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界把报道内容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个层面。所谓“规定动作”,就是上级领导机关指定的内容,媒体必须要报道的东西。比如会议报道、领导活动、中心工作等等。一般地说,“规定动作”往往工作性、业务性较强,写作上容易生硬,缺乏可读性。如何破解“规定动作”的难题,已成为各级党报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走出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规定动作”中没有多少新闻,或者说没有大新闻。  相似文献   

2.
可读性——这是摆在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面前的一个老题目,也是至今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一个老题目。 没有可读性,言之无物、言之无味、读者不爱看的报道乃至一张报纸,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用高尔基的话说,是一种“语言垃圾”。 从报上完全消灭这些“语言垃圾”现在还做不到。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可以做到的是:尽可能减少这种“语言垃圾”,尽可能使新闻报道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以增强可读性。 增强可读性是个大题目,本文只从两个具体问题入手,试谈一谈。 在报上的各类新闻中,可读性最差的是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还有与此相关的一些“硬新闻”)。作为党报,这几类新闻不可不要,而且往往还要登在重要位置。如果把这几类新闻的报道方式加以改进,增强其可读性,那么将带动整张报纸的面孔为之一变,为之一活,为之一新。 怎样改革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增强其可读性呢?我以为可用两句话概括:会议新闻信息化,经济新闻生活化。 一、会议新闻信息化 长期以来,报界反复呼吁要“减少会议报道”,然而收效甚微。因为作为党报,限于种种条件,会议报道是很难“减少”的。换个思路想一想:这些年来,我们是否对“减少”会议报道空喊太多,而对改革会议报道实做太少呢?  相似文献   

3.
湖北宜昌日报今年下半年在提高报纸质量过程中,“四管齐下”攻标题,一改过去党委机关报标题老套、呆板、重复、乏味的局面,使新闻进一步增强了可读性和吸引力。 俗话说:“秧好谷一半,题好文一半。”宜昌日报编辑部认为,过去很多新闻缺乏可读性,很大程度是“死”在标题上,因此,确立了“增强可读性,从标题抓起”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标题“准确、鲜明、简短、通俗、生动”的十字要求,并采取了四条措施: ——提出忌用词语。为解决标题落俗套、重复多的问题,编辑部提出了《宜昌日报标题忌用词语六十例》,规定诸如“强调指出”、“效果显著”、“一致好评”之类词语为忌用语,逼使编辑记者抓新闻、抓特点,特别是会议报道和经济报道忌用一些词语之后开始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贵报有这样一个栏目,叫做《对本报批评的回音》。如果根据栏目下文章的内容去仔细推敲,标题的含义还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单看这条标题,就很容易产生歧义。一种理解,是与报上所要表达的意义一致。“本报”批评了某单位或个人,某单位或个人有了回音。在这里,“对本报批评的回音”中的介词“对”字,所支配的宾语是“本报批评”。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报界陆续新办了一批侧重于刊登社会生活、文化体育、道德伦理报道的专业报或周末版、星期刊,成为新闻事业繁荣的标志之一.这些报纸的编辑方针,都鲜明地强调了本报的可读性.随后,许多党委机关报也提出了可读性的办报要求.这是党委机关报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宣传艺术的一个进步,其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在从事党委机关报的同志中,有的年青记者、编辑对本报可读性的认识,缺乏全面的理解.他们觉得报道党的中心工作、宣传方针政策、进行思想教育、表彰先进典型等等,严肃有余,枯燥无味,有碍本报的可读性;而认为应该像其他报纸那样,大力加强社会生活、文化体育、道德伦理方面的报道,才能使党委机关报增强可读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对他们视为有碍本报可读性的报道,显得不够热情,并缺乏钻研精神.诚然,这些同志想增强本报可读性的愿望是好的,甚至是很迫切的,但也确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报纸可读性的问题,尤其是正确认识党委机关报可读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探宝法 有些会议,尤其是例会,不仅形式老一套,内容也平淡无奇。一般化地报道,肯定意思不大,可读性差。如果能象地质工作者那样,透过地壳,认真探寻,从对会议的一大堆材料的分析中,发撅出十分有价值的“宝藏”,突出地予以报道,可读性无疑会大大增强。 譬如1984年底,我应邀参加了一个省党史学会的年会。这种会我以往也参加过,确实没有多少可让广大读者感兴趣的东西。会后我征询会议组织者的意见是否可以不报道。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犯难了。报道吧,老生常谈,没有多大兴趣写它。不报吧,又不行。于是,我将会上发的一叠材料反来复去  相似文献   

7.
(一) 党的报纸的党性并不排斥新闻的可读性,相反,党报只有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才能把党性落在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党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化育人的作用。 但是,在党报的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强调和偏重党性、指导性而忽视群众性和可读性。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和做法,使得党报版面上充斥着长篇会议报道和领导人讲话(文章),其他新闻报道也多是内容上不深不浅,形式上不长不短,文风上枯燥、生硬、呆板的“报八股”。有人称这种“报八股”为“中不溜”,说错谈不上,可能还受到某些对新闻传播规律知之甚少的领导人的称赞,但却不受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没有读者,就起不到宣传作用。要想赢得更多的读者,办报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围绕可读性做文章。只有讲究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才能使报纸的质量得到提升。让可读性强的新闻上头版去年,我们把让可读性强的稿子上头版,作为增强报纸可读性的措施之一。一版是报纸的“脸面”。读者看报,往往是先看一版。而一版往往又是报道党委、政府和领导活动的“要闻版”。如果在安排稿件时,不考虑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可读性,全都安排的是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内容,那么读者势必会“一目十行”,这样做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一版的作…  相似文献   

9.
王毅 《今传媒》2004,(6):54
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如果有两篇言论呈现在你眼前:一篇是“本报评论员”文章,一篇是署名评论,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篇阅读?答案可能是:署名评论。为什么呢?因为署名评论一般来说具有鲜明的个性,可读性强;而评论员文章往往是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也许,这篇评论员文章非常重要,写得也很好,但就是因为有可读性不强的惯性印象,所以放到一边了,评论员文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实际效果也就打了折扣。这就引出一个话题:改进评论员文章的写作。怎样改进?“嫁接”是一个好方法,就是使署名评论与评论员文章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评论形式——署名评论员文章,既能保持评论员文章原有的指导性,又能保持署名评论原有的可读性。其实,早在1998年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就提出,“评论员文章要向署名方向发展”。有的党报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从全国来看,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在,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三贴近”,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这为评论员文章向署名方向盘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写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不仅是可以积极探索而且是大有可为的。署名的评论员文章,既不同于一般的署名评论,也有别于传统的评论员文章,它兼有“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10.
党报的可读性,有基本的规律可循,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个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十分必要讨论清楚,辨别明白。立足指导性,发挥党报可读性的优势不少编采人员认为:只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才具有可读性,有的党报可读性差,主要原因是强调指导性过多。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指导性恰恰是党报比其它报刊更具可读性的一大优势,有的党报失去一些读者,恰恰是这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结果。世界上任何一种报纸都不仅仅是办来为读者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总是有所提倡,有所反对,期望达到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从而为本报所代  相似文献   

11.
当前,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辟了股市版面,意在扩大报纸内容涵盖面,吸引股民类读者的关注。但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缺乏可读性,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股评+K线图+汇市”,用“证券专业化”和“股评性”代替了“大众化”和“新闻性”,没有相当财经知识的读者很难看懂。  相似文献   

12.
对通讯社的电讯稿来个“据”,这是各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普遍采用的办法。这是因为:通讯社尤其是我们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每天要播发大量电讯稿,它们中间仅有少量重要到中央及省、部级日、晚报都需全文照登的程度,而大多数是只供报社自行选择。各报则根据自己的办报宗旨,或予以全文采用,或作“据”处理,即对电讯稿去掉一些枝蔓,保留最主要最适合本报需要的东西。这样做,对自己的读者来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有限的版  相似文献   

13.
大凡跑条线的新闻记者,都有过被条线部门的工作会议或一大叠工作总结所困扰的感受。记者去条线部门采访的时候,常常听到的是他们近来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这类报道往往容易写成工作报道,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不妨把此类无可读性的稿子统称为“鸡肋稿”。怎样跳出工作报道的怪圈,使“鸡肋”变“佳肴”,值得深入思考。 老百姓手中有把尺,衡量新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许多方针政策出台后,大都要经由会议来传播,会议报道自然成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定势,会议报道存在许多弊端,如:数量“滥”,没有新闻价值或可报可不报的会议新闻大量充斥媒体;篇幅“长”,本来可以由简单的几句话解决的故意拖长腔,摆架势;内容“空”,排了一大串名单外,没有多少信息传播出来;格式“旧”,写法有“八股”之嫌,让人觉得陈旧、乏味、不出彩。由于受众不爱看,自然削弱了会议新闻应有的指导性和群众性,妨碍了新闻舆论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 当前,新闻改革风起云涌,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推进会议报道的改革,提高会议报道水平,促进会议报道形式的多样化,不但是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的需要,也是媒体提高传播效果、提高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报纸版面的更新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点缀,其目的在于反映报纸新的内容和结构,在于体现报纸的品质和增强可读性。 设计的风格如同艺术的风格,是存在于设计作品中最本质的具有内在生命与强烈个性的自然直白。在一般人眼中,版面设计似乎与“风格”没有多少联系,而在艺术领域里“风格”是一个毫不陌生的词汇,艺术家们永远在寻求风格、探究风格、确立风格。同样,版面设计者也在追求版式风格的同时,试图确立区别于其他报纸的版面语言和总体形象。 作为副刊、专刊类的版面艺术设计、它与纯新闻类的版面设计相比,因其  相似文献   

16.
论文缩微     
如何确定可读性 《新闻出版报》第2153期刊登李新生、周鹏良“如何确定可读性”的文章。文章说:“可读性”这些年成了各家报刊共同标榜的口号,它的提出,在中国的报刊界来说,是一个进步,表明了中国的读者开始有了“地位”。但“可读性”到底是什么标准:有趣味?实用?通俗?……不一而足,很难确定。  相似文献   

17.
“新聞業务”編輯同志: 貴刊第11期第45頁刊載了一幅漫画:“走私者”。漫画說光明日报这条船裝的是資本主义思想。我不了解你們为什么現在还要發表这样批判本报的漫画?难道本报現在还在贩卖資本主义思想嗎?人民日报不是在“七一”社論里就說本报的立場已經根本扭轉过来了嗎?而且最近又作了改组,这种不識时間、地点、条件,不恰当地批評光明日报的做法,看起来实在不能令人心服。  相似文献   

18.
谢又开 《新闻窗》2006,(1):45-45
在一些市民生活类报纸上,几乎天天可见多篇文前署有“本报综合消息”或文后署有“本报专稿”的新闻。这种署名新闻,几乎皆是从网上调出并拉下的“拉网小调”。这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时下,在一些都市类报纸的“国际”、“体育”、“娱乐”等版面上,经常出现署名为“本报综合消息”的新闻。所谓“本报综合消息”,内行人不难明白,就是并非报社记者自行采写,大多由编辑从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改编的消息。 好的“本报综合消息”是编辑巧妙裁剪的结果。当它  相似文献   

20.
柴晓佩在2008年第2期《新闻窗》发表《谈民生新闻的整合》一文,提出:人们对民生新闻质疑的原因主要有:内容琐碎,常见没有多少价值的信息见诸报端;题材狭窄重复,小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