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居易是一位与疾病相伴一生的诗人 ,其病状、病期对他的整体文学有着重大影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疾”。白居易的视力障碍与他生来所具有的内省自照性格 ,加速形成一种契机 ,其结果使抒情与说明交织在一起 ,创作了多种表现眼疾的诗歌。把眼疾作为描写的素材 ,在从先秦到唐末的中国古典诗歌史中 ,白居易可谓是独领风骚 ,他从题材到素材吟咏了许多的眼疾表现 ,成功地扩大了自己在文学上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不少描写身体姿势的诗。其中尤以闲适诗居多。然而,这些诗不仅仅是单纯描写身体的各种姿势,在其背后往往蕴涵着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不少描写身体姿势的诗。其中尤以闲适诗居多。然而,这些诗不仅仅是单纯描写身体的各种姿势,在其背后往往蕴涵着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诗中存有大量咏花诗,其花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在看花、赏花之中,白居易把自己的种种感情付诸于花,以花托兴,喻己、喻友、喻小人;以花为伴互慰,叹命运之多舛;以花参照类比,感生命之脆弱。 相似文献
5.
从“文”义角度分析白居易诗中的品色衣描写,旨在还原诗中品色衣的历史文化语境,体现出品色衣这一“文”义实体所包含的“文”义内涵、文用与“文”理。白居易诗中的品色衣表现出政治、人格、审美三层“文”义内涵,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作为政治实体的品色衣强化了白居易诗的“文”用;作为人格实体的品色衣表现出“兼济之志”或“独善之义”的文用;作为审美实体的品色衣体现出白居易诗写实性的“文”理,并表现出多重的诗歌意蕴。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于大和三年(829年)分司东都后,离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加之洛阳的声色和诗酒生活吸引着他,在其晚年的闲适诗中更多地体现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他只关心个体生命的适意,沉溺于声色享乐,耽玩于交游宴饮,追求无为、避世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7.
元代白朴的杂剧作品《墙头马上》、《梧桐雨》对唐代白居易诗作《井底引瓶记》和《长恨歌》的改编,主要是在继承诗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文体特点,对人物形象及其命运进行了拓展。白朴的杂剧在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戏剧模式、语言形式以至思想意识方面的创作和发展,体现了元杂剧推陈出新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汤德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70-74
唐代诗人离开长安后经常提及长安,白居易也是如此。白居易离开长安后,诗中承载着其对长安的追忆和怀念。白居易长安情感的表达和政治理想的寄寓是紧密相连的,这种政治理想的抒发是复杂而矛盾的。白居易对长安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巨大变迁,并经由变迁折射出其思想情怀的变化。这种长安情感和思想情怀的变迁异于唐代的其他诗人,是白居易人生选择的结果,也展现了其个人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杨小莉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7(3):55-57
白居易作为中唐的伟大诗人,他的思想和人格素质的铸成,受着多方面的影响。透过白居易创作的诗歌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他调和儒、释、道三教,并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偏重:以儒立身,以释治心,释道互参而形成一种知足常乐、追求恬淡适意生活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0.
11.
12.
梁昌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6):37-40
白居易的闲适诗和他的讽喻诗一样都是社会政治的产物。闲适诗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的就是社会政治。把影响白居易的重要政治事件与闲适诗的创作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反映出闲适诗和中唐社会政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说明闲适诗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内涵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白居易的诗作中既有关心人民疾苦的讽喻诗,也有怡情保和的闲适诗。而闲适诗中的诸多写景诗不仅仅描绘了四季或身边景,更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中还应用了隐喻手法。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在概念隐喻的视角下,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分析白居易的闲适诗中的写景诗,解读诗中体现的情感和所折射的当时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诗人与酒就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两位大诗人李白与白居易同样爱酒嗜酒恋酒,酒是他们生活与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酒之于李白与酒之于白居易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他们对人生友情的珍惜,还有就是失意之后的"以酒疗伤";而不同的背后,隐藏着的则是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处事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刘汾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3):84-85
音乐是唐诗的重要题材,几乎唐代所有的著名诗人都写有过咏乐诗。而不同诗人的咏乐诗又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正是通过对三首咏乐诗的比较,来辨析三位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6.
张静文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3):10-12
自古以来,月亮意象深受诗人们青睐,在英汉古典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方咏月诗和一些含有月亮意象的诗行不胜枚举。通过对几首英汉古典咏月诗中月亮意象的解析,以求能更好地欣赏咏月诗歌,解释诗人们的恋月情结,以及中西方诗人在自然观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对苏轼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也直接表现在诗歌创作上。通过对苏轼诗语出白居易诗歌的分析,从苏轼对白居易诗歌的受容与警惕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苏轼诗风与白居易的联系以及苏轼晚期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吴亚萍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73-76
中唐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连续不断的社会动荡使诗歌学发生了变化。白居易诗歌从美学理论到美学创作都真切地反映了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