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大学生英文求职信写作在语篇风格、语篇建构、语篇衔接等方面存在诸多错误。英文求职信写作教学应借用过程体裁教学模式,采用对比范文、把握语篇风格,分析体裁、构建语篇,模仿写作、形成连贯语篇,讲评修改等教学法,帮助学生写出比较地道的英文求职信。  相似文献   

2.
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依据,以鲁迅作品《祝福》及杨宪益所译英文文本THenegM year's saceifice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衔接手段,揭示英汉语篇在衔接上体现出的各自特点,旨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语篇连贯主要与内容有关,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由于英汉语篇差异,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出现文章句子间缺少连贯与衔接。要实现文章的连贯性,学习者需要了解英汉语篇实现语篇连贯在语篇结构、语篇话题及语篇衔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掌握英文写作过程中实现文章连贯性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科技翻译研究,发现英汉语尽管属于不同语系,但从主述位信息结构来分析,它们的语篇存在很多共同点。从英汉语篇对比着手探讨科技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阐述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语篇的表现,发现英汉互译中主述位理论对科技翻译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偏误分析理论自八十年代运用于汉语中介语研究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汉语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偏误研究硕果累累,语篇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后起,但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将从母语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这一角度对语篇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并对研究现状及趋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发现这一语篇中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占多数,而较少有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语料对比分析发现,该语篇的时间.对象或范围、比较等环境成分占有一定比例.这些特点的呈现均是由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功能和目的所决定并受语域所限定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语篇分析在翻译中的必要性,从影片类型,个人习语和话语轮次三个方面探讨语篇分析在英文影片字幕汉译中的指导作用,指出成功的字幕翻译应该首先建立在对整个语篇分析的基础上。译者通过对英文影片的语篇分析来决定译文在汉语文化中的类型以及其交际功能,并借助各种翻译策略体现与原文功能等值的语篇,进而使中国观众通过阅读中文字幕对英文影片产生与原语观众同样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文体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于语篇分析之中,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也越来越广泛,分析过程也相对客观、科学。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本文运用功能文体学的及物性系统理论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细致解读,旨在说明及物性系统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汉诗译英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如果把精确的英文作品译成中文,自然要译得精确;但如果把精练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到底是应该注重内容进行精确的“意译”,还是应该注重形式进行精炼的“直译”呢?这时翻译的标准不仅仅要追求“真”,还要追求“美”。  相似文献   

10.
汪小艳 《文教资料》2008,(10):55-57
文章以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理论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情态系统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情态系统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通过揭示汉语经济新闻语篇情态系统与语域中的话语基调相对应,来解释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短诗进行功能文体学分析可以揭示其艺术主张,即对物自性的追求以及现实和想象的结合.这些主张可以从诗人对小句及物性、词汇集、代名词、头韵、半谐音、衔接手段、意象等方面得以证实.将文本的主观解读与形式分析结合起来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词汇衔接体现了语篇内各相关词项之间的语义联系,对语篇的连贯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中表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具体文学语篇个案分析,比较了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异同,认为在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词汇衔接的转换有助于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篇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具有对现代文学进行阐释的价值。本文即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为工具,对吉卜林、福斯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中国古代文论可以用来分析东西方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主位—述位理论源自布拉格学派的交际动力学理论,经过韩礼德的重新界定,已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本文基于英国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中及物性对英汉学术文章的主位结构作出了定性和定量对比研究,以期发现英汉学术文章各自语句结构特征及探究语类和语言在形成主位结构中所发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文具体探讨教学观念转变后大学文学史教学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并就“史”与作家作品的关系、关于经典文本的确定、文本的解读与细读、教与学之互动等问题,提出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学如何走向开放的一些看法与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6.
卫丽 《海外英语》2012,(1):235-237
目前,运用及物性分析模式揭示作品深层主题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老人与海》做出新的诠释,证明系统功能理论是分析文学语篇的有效方法。论文首先对小说的内容进行描述并呈现相关分析的数据,然后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小说中各个过程的分析揭示更深层次的主题思想。从而证明系统功能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分析理论与方法,为我们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过富春江》和《国道飞车记》是两篇较为特殊的文学文本。它们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旅行者乘坐汽车展开旅行的体验,并记录了中西旅行者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比较与认同。同时,我们对这两篇具有跨文化文本特征的游记的解读,也可揭示中国现代游记文学与现代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中篇小说《觉醒》的主人公埃德娜从被动接受传统女性角色到主动与社会传统作斗争的转变,可以发现及物性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勾勒出人物的转变过程,还能具体说明人物的心理、行为变化。对及物性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作品的文学和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传统翻译理论重视对原作的忠实,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因素、时代要求的原因,译作难免对原作产生“偏离”、“背叛”——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在文学翻译中也屡见不鲜。创造表明了译者以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成这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文章从英汉语文化背景差异、接受语环境层面简要探讨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