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底层写作研究的火热,对打工文学的研究也日渐引人注目。但是,打工文学之前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本文试图提出打工文学研究的六个核心问题,打破以往研究的僵局。具体包括:关于打工文学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问题、关于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的关系问题、关于打工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关系问题、关于打工文学的服务对象与作者身份改变的问题、关于打工文学的血性表达问题、关于后打工文学的诸多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社会公正来审视文学中的性别问题,属于文学社会学范畴。然而,如何将文学中的性别问题进行社会学的解释?这里我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谈此前存在的庸俗文学社会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底层写作"研究的火热,对"打工文学"的研究也日渐引人注目.但是,"打工文学"之前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本文试图提出"打工文学"研究的六个核心问题,打破以往研究的僵局.具体包括:关于"打工文学"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问题、关于"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的关系问题、关于"打工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关系问题、关于"打工文学"的服务对象与作者身份改变的问题、关于"打工文学"的"血性"表达问题、关于"后打工文学"的诸多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学研究要提出问题和对问题加以思考,文学研究没有现成的公式和模型,在研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对问题的把握如何来决定研究价值的高低。问题意识是文学研究最核心的东西。从三方面来思考。首先,厘清什么是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它可以是文学问题,可实际上更多地是文学之外的问题,研究者需要从文学之外的角度来看文学。其次,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往往是环环相关,一个问题的提出不是简单地得到是与否的答案,而是由此问题引发出来其他问题,形成一个彼此有关联的问题簇、问题群,这样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可以构成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其三,文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是相关的,提出问题是引出一种思考的角度,解答则是拿出相应的思考结果,各有其作用,解答并不是单纯对于提出问题的回应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历来凡是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大都对文学的本质问题提出过自己独到的见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特雷·伊格尔顿也曾在<文学是什么>一文中进行过批评式的探讨,其中涉及到了对文学的虚构性问题、文学语言"陌生化"问题、丈学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问题的批评,以及价值判断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没有本质.笔者认为,无论文学有无本质,文学肯定是存在的,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文本的阅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关键性因素.1990年代之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非常薄弱,成果有限,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语言工具观,仅仅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研究文学不可能深入到文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能认识到文论术语、概念和范畴的话语意义,也不可能认识到翻译作为语言转换所造成的文本差异性.1990年代之后,由于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的影响,文学研究在语言的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文学理论话语研究、文学问题关键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思想层面研究、翻译文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文学语言问题的史实清理与理论问题、文学话语与文学理论关键词问题、翻译文学与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问题、文学语言的诗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翻译、文学理论和文学中,语言都是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语言观对我国的文学研究造成了一定的桎梏,只能从语言形式方面来对文学进行研究,从而难以深入文学的根本。本文对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文学研究中文学语言问题的突破,以及当前文学研究中仍然存在的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边界,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潮流提出的一个问题。讨论文学的边界,不是要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定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要在讨论中反思我们关于文学问题的提问方式。讨论文学的问题,需要秉持一种理解个别、尊重差异的精神,区分常识中的文学与理论中的文学。而用“文学性”的描述替代对文学边界的追问,实际是在这个读图时代、信息媒体时代文学遭受冲击乃至被边缘化的又一见证。  相似文献   

9.
文学真实性问题是中西文艺理论界经典性话题之一,也是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如何理解文学真实性,直接涉及到如何面对当下的文学现象以及如何指导文学的未来走向.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学语境中,文学真实性也必然是多极的.  相似文献   

10.
面对“眼球经济”时代下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被边缘化问题,本文提出让文学教育与时俱进的观点,从文学教育与师范生相结合、与电化教育相结合、与“问题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改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必须注重它自身的理论建设,否则就会使教学研究走向形式化的教育学原理的应用.对于文学教学来说,要使相应的教学研究能够走向深入,必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是(文学)学科与文学课程的关系问题;二是文学课教学目标的建设问题;三是文学的理论学习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在本质上都要涉及到文学的学科属性以及文学研究的实际状况,为了很好地体现这些本质问题,就必须要建立起文学研究与文学教学研究之间的“合点”.  相似文献   

12.
按理说,有什么样的问题,便会有什么样的理论,但什么样的问题是属于文学本身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文学和非文学共同的问题,文学又如何以自己的立场面对这些共同的问题,对这一点的思考我们可能并不自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王国维深受本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康德、叔本华哲学观的影响,因而本文着眼于中西化合观而论析王国维体现在《文学小言》中的文学观——尤对文学的价值问题,文学的特质问题和文学的创造问题进行了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的“严肃性”问题: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严肃性”问题;二是从新文学与复古文学的论战看文学的“严肃性”;三是从当代文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文学现象来思考文学的“严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学符号与普通交际性语言符号不同,其意旨行为也独具个性。语言符号主要呈现任意性特征,所指与能指分离,两者没有内在联系。文学符号的意旨问题则较为复杂。在文学符号的理据性问题上,不同学者做出不同阐发:巴赫金提出符号的自指性,苏珊·朗格认为文学符号的所指(感情)包含在能指之内。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符号意旨理论的探讨来进一步澄清文学符号意旨问题的个性因素,以期进一步了解整个文学符号的个性以及“文学性”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什么?这个文学本体论问题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他们作出了种种回答。然而,在我看来,虽然所有回答或多或少都包含着真理,但都没能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正如韦勒克所说,它们“都只能描述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而不能穷尽文学的全部本质。我认为,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探讨,应当转换一个方向,从研究文学是什么转向研究文学怎样存在,即研究文学的存在方式问题。这才是文学本体论更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园园 《成才之路》2022,(8):136-138
目前,高职院校文学素养培养存在轻视文学教育教学、文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文学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缺乏文学学习兴趣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可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积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师生对文学课程的认识;引进优秀人才,提升文学教育教学水平;将智能设备与教学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开展文学活动,为大学...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纯文学理论的引入,鲁迅的"文学自觉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和被接受的,但纯文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并不完全相符,致使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研究者不得不或明或暗地强调"文学自觉"中"文学"的概念,而对"文学"理解的多样性使得"文学自觉"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文学自觉说"研究的误区在于混淆了文学史意义上"文学"和文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学",以至于在"文学自觉"的问题上学界长期以来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情"本论是《文心雕龙》文论的重要内容,贯穿全书之始终。"不离辞情"、"文辞尽情"的"情"本论不仅来自于对文学本源问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情感与文学构思、文学风格、文学风骨和文学发展等文学创作问题的关键论断。刘勰从文学构思、文学风格、文学风骨等多维度出发,形成了《文心雕龙》"情"本创作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文学本质进行界说,就是回答"文学是什么"、"文学如何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关涉不同的本体论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以生产(实践)为中介,建构文学的艺术生产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文学本体论。以此透视"审美意识形态"论,可以发现,无论是审美意识还是意识形态,都不构成文学的本体,它们都可以纳入文学的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着无法克服的本体论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