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中午,儿子告诉我,他的《语文单元测试》弄丢了。我问他,书是怎么丢的。儿子说,有两种可能,一是被同学拿去了,二是不小心丢掉了。他分析的当然有道理,只是那副轻描淡写的样子让我生气。一本书丢了,于学生来说,还不和战士把枪丢了是一个性质?生气也没有用,便问他该怎么办?他皱起眉头说:“怎么办?只好再买一本吧。”  相似文献   

2.
儿子的教材     
儿子来意大利后,进入当地小学学习。因为他不懂意语,于是,我就不得不陪他一起学习他的小学一年级课程,由此发现了意大利学校教材的一些特点。最初,儿子是在罗马上学,新书拿回家,翻翻他的语文书,16开本,100多页,算术书也差不多这个规模。重点看了他的语文书,先是字母及相应的有关单词,然后就是课文。不仅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而且题材广泛  相似文献   

3.
我的书包     
我的书包是新的。它很漂亮。这个包是桔色和黄色的。上面有一只小狗。包里有两本英语书、一本数学书、一本语文书、三个笔记本和两本故事书。我觉得我的书包是轻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一束     
<正>作家叶开自编语文教材对抗语文教育作家叶开日前亲自编写了一本语文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其内容和所传递的观念与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大不同,而这本语文教材在推出后,出人意料地获得好评,首印的两万册两三天内销售一空。在女儿乔乔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写下了《对抗语文》一书,随着女儿学习的继续,叶开越来越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让他难以接受。"小学语文教材质量最差,极少数名家名作惨遭删节、篡改,不入流作家的作品很可疑地被大量选入教材。"叶开说,于是,他决定自己编一套语文书。如今,面世的两册语文书,第一册(综合分册)分  相似文献   

5.
星期五晨会,中队长宣布本周的好人好事:“表扬:宁强同学捡到两元钱交公。”听到“宁强”这个名字,我的思绪像展开了双翼,一下子又飞回到了两年前。我是从这个班二年级时担任班主任的。原班主任向我介绍,宁强同学有小偷小摸行为。我经过调查了解,证实他确属屡犯。他连自己家里的钱也偷,他妈妈只要发现他偷了东西就狠揍他,但仅仅好一阵子,时隔不久就又会重犯。班上经常丢这丢那,引起同学们的猜疑,影响了团结。果然,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不久就出了事。一位家长向我反映,说他发现他口袋里的钱丢失过两次,第一次贰元,第二次伍元…  相似文献   

6.
又被爸爸逼去读教科书了,唉!我拿起语文书,漫不经心地读起来:《将相和》……读着读着,我心里不禁冒出一个想法:蔺相如太莽撞了!不信?你去读读《完璧归赵》,蔺相如开始的确动了一下脑筋,知道秦王根本没有诚意,但后来他居然威胁秦王,说什么再走几步就把自己和和氏璧撞在柱子上!他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佩服,但就不能想一个好办法让两国共同拥有这块璧吗?  相似文献   

7.
蓝天的颜色     
“蓝天像什么?”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一位母亲问我。 这位母亲身旁靠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拿着一本被揉得不成样子的语文书,咿咿呀呀地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读着课文:“弯弯的月牙像镰刀,忽然一下变成了香蕉,一会变圆了,又像一个月饼……”那是我熟得不能再熟的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我小学时也读过。  相似文献   

8.
我最近上课时发现班上的学生晓明经常走神儿.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一次上课,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书,只有他手捧着书眼睛一眨不眨,我知道他精神又“溜号了”,就喊他的名字,谁知喊了几遍.他才猛然感觉到,像是在梦中惊醒,慢慢腾腾地站起来,木然地望着我,不知所措。晓明本是个不错的学生,他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亡羊补牢     
有一个人养了一些羊。一天早晨起床后他发现羊圈上有一个洞,还少了一只羊。他把这事告诉了朋友。他的朋友说:"你应该赶快把羊圈修好。"但是,这个人不听,他想只丢了一只羊,没有什么关系。第二天早晨,他发现又丢了一只羊,又把这事告诉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再一次叫他把羊圈修好,但他还是没听,他认为两只羊丢了之后再来修羊圈是徒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0.
<正>我挥洒自如地讲课,同学们面红耳赤地争辩,教室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突然,一个男生闯了进来,举着一本语文书喊道:"老师,你们班小涵的语文书。""小涵的语文书?"接过一看,封面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五年级七班齐月涵"八个大字。惊喜之余赶忙问:"小涵的语文书丢了好几天了,怎么会在你那里?"那男孩回答道:"今天上音乐课,我在老师发给我的音乐书里发现的,怕她着急,赶快给送了过来。"我带领全班同学鼓起了掌,并真诚地表达了我们的谢意。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这是我应该做的,换做是你们班的学  相似文献   

11.
爸爸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张健康又常带笑容的脸。爸爸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是一个谦虚的人,他对工作和学习都一丝不苟。最近,爸爸单位要竞争上岗,所以,他就努力学习,争取上岗,为此还减少了和我下围棋的时间。单位规定,上岗需要有个就职演讲,所以他每天下班回家赶紧忙着写演讲的稿子,每次好不容易写完,看看不满意又重写。有一次,我们去逛街,爸爸看见有关竞争上岗的书,马上买了下来,回家认真地看那本书,结果发现自己的演讲稿还有差距,就又开始重写。每写好一段,他都要读给妈妈和我听,读着读着又不满意了,再改。就…  相似文献   

12.
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拿起语文书,开始阅读《金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读着读着,我便下定决心:校长论坛那天的研讨课,就上这一课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让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韩寒成了新闻人物。   韩寒出名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他连续两届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这个二等奖还是因为他前一届获一等奖,评委们为了鼓励其他参赛者而使他屈居二等的 )。   二是因为他多次考试都 7门功课不及格 (其中包括语文 ),现在已被学校劝退。   三是他有些“叛逆”和“另类”。请看韩寒的“名言”: 1学语文,我认为“秘诀”有二:一是不看语文书;二是不看作文书。数学,我想我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 2几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3思想品德不…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地区有一位教授叫潘重规。有一次,他到英国伦敦开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很不幸的是,他到了伦敦机场发现自己的行李丢了。潘教授坐飞机习惯身上带一本非常小的书,塞在西装口袋中。其他书和资料都在旅途中丢失了,他在伦敦就只能看这一本书。这是一本介绍敦煌的册子——《云谣集》,几天下来,他反复翻阅。又因为正好在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不假。暑假去朋友家,发现她的书架上摆着一本《于永正与语文教学荟萃》,我拿起来翻了翻,慢慢地陶醉在其中,于是借回家看。因为是借的书,因为敬仰书中主人公,所以每当拿书时,总要洗净手,才慢慢地翻阅。读着读着,一位慈祥而又令人仰慕的老人仿佛出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电话咨询当中,一名母亲谈到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从半年前开始变得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多次提出不想上学了。孩子的母亲多次询问孩子的老师、同学,都没有找到答案。孩子在家里也没有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经过咨询员的反复询问,这个母亲回忆起:孩子曾经说他在学校总是丢笔。这位母亲没有认为有什么问题,当孩子告诉她又丢笔时,她总是说;“丢了咱再买。”就这样,这个孩子已经丢了十几支笔了。在咨询中,这个妈妈还谈到:孩子曾经说过美术老师借过他的笔忘了还,他找老师要了两次,老师最初说已经还他了,后来就嫌他烦了,不耐烦地说了他两句。孩子告诉妈妈时,妈妈说:“老师忘了,不还就不还吧,一支笔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孩子的目题可能停俩就出在这多苦上。为此我们特请中国健康教着研究所的研究员清脆额文主缢另解答。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地区有一位教授叫潘重规。有一次,他去英国伦敦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很不幸的是,他到伦敦机场后发现自己的行李丢了。潘教授坐飞机时习惯在身上带一本非常小的书,塞在西服口袋中。其他的书和资料都丢了,他在伦敦期间只能看这一本书。这是一本介绍敦煌的小册子——《云谣集》。几天下来,他反复翻阅。又因为他正好去了大英博物馆,所以查阅了不少关于敦煌的资料。这样的因缘际会引发了潘教授对敦煌的兴趣,后来,他在  相似文献   

18.
双刃剑     
咦?封面上花花绿绿的是什么书?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不是,那是一本课外书。一妈妈走过来:这是什么书?语文书吗?课外书!!!没收。脸上立即出现妈妈的“铁沙掌”。泪如泉涌。二班主任走过来:在看什么书?数学书吗?课外书!!!收好。眼睛瞪得差点掉出来。罚抄公式两遍。委屈至极。三朋友走过来:这么认真?英语书吗?课外书!!!无聊。用他天下无敌的唇枪向我展开舌战:初三了,还看这种书,趁早考“农业大学”吧!可怜之至。四课外书呢?垃圾堆里。为什么呢?众人反对。我的见解:课外书是一把双刃剑。简评:这是一篇以“课外书”为话题的课堂作文,全文语…  相似文献   

19.
语文书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培养学习习惯的载体。如何运用好这本语文书,让它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载体呢?我努力让学生在语文书上留下学习的痕迹,让人人都会学语文,都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20.
武侠里的剑客,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剑客本身就是一把剑,一举手一投足都剑气弥漫。如果把语文教师比作剑客,那么语文教科书就是剑,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人书合一",手中无书,心中有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语文书,一举手一投足都语文气弥漫。倘如此,学生浸润于你的气场之中,听你,就是听语文;说你,就是说语文;读你,就是读语文;写你,就是写语文。幸矣。每每观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薛法根、刘晓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