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人们对自己的物质家园十分关注,采取一切措施乃至法律手段来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然而对于与人类精神家园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传递和延续了文化的内容,而且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了根基,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文化生态的层面上来观照语文教育。从宏观上看,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首先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是独立的自主的、有鲜活生命的人;其次语文教育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  相似文献   

2.
用“优雅的手“触摸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立枝 《文教资料》2006,(22):120-12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母语文化的作用,利用人类生活、思维的共性,自觉渗透该语言的文化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利用“问题沙龙”所提供的开放立体的、互动的广阔立体空间,充分地进行母语语言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个人与他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对话”,借助各种教学资源,触摸中西文化差异,沟通人类心灵、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在日趋全球化的今日,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和完善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们关注的只是智力的水平性,没有认识到智力发展的方向性.文学思维和数学思维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方向.音乐水平高低是衡量个人属文学型智力还是数学型智力重要而可靠依据.智力方向是人类早期形象和抽象表达思维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正>自觉就是指教师要提高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意识,其行为应当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和自发的。所谓自觉,就是教师要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与价值,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学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要求有一种"蜡烛"的精神,那是一种为人类总体生命延续而忘我的精神,一种为了孩子们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精神,一种舍小家顾大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文化是建设传承创新的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培育主动自觉的教师文化。化育生命的教学文化、高品质高质量的科研创新文化和非功利化的服务社会文化是教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要从教师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培育、大学的制度创新、人性化管理等方面探索教师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哈尼族火塘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只要走进哈尼族山寨的哈尼人家,人们便会观察到一个特别的现象:不灭的火塘。如果只停留于表象上分析火塘,就会不加思索地下结论:哈尼人的火塘,无非是山地哈尼人喜居半坡或山坡而为取暖御寒所保存下来的产物,如冬至季节来临,人们普遍烤火炉一样。是不是这样呢?美国的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如果我们想真了解一个文化,我们需要深深探索这个文化的精神,深深认知驾驶这个文化中的个人及团体行为的态度。”用这把钥匙,去寻哈尼火塘之迷,会惊奇地发现其实,哈尼人的火塘奥妙无穷无尽,其最深层的核心涵义就是:崇拜生命。这里所盲“生命”一词,是特指,她蕴藏着这么几个层次,即整个民族的生命,部落的生命,血缘家族的生命,家庭和个人的生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生命的延续。本文试图用“文化统形”的研究方法,来论述“火塘”——这一哈尼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乔伟 《天津教育》2014,(23):29-31
我校以“关注师生生命发展,立足师生幸福、培育师生梦想”的校园文化积淀,确立了“生态教育文化”的办学特色。“生态教育文化”是一种崇敬生命、回归自然、尊重个性的文化,倡导协作分享、和谐共生,促进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深入,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教师个体通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和调适,自觉主动地提升专业素质和追求教师职业价值的自我超越方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的生命力来自于以高度文化自觉的课程定位,实现文化与课程的有效互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定位,需要回归课程的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处理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课程所涉及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关系。文化自觉引领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须打破教学方法的界限给教师灵活教学的空间,在制度上保障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不仅传递和延续了文化的内容.而且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了根基.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从文化生态保护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生态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是独立的、自主的,有鲜活生命的人:其二.语文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互生、互补的有机生态组合华东师大张华先生说,语文教育“是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10.
“让人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集中体现了办好大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几年来,这一文化理念在我校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对调动教师个体的自主创造精神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个人、领导和组织在落实这一理念时应有充分的认识和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现在人们普遍把教师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他为“太阳地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怎样才能受到学生尊重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的情况,谈谈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生命菜单     
自从亚当夏娃吃了禁果后,人类也就开始了穿“衣”的时代。当然,那时的“衣”只不过是树叶的组合裹在人体上。但不管怎样,人类辉煌灿烂的生命文化终究是“吃”出头了。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大胆的“食欲”,既是如此,“民以食为天”就不足为怪了。时间飞逝,斗转星移,人类告别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走进饮食文化。但是,在冠冕堂皇的词藻背后,“饮食”已不自觉地带上自然的陋习,紧扼文化咽喉。作为浩如烟海中的一粟,我无奈地看着人们咬着生命的菜单,一步步逼近文化的底线……菜单一:孟子说:“食色,性也”。这话确是真理。美食家嗜杀成性,也不顾…  相似文献   

13.
曹海永 《青年教师》2004,(12):27-28
中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中小学教师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自我选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觉超越。自觉超越,理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自觉超越就意味着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主体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姜兰波 《上海教育》2013,(4):139-139
教师发展转型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自觉,如果没有文化自觉的深层次支撑,老师行为的变革将是浅层且低效的。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主磨砺和自觉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深水区”就是文化自觉,成为专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和深层动因,其意义在于对教师生命的内在唤醒,把教育活动作为提升精神境界、积淀专业素养、获得职业幸福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茅盾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教师肩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在扮演这一伟大角色时,应有谦虚的态度、渊博的知识、乐于奉献的精神。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他们任重而道远,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当务之急。我们在青年教师培养上抓了四个字,即:悟、促、思、爱。1 悟教师的职业给人的感觉总是在“照亮”别人,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其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乃至“照亮”社会,所以教师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以内在的需要和自觉行为对…  相似文献   

16.
要研究现代美国教师的作用,就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那就是:教师与文化保存、文化改良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既定的生活方式或社会传统。它由那些社会性的传递结果组成,这些结果都是人类经验的结晶,通过它人们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它包括语言、习惯、道德、工具、制度、知识、理想和标准等。  相似文献   

17.
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和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在传统教师文化环境下的教师们犹如被困“围城”,却无力挣脱。开放型教师文化的构建为教师冲破封闭的教师文化的捆绑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构建开放型教师文化的途径,其核心是教师合作意识的形成,搭建的平台为学校组织层面的制度保障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编辑手记     
求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是当年燕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训。校训虽然只有短短九个字,却颇引人注目,为什么?因为这则校训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折射,体现着济世达人的服务奉献精神与深情眷注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它秉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自觉定位于人类的普世价值,具有博大的世界视野。正因为如此,尽管如今燕京大学已经不复存在,但这种勃勃的文化精神却延续下来。可以说,文化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文化品位是一所学校的灵与魂。在此意义上,学校的…  相似文献   

19.
优秀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同样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江苏通州“名师协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和载体,为优秀教师精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愿景,在实践中积极为优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制,用具体的行动回答了新时期如何促进优秀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存是否具有某种形态,古老文明时至今日究竟有何意义,中国人追求创新一百余年是否有一全新时局可以期待。种族的生命通过血缘的方式延续,社会的生命通过文化的方式延续。如果社会需要以文化为单位而存在,是否可以将其阐释为“文化生存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