断产生,化肌体才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滇中文化》2004,(2):29-29
《滇中化》是玉溪市化局主管,市化馆(原市群艺馆)主办的群众化内部刊物。原刊名为《玉溪革命艺》、《玉溪化》、《溪苑》、《玉溪群众化》等,办刊历时三十多年。是玉溪市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刊物,几经易名,但其为群众化工作服务的性质一直没有变。《滇中化》从1988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