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骚"与"赋"的关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从一般的意义上说,"骚"当合于赋;而严格说来,"骚"自与一般的赋有所不同.吴子良只知屈原作品可以入赋,而不知<楚辞>本身之特异处.从目录学的角度看,仅一部<楚辞>而得自为一类;从文体学的角度看,所谓"骚"者域不出<楚辞>.就今存文献考察,南朝别"骚"于赋的现象盖仅出现在宋时孔逭与梁代昭明太子分别所编之总集及传为[唐]张绩所补[梁]任昉的<文章缘起>内;<文心雕龙>至多是准别"骚"于赋.显然,南朝人更多的还是将"骚"纳入赋中的.  相似文献   

2.
宋玉的作品,据<汉书·兰文志>说共有十六篇.但除<九辩>历来得到公认外,其他篇什大多认为不是宋玉作品.本文对<登徒子好色赋>序中的"阳城"和"下蔡"两个地名作了考证,找出内证,从时空两方面说明这篇作品的著作权还应还给宋玉.  相似文献   

3.
岳纯之 《历史教学》2003,79(4):30-33
唐太宗虽曾颁布重修<晋书>诏,但他本人与重修<晋书>活动的发起并无特殊关系.唐太宗为<晋书>的<高祖宣帝纪>、<世祖武帝纪>、<陆机、陆云传>和<王羲之传>撰作史论,有的出于其晚年的政治焦虑,有的则出于其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无论出于什么缘故,都不应将之当成重修<晋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将<鹿鼎记>称为另类的武侠小说,不仅因为它以历史为背景构建了一个映射现实的"江湖世界",更在于它以形象的语言塑造了韦小宝这个传奇式的人物.而韦小宝由发迹到归隐的过程,又反映出了官场、人性的黑暗与政治斗争的残酷.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鹿鼎记>的种种成功之处,便成为了<金庸妙语〈鹿鼎记〉卷>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传世的苏轼"诗文",颇杂赝作.<蔡使君传>最早见于<东坡外集>,李寅生先生已证其非出东坡手;然<蔡使君传>并非节自<梁书>卷十的<蔡道恭传>,而是原原本本地抄自<南史·蔡道恭传>.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洛神赋》主旨,以史实为据,考究赋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政治环境,对《洛神赋》主旨的“感甄”说和“寄心君王”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联系作者创作时的特殊处境,分析其写作心态,对照其政治追求,并溯源“求女情结”的文化嬗变,因此认为赋作的主旨是“政治失落的遣怀”。这既便于加深对赋作内涵的体悟解读,亦更加深入对曹植政治人格的全面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7.
今人对张载<正蒙>多视之为一种论天道的宇宙论.船山则不然.他的<正蒙注>明显地注重其人道论的意义,他在<正蒙注·太和篇>、<乾称篇>及<正蒙注>序等注、论中对<正蒙>大义作了明确的说明.这种说明是船山对自己思想的说明,其思想主题可归结为"原始终以立中道","贞生死以明善恶","存神尽性以全归本体",旨在"希张横渠之正学",寻找儒学正统以排佛老而正人心.  相似文献   

8.
十证"伶玄"     
<飞燕外传>,汉·伶玄撰,堪称中国古代艳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对<源氏物语>和<金瓶梅>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后世却一直将其打入"伪书"的冷宫,笔者从与作者、作品有关的十个方面进行考证,结论是作者确系汉人,作品确系汉作.  相似文献   

9.
戴望被钱穆先生称为"常州公羊学后劲者",其以公羊家法阐释<论语>,发掘<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在清经学史上当有重要之地位,然自戴氏殁后至今,学界对其研究甚少.本文的目的在于最大可能地发掘史料,对戴氏的生平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描述,并以<戴氏注论语>为基本材料,将戴氏的经学思想作一初步归纳,进而对戴氏经学思想作初步之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鲁迅赢得世界声誉的是其小说.<呐喊>、<彷徨>共收25篇小说,比较著名的<孔乙己>、<明天>、<风波>、<社戏>、<祝福>情节展开的具体环境都是"鲁镇".本文以"鲁镇"为视角对这几篇作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天问》这首奇特的诗作主旨的探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天问”式的无穷追寻,试图破解其主旨。笔者认为《天问》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通过问天问地问人间以达到讽谏楚王的政治目的,同时抒发了自己放逐山野、无用于国的满腔愤懑与愁思,表达了自己强烈深沉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一生撰写了大量杂文、文学作品和政治策略性文论(包括拟订语言文字拼音草案等)。其实,这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瞿秋白以写作参与革命行动的政治行为,从而展现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政治品格。瞿秋白文艺探索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政治,文艺是其立足点,而文化则是原点与迷津。  相似文献   

13.
从个人生活经历上看,金庸明显具有双重身份:作为成功报人、政论家的查良镛与作为武侠小说家的金庸。这也决定了金庸不仅仅把武侠小说当做历史和文学故事来写,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其小说创作中宣泄他作为政论家的政治热情,表现其内心的政治思考和抱负。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正是其前者身份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政治情结,对其武侠小说创作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是一个真诚"写农民"、"为农民而写"的通俗乡土作家。在那个时代,一方面他自觉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审美方式,一方面又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在不违背创作初衷和审美追求的同时,又要紧跟政治的节拍是何等的艰难。赵树理的小说创作前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即从走上顶峰到跌入深渊。这一戏剧性变化是一面透亮的镜子,显示了文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环境的多变性,同时也表明了赵树理坚持文学立场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无名氏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与其时人的主导文学由亲和到蔬离的过程,《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的“成功”,是他以一种“轻逸”姿态跃然于沉重的“时代写作”之上,确立其创作中的审美个人主义原则的开始,《北》和《塔》的意义在于,它使被严峻的时代压抑下去的个人性,浪漫性话语重新浮出了海面,它与“时代写作”的内在差异在于一种“梦”和“理想”的差异,由此无名氏进一步走向了与时代主导文学的倾向相异的个人化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以卡夫卡作品的图像性为切入点,讨论构成卡夫卡图像世界的三个要素:内心世界的投射、象征和叙而不议的手法,指出图像性造成了卡夫卡作品的叙事空缺。进一步了解卡夫卡图像世界的内涵,有助于明白卡夫卡创作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是他从政生涯中最大的挫折.从元和十年(815)到十三年(818),他对自己从政、处世、作文的思想做了深刻的总结和反省,重新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自己从政、处世、为文的方式、方法,从而为其以后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之平稳顺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他这一时期所作诗文的分析入手,我们或可更细致清晰地探索其心理、思想发展的轨迹,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这一人生经历在白居易整个人生及创作中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德裕是中国古代具有“政文一体”特征的一个典型。李德裕政治性应用文融骈入散,是骈体应用文的一大创新;论说文持论精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文章是李德裕政治生命的产物、见证和组成,由作者兼资文武、英伟不凡的人格胸襟所形成的“雄奇俊伟”“英雄本色”是其散文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柳永具有典型的两面性,他既是才华横溢的风流词客,又是苦游于宦海的颠簸士子。他的词创作和从政之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乐章集》中部分词就是其从政之路的写照。本文从柳永词作与其从政之路联系的角度上,论述了柳永在“狂荡”背后那不为人所熟悉的一面:积极于事功。  相似文献   

20.
见于《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十一的28首五言古诗,未能引起历代王安石诗文研究学者的足够重视。然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在研究王安石及其诗歌创作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从中可以反映出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成就及其在熙宁变法前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