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教材整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将相似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常见的有单元整体教学、课内课外整合教学等等。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材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袁俐 《湖南教育》2004,(2):40-41
教材解读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此文就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体现这一问题的几个显著特点(激发情趣、激活思维、注重积累、开发资源),从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角度进行探究,旨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上网时,我发现新课程实验区的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将识字教学方面的困惑汇总、整理以后不难发现它的核心所在:识字量太大了!以二年级上半学期为例,包括,"学会"和"会认"的字,共有500个,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3个以上的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作为国标版教材,在体系编排、人文精神关怀、更新语文理念等方面,努力做到了尽善尽美,然而仍然有些美中不足、缺失人文精神的地方,提出来见教于大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套教材的生命。只有敢于否定自己,善于超越自己,教材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也不能因为创新而放弃务实的态度,教材编写必须遵循语文教育的内在规律,必须坚持形式新颖、内容实在的完美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因源于生机勃勃的生活世界而具有无边的内在张力,而与生活世界相脱离的教学过程必然是枯燥的、抽象的说教.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有效观照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生命经历,根植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生命人本的价值诉求.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分析和体认语文教材突破静态文本的限制,融入儿童生活的编选体例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以诚待人”,《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诸多道德观念,如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要用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遇到事情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等等。整篇课文充满了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朱清 《江西教育》2002,(1):47-47
电影资源能够为学习新知、新技能创设必要的情景,或以系列问题的形式激发、唤醒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致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教艺的奴隶;语文知识是范围最广体系最混乱的,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两篇略读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和《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几部分组成。单元专题“中国古典名著”贯穿始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科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整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因为它抢占着教学的制高点、找准着整合的切入点、培植着课堂的生长点。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整合的“度”.既要防止“懒”用,也要杜绝“滥”用,做到正确、准确、舍情、合理、用足、用好,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语言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初审通过的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本的总特点可用四句话加以归纳: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很烈的实践性;重视儿童学习母语的感情把握;凸现汉语占文字的特点。倘以上述四方面俱述,似觉冗长,以此单述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标准实验教科本(以下简称新教本),对我感触最深的三点来,以示同行。  相似文献   

20.
汪飞艳 《湖南教育》2003,(17):46-47
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包括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块内容。本册是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的起始教材,搞好起始阶段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应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