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08,(11):63-63
人耳听不见的、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常见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在10赫兹~20赫兹,在空气中的波长从数十米至数千千米。空气对声波的吸收程度与频率有关,频率愈低,吸收愈小。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时的衰减很小,往往能传播数万乃至数十万千米而没有明显的衰减。  相似文献   

2.
次声波     
《理科爱好者》2004,(1):46-46
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以外,高于20000Hz的声波,被称为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声波,则被称为次声波。  相似文献   

3.
次声波又称亚声波 ,其频率低于声波的频率 ,频率范围大致是 10 -4Hz~ 2 0 Hz.次声波虽不能引起人们听觉器官的感觉 ,但它对人类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对于声波和超声波来讲 ,次声波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而大家习惯称之为声波中的“小字辈”.一、次声波的产生和特点虽然次声波看不见 ,听不见 ,可它却无处不在 .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到”它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 ,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其吸收甚小 ,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 ,其吸收还…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飞行呢?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斯帕拉捷这样猜想. 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斯帕拉捷匆匆吃完饭,便走出街头,把笼子里的几只蒙上眼  相似文献   

5.
周健 《物理教师》2014,(10):33-33
直观表象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材介绍了可以利用Audacity软件进行声波教学.笔者利用这款软件在"超声波和次声波"教学中,先从10kHz,逐渐降低频率,直至20Hz以下,此时就会分别感受到音调不断降低,有人在不到20Hz时就已经听不到;同理逐渐增加频率,直至20000Hz以上,有人在不到20000Hz时就已经听不到.学生自然便会形成表象.  相似文献   

6.
7.
地震时产生超低频声波(次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器官能感受得到。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内,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这时就会出现头晕等反常感觉。另外,地震时耳朵内部的位觉感受器感受到了人所处  相似文献   

8.
次声武器与传统的枪炮不同,它不使用弹药,而是靠发射人耳听不到、眼睛看不见的次声波来杀伤目标。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广泛存在着次声波,海上风暴、火山爆发、龙卷风、磁暴、极光等自然现象,常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是美妙的,人类用各种触觉去感受我们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声音是多彩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平常能听到自然界的声音,是由于人耳侦测到声波引起的介质(例如空气)压力变化,大脑将其解释为声音。人类听觉只能识别频率是20~20000Hz的声波,高于20000Hz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这两种声波虽然都不能被我们的听觉器官感知,但对于我们的生活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城市管道泄漏次声波传播影响机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声学理论,应用COMSOL软件模拟各因素对次声波传播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明确次声波传播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模拟试验管道建模,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以声压级作为次声波能量的衡量标准,通过控制变量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泄漏孔径、马赫数、管道压力和介质对次声波声压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振膜单缝衍射原理设计,用自制的单缝衍射装置将次声波作用于振膜上产生的形变转换为变化的激光衍射条纹,经过CCD器件进行光信息采集接收后,由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获取即时参量,进而计算出次声波的频率和强度。实验数据表明,该装置能够实时检测次声波信号,系统输出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次声波频率和强度。装置原理清晰、设计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与现有的次声波测量仪器相比有较突出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于次声波检测的实验教学和监测实践。  相似文献   

12.
“白描”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术语,引用到写作中,指用最少的笔墨,勾出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从而表现其生命,其内在的性格和神韵。贾平凹的游记《黑龙口》写丛山中的人家:“不知道屋顶是草搭的,还是瓦苫着,门窗黑漆漆的,有鸡在门口  相似文献   

13.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它的方法和特点。可以由“烘云托月”一词来说明,即画家努力把环绕着月亮的云朵点染得轻重均停、若有若无。从而更能衬托出月亮的皎洁晶莹。借用到写作中来,指作者从侧面着意描写。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得到强调和渲染。英国小说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蝴蝶梦》就是一部从人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听管弦乐或看到管弦乐队,请注意,管弦乐队好比一个小城镇,是由几个家族组成的。“拉的”家族这个家族成员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相似文献   

15.
记叙是一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是对人物行为和事件的发展作出交代和介绍,使人清楚明白。陈述过程,交代情况,每个人都会,好像没有可讲的。但如果这交代要生动、有趣味。甚至能传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不容易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交代包法利在卢昂中学三年的学习生涯,只用了短短两百字,概括性、时间性不可谓不强。却丝毫没有影响其生  相似文献   

16.
1岁以后的宝宝,随着能力的增强和活动范围的扩大,更喜欢那些会活动的物体,更喜欢自己做事。给他们拍照片,可以投其  相似文献   

17.
18.
一人们常常用一个又人又长又难的字眼形容巴赫和亨德尔的乐曲,这个词儿就是“对位法”(eontraputal),让我们来解释它! 二有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叫做“绝对君主政体”,在这种国度里是一人当权,独断独行,其他人则惟命是从,俯首帖耳而已。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在写作中是指这样一种技巧:作者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当成是第一次看见的,无法称呼,于是要重新认识和描述它。其目的是为了使我们重建对生活的感觉。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产生生疏感和奇特的新鲜感,从而加强感受的强度,增加审美的快感。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中写一个第一次看到火车的人的反应:“那,那边来了一个可怕的东西”,她好不容易才解说清楚她眼中的火车。“好像一个厨房拖着一个村庄。”在语言使用上,“陌生化”手法指  相似文献   

20.
第一定律: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番。这就意味着每五年它的速度会快10倍,每10年会快100倍。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会越变越快,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会越变越便宜。可以预见,在未来,世界各地的人不但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上网,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的电视、电话、电子书和电子钱包上网。第二定律:吉尔德定律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今天,几乎所有知名的电讯公司都在乐此不疲地铺设缆线。当带宽变得足够充裕时,上网的代价也会下降。在美国,今天已经有很多的I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