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好这部分内容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可是当前文言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功利意识太强、“满堂灌”等。因此,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应该大力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利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多放手,少包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3.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4.让学生在品读赏鉴中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4.
<正>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中共选用文言文六十余篇。其中包括:诗歌(词、曲)、小说(寓言、神话、民间故事)、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安排这部分教材的目的,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使学生"能借用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为将来进一步阅读古籍,接受祖国文化遗产打下一定的基础;帮  相似文献   

5.
中学的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视为畏途。有人甚至深恶而痛绝之,发出这样的诘问:现代社会,科技时代,还学那些“老古董”究竟有什么用?在经过了先后几次“文白之争”的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现在不是学不学文言的问题,而是如何强化中  相似文献   

6.
早在学生时代,就偏爱唐诗宋词,那种或激越、或狂放、或辛酸、或遗憾的美常常使我抚卷深思,陶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层次的提高。所读古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也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放眼当今文言文教学。这种美的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7.
张斌 《考试周刊》2012,(87):41-41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地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将这些遗产发扬光大,就要学好文言文。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把“诵读”放在首位,可见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诵读训练。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将这些遗产发扬光大,就要学好文言文。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把“诵读”放在首位,可见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诵读训练。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部分注释不尽如人意,现提出此问题,与大家探讨。 一、应该解释的没有加注 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先行预习,注释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但有的字词,如果没有工具书,可能教师都不能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感、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要注重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教给学生文言断句的方法,以读促学,让学生积累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通过探究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如何改革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以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以上要求,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煊 《广西教育》2011,(26):43-43
入选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从先秦史传、诸子散文,到明清散文、古代文言小说等等,无一不生动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情、凝结了历代创作者的思想与才华。借助于文字,不仅看到了古代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触摸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汲取到源源不断的传统文化的力量。因此文言文课堂教学应教会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经典作品自身的魅力,使文言文课堂教学体现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弱化了文言文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授课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倘若只落实这一个目标远远不够,很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达不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因此,一定要把审美教育纳入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高尚的情趣。  相似文献   

17.
马婷 《中学文科》2009,(4):67-67
我们如何改革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以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以上要求,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  相似文献   

19.
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方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越来越跟不时代的步伐,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早日适应新课改,不转换教育教学观念,结果只能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新时代语文以其特有的人文性、情趣性、生活性不断叩击着我们的心扉,新课程语文的实施,更激活了师生的双边活力,别说现代文教学的五彩缤纷,单是文言文领域,求异求新也层出不穷。《新课程标准》中文言文教学便要求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