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日本步入IT时代潮流时,一部诠释汉字笔画、面向学习书法者的字典《楷行草三体笔画字典》(日本通讯教育联盟)走俏书市。这本字典收录常用汉字、人名汉字及平假名等约4000字,厚达1440页。  相似文献   

2.
本法首先定字形,定笔画,定笔顺,字中笔画定序,即四定,然后按排列组合方法排列汉字。一、定字形。基本以“新华字典”中的汉字为准,其他形体与之相对照。二、定笔画、笔顺。根据定形汉字定笔画,为方便起见,表中也列入笔顺。三、字中笔画定序。本法是根据汉字结构,即根据笔画在字中上左右下部位和笔画其他结合情况,对字中笔画定序的。1、字中笔画定序的总原则:就是看笔画在字中的位置来规定字中笔画定序,即在字的上位的笔画为先,左位的笔画为次,右位的笔画再其次,最后是下位的笔画。  相似文献   

3.
定形,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规范字形。新中国建立之初,汉字字形十分混乱,经过简化和整理,建立了新的规范字形。1.简化汉字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收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1964年编辑出版《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6字,1986年10月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5字,这是现阶段国家推行简化字的总结。至此,简化字的推行取得很大的成绩。第一是减少了笔画数目;第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作品《笔顺》为工具类教学软件,包括中文版、英文版和网络版三个版本。参赛作品为包括上述三个版本的CD-ROM光盘。由江苏省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底出版,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编高荣林,程序设计高巍。 《笔顺》作为汉字的专用工具软件在国内尚属首创。其笔顺规范符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这是最新、最近的当用笔顺规范。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馆用的日文著者号码是以著者姓氏的日汉字笔顺排列而成的。因为日汉字与我国汉字在字形、字义、字音上都有差异,并旦,繁、简不一,在实践中碰到一些问题。特别是不依循日本人姓氏的读音而按中国字形来处理,觉得带有牵强的成分。采用植村长三郎编的日文著者表比较可取,它能科学地、确切地反映日本著者姓氏,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虽然有其自身历史传承积淀上的内涵与价值,但同时也给我们今天如何确定汉字标准和规范使用汉字带来了诸多问题。为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在1986年新版《简化汉字总表》颁布后,于1988年3月25日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将包括传承字、简化字在内的7 000字列为规范使用的汉字字头,严格限定了字词间的对应关系与交叉关系。当然,这里所谓的规范并不等于国家标准,这7 000个字头只相当于汉字国家标准所含20 902个汉字字形中的一小部分。到目前为止,根据国际标准(ISO-1…  相似文献   

7.
在组织字顺目录时,汉字排检法中以《笔画笔顺法》比较通俗,容易掌握,最为通用,但它又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如:某些字笔画难于准确计算;少数笔画集中了大量同笔画的字;第一个字相同的书名过多等.为了发扬这种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本人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对近万张目录卡片的实验,探究了一种《笔顺号码法》,自认为它比《笔画笔顺法》准确、简便、检索快.现作如下介绍,以期引起广大从事图书工作的同志进一步探讨. 《笔顺号码法》的想法是:用书名检索,首先将书名的字数作主号,然后将书名的汉字起笔进行编号,得到一组数字,这一组数  相似文献   

8.
一、出版物上出现别字的原因说到出版物出现别字的原因,大多认为是编辑的责任心不强、校对浮躁造成的。事实上,只强调编辑的责任心,而不重视编辑字辨能力的提高,怕是有点本末倒置了。汉字不仅数量多,形体杂,而且字音相同、字形相似、字音字形都相似、字义接近者数不胜数,编辑如果不能正确地区别、运用,即使责任心再强,错误也会在所难免。1.字音相同或相近引起的别字汉语中每个汉字都表示一个音节,“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大约1200个,一般字典收字上万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大约8个字”,有许多汉字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出版物上经…  相似文献   

9.
汉字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汉字将近6万个,书写现代汉字7000个,其中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收的3500个。汉字字数多,结构复杂,字形与读音联系不紧密,给使用者带来很多困难,造成很多混乱。因此,1986年1月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可是,目前乱造简化字、滥用繁体字的现象特别严重。为了使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使用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消除用字不规范、不标准的现象,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7月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要求使用规范汉字,而不能使用不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各种文字工具书,都要安排查字法,常用的查字法有部首、笔画、音序、四角号码等。四角号码法,需专门学习,音序法须先读准字音,笔画数来有些麻烦,唯独部首法,见得汉字,就可使用,因而用得最广泛。倘使汉字部首设置与定位实现了标准化,依据部首查闭字典(含词典,下同),该是顶方便的。然而现在的各种字典,部首设置与定位,却是一种一个样。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的形和音、义之间往往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编写和出版一部汉字源流字典十分重要。文章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汉字源流精解字典》的编写历程和实例说明该书的鲜明特点:立足当代,沟通古今,突出文化特色,具有创新性、规范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学习性,指出了该书的辞书史地位:我国第一部以现代通用规范汉字为纲、全面解析汉字形义源流的字典。  相似文献   

12.
1.新华字典新华辞书社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出版,1957年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按汉语拼音音序印行,开创用《汉语拼音方案》编排字典的先例。1971年进行全面修订。此后又屡经修订。目前最新版为1998年修订本。1998年本吸收了语言文字研究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字型、字音、释义、例证、体例以及附录内容等作了全面的修改和调整。该字典的字形、读音规范准确,释义简明,是目前我国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小型语文字典。  相似文献   

13.
《专科知识大辞典》是按学科内容分类的专科知识辞典的总汇。可以全套备查,也可分册使用。湖北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1990年内,将分批出版五部《专科知识大辞典》。 (一)《汉语专科大词典》。本辞典计划分为十三卷:《汉语古今字形对照字典》、《汉语古今字音对照字典》、《汉语异体字字典》、《汉语同义词辨异词典》、《汉语反义词解析词典》、《汉语语词搭配词典》、《汉语多音多义词词典》、《汉语通假字词典》、《汉语联绵词词典》、《汉语  相似文献   

14.
编辑和作者都要学会使用规范汉字,也要学会鉴别不规范汉字.什么是规范汉字?什么是不规范汉字?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先说规范汉字.《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指出:“所称的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分作三个表,共收录2235个简化字,其中第一表收录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录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收录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这两千多个简化字,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审定后确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关,对读者的宣传板、指引牌,目录卡片……都应该写规范化的汉字。关于通用汉字的字形、字音、简化体、异体字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都曾有规定,如果写错了,应当按《新华字典》矫正过来。可是有些同志回答说:“现在不讲究那一套了。”类似这种论调在社会上相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范性字表,对当代语言文字影响深远.本文以辞书编纂为切入点,从辞书字序安排、字形编纂、字头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对辞书编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09,(18):71-72
自本期开始,本刊专设“语文诊所”栏目,剖析新闻媒体中误用成语等语言现象,以引起广大记者和编辑的重视和改进。该栏目主笔为赵丕杰先生。赵先生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相似文献   

18.
简单回顾了汉字的各种查字法及当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笔画组成式"查字法,其特点是查检速度较快,也不难掌握.将这种查字法试用于一部现代汉语类通用的字典、词典类书稿中,能收到快速查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国家语委在“八五”工作规划中把组织力量编写“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作为重要课题,把这项任务视为语文规范工作中的基础性的建设工作。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便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撰写的规范性系列词典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3月10日,江蓝生同志对纳入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提出责问,我们作了三点答复。3月15日,董琨同志“再次回应”,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答复诸条进行了反驳,但是不讲道理。一、对社科院编写《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一事不必那么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