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就以其特殊的地位显示了它的导向性,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高考指挥棒”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在高考语文试题的影响下,十四年来,“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已经成为一部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了。那么,抱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对不对呢?显然,这是片面的。不过,从客观上讲,要求教师完全摆脱“指挥棒”,去另辟蹊径,恐怕这也不够现实,也是很难办得到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希望教师能全面正确地认识高考语文试题,扬长避短;二是希望高  相似文献   

2.
应从考什么就教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什么就考什么。“稳中有变”导致语文教学的偏失,增大变数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春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这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实际上,正是这个人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暗地里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引入重重困境,以致使人们质疑:中学到底该不该学文言文?中学学文言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学不学文言文,而在学文言文的什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陷入了误区。本期刊发这两篇文章,说的是一个道理:文言文不是作为“语料”而是作为“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学文言文,不是学“语料”,而是学“作品”。董承理老师的文章,细细分剥,层层推究,尤能给人启发。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③语感教学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4.
区鹏飞 《广西教育》2022,(10):63-65
本文分析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题型及考点,在明确议论文考什么、怎么考的基础上提出议论文教学应落实考点训练的做法:一是教给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二是以课文为“例子”落实议论文考点训练;三是以写促学,巩固议论文考点知识。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语文教学说穿了还是急功近利,还是在紧紧围绕“考试”转,是一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被动式教学局面,缺乏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方位培养,从“面向未来”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层面去反思和调  相似文献   

8.
时光仿佛长了翅膀,恍然间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六年了,每一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备教批辅考,可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每况愈下,问题出在哪了?我常常陷入迷茫。目前又出现语文考试分值加大的说法,语文教学是否会出现新的盲目?这也让我困惑。一.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坠入雾里之时,能拨开迷雾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返回根本,不妨问问自己:语文教育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的体系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想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应该都有,不应该有残缺;二,在这些应该教的东西里面,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其间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不应该乱。问题的艰难性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这两个问题的依据: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本期我们发表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两篇文章,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写作行为涉及到的,第一是“为什么写”,第二是“写什么”,第三是“怎么写”;中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是不是可以从这三者的统合中找到一个可以依凭的线索呢?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问题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文言文教学是重在字词的积累还是重在文章的理解?③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1997年 11月肇始于《北京文学》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涉及对现行语文教育积弊的思考 ,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文化学术界对语文教育的看法 ,这些思考和看法基本集中在教材体系、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教师素质等方面 ,其中不乏危言耸听、过于偏颇之处 ,但总体上的忧思情怀令人警醒深思。我们在这次大讨论中 ,注意到一点 :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 ,而改革的关键是考试的改革。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 ,语文教学越来越陷入“考什么 ,教什么”的泥淖 ,语文教学的创造天地、勃勃生机荡然无存 ;考试成了语文教师的法宝 ,同时也成了学生的重负 ;…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倡导语文教学的省时高效,有语文教师就认为只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就是语文教学的省时高效。其实不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虽说语文高考成绩也是语文素养之一,但语文素养并不仅仅是语文高考成绩。可正是这一误区,很多语文教师急功近利,“唯考是图”,高考考什么,课堂教学教什么,语文教学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许多弊端,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着眼于“应试”,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不考的内容就回避甚至不教,教师的眼睛自始至终盯着分数,结果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几乎都是一种“一言堂、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教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双方都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也把教学的目的和主客体颠倒了。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语文教学局囿于几本现成的教材,简单的“看、读、听、写”训练,喋喋不休地机…  相似文献   

14.
“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时下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思潮,虽然《折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有相当的时日了,可是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能有几何呢?是什么造成今日素质教育“骑虎难下”的困境?本文就语法教学之现状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古诗文阅读,能严格遵循和落实《考试说明》要求,在“考什么”和“怎样考”上,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语文教学说穿了还是急功近利.还是在紧紧围绕“考试”转,是一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被动式教学局面,缺乏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方位培养,从“面向未来”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层面去反思和调整教学的自觉意识及创新精神。作今天大力推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本文试从语文活动课的角度来解读如何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飞速增加。这个时代的教育目的不仅要求一个人具有广博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们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们的才能和天赋。怎样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行的。由于统考、会考、高考的压力,几乎各个学校都是围绕着“考”字转,考什么教什么,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反而模糊了;同时,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平时教学“满堂灌”,考前复习“题海战”,使得语文教学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吕叔湘先生十多年前指出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18.
我看,高考考学生的语文水平,无非是考两种能力:一是“读力”,二是“写力”(过去考师范还需考说话能力)。纵观历来大学入学考试的语文试题,可以说没有离开过“读”和“写”。前几年,考缩写,考改写,岂不是考“写力”?不过,这几种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本应是最有灵性、最具活力、最具趣味的学科,但事实恰恰相反,学生把学习语文看作是最痛苦的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种悲哀,我陷入了苦苦的思考我认为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有二:一是语文与生活脱节,失去了源头活水;二是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让语文失去了血肉。怎样从高耗低效、机械训练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快乐地学习语文,让语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我进行了“快乐语文”的尝试。什么是“快乐”?我认为快乐不仅仅是课堂表面上的那种“活跃”,“快乐”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不读书!语文课堂上学生不读书,课下学生无法好好读书。本来应该是声情并茂的“响亮语文”却成了条分缕析的“哑巴语文”,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所以,重视朗读与背诵,让朗朗读书声回归课堂、回归校园,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