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效的精读训练,建立在全面研究精读性质的基础上。单就一个读者阅读一篇文章这种很有局限性的活动而言,读者与文章构成了一个封闭系统。在这一封闭系统中,文章是精读活动的客体。文章作为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它具有观念性。它向读者传输着有关知识、事实、思想、感情等等概念的或形象的信息流。读者精读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中提取作者所传送的重要的、或是与己有用的语义信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读者需要精细地、以较慢的速度逐字逐句逐段地通读全文,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取信息。因此,精读是一种理解信息的阅读。在这一封闭系统中,文章是作者以书面文字为物质媒介来叙事明理、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一套组织有序的语言符号。读者以文章为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的媒介,文章又具有符号性。读者在未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2.
马燕 《宁夏教育》2003,(12):48-48
按照交际语言教学的观点,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读者阅读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层次。即读者对语言输入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第一层理解,它只局限于一个句子的内容,不涉及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对于这一层的理解主要靠语法功能和语言能力,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读者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作者的意图——即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的第二层理解,它主要靠推测词义,分析事物发生的顺序、细节、人物特征和文章大意等阅读技巧来达到与作者之间的交际目的。通过对阅读两个层次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它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初中英…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强调语法 ,侧重生词、词组的理解和应用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 ,如果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挖掘和引申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则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阅读过程的分析阅读是一个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它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 ,因此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 ,它可分为三个层次 :表层理解——懂得文章字面信息 ;深层理解——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 ,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评价性理解——说出自己对作者所表达内容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由此可见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阅读理解,就是通过阅读印刷文字,全面接受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对作者的思想、观点、意图进行了解和认识;它是英语各项基础知识的综合使用过程,也是各项阅读技巧的熟炼使用过程;它是由英  相似文献   

5.
王昌广 《考试周刊》2007,(12):121-122
听、说、读、写被人们认为是掌握英语的四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中学英语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认识活动,是作者和读者双方参与的一种书面交流活  相似文献   

6.
王启贤 《阅读与鉴赏》2007,(2):24-25,46
新课标主张阅读是阅读主体——学生与文本作者平等的对话交流。文本不是一堆僵死的符号,而是寄寓了至少包含作者的精神世界、文化境遇、生活阅历、艺术审美等层面的生命体验与思考的信息群,它是生命的承载。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当读者与文本构成阅读关系时,阅读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不断解读文本中的情感与体验、思想与感悟的密码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说到底,文本只是桥梁,通过它来实现交流对话。因此,阅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种生命间——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就阅读主体而言,对话交流的过程和结…  相似文献   

7.
<正>一、调节阅读思路 文章的内容记录作者的认识成果,文章的组织结构体现作者认识的展开和运动发展过程,是作者思路的外化,学生只有沿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认识,才能达到理解内容、领悟作者意图的目的。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往往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走自己的阅读思路,用自己的阅读思路展开阅  相似文献   

8.
陈丽 《甘肃教育》2014,(16):66-66
正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解码的理性认识阶段。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把“阅读期待”作为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环节,部分教师对其作用认识不清,对如何提升其品质更是乏术,因此有必要就“阅读期待”作一番探讨。一、关于对阅读期待的认识’阅读期待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期望、希冀、欲望和意愿,它与读者的认识水平、艺术素养、审美情趣、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等息息相关。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它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指向、阅读速度、阅读水平与阅读收获。读者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章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语句的链接、意义的展开、情节的推进等不断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同时读者也不断地参与了信息的产生过程。如,读者在阅读开头的文字时,就会对文章的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等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78):26-27
本文首先讨论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阅读本质的必要性,而后从四个方面具体讨论阅读的本质:意义在阅读本质中处于中心地位;阅读的本质在于理解,而理解是读者积极主动参与意义建构的心理认知过程;对阅读本质的考察离不开对作者和文本的考察;阅读过程是一个读者、文本、作者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英语阅读之策略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阅读是读者启动人体多种器官、已有的语言知识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方法与文章的书面文字符号产生联系,通过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感知、体验、预测、加工、判断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思维活动过程,其终极目标是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和交流、获取信息。阅读可以帮助读者学习语言、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异国文化、积累外语学习经验等。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能够培养起终身学习外语的能力且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从作者角度视为作品,从读者角度却称为读物,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13.
阅读,就是通过视觉器官而感知书面信息。阅读过程,是一个交际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的积极交际活动。阅读的中心是理解,阅读理解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英语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推断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四个方面。学生在阅读英语过程中,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和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它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读者及阅读接受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研究中关注作家、作品的局限,超越前人引入了读者的要素,其核心是把文学观念由作者——作品转到了读者——作品,突出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学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如果在作者——作品——读者链条中,让读者成为空白,那么作品的审美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以书面文字为媒介进行的交际行为,该过程与个体阅读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读者的心理情绪反应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目的的实现.文章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在中文语境下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的认知心理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复杂过程,是对语言的认识过程。因此应明确阅读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精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重视阅读理解方式的运用和科学的方法指导,真正使学生心情放松、兴趣盎然,形成理解标题、猜测词义、分析信息、分清文章论点和论据、理解作者意图等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任何阅读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以知”目的的人对“可以知”的物的认识和把握。阅读文本把世间各种具象和抽象的事物转换为文字符号,是以文字为主体符号的、固化在物质载体内的、被读者认识和把握了的、作者的精神产品。读者通过解读,把这些文字符号再在头脑中还原为各种形象。但这种还原并非简单的刻板的再现,它在再现的过程中被读者通过想象进行着再加工。而读者受自身的历史境遇和文化素养的限定,又必然会做出不同的加工。作者写作是一次创作,读者阅读又是一次再创作,同一文本,在不同的读者心目…  相似文献   

18.
隐含读者与隐含作者和谐一致,一个代替作者说话,一个从读者出发,作者赋予了读者全部的阅读涵义;隐含读者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自我"和理想的读者形象,它完全接受隐含作者的意识形态,而现实读者最成功的阅读就是能成为文本中的隐含读者。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失之于简略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定义也不全面。《阅读学新论》指出 :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 ,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 ,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 ,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 (语文出版社1 999年 9月版第 1 81~ 1 95页 )。今天 ,权曙明先生又对“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作出了深入具体的诠释 ,使我们的认识更接近“阅读”的本质 ,也为我们提供了“主客对话读书法”的理论依据。读者是阅读的主体 ,读物是阅读的客体。在阅读活动中 ,读物 (文本 )的创作主体———作者 ,也成为读者通过中介物———…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复杂过程,是对语言的认识过程。因此应明确阅读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精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重视阅读理解方式的运用和科学的方法指导,真正使学生心情放松、兴趣盎然,形成理解标题、猜测词义、分析信息、分清文章论点和论据、理解作者意图等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