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50多年来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同各个时期的思想特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与我国政治、教育、体育等的发展变革存在密切关系,各个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吴维 《华章》2013,(13)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宣传工作的内容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明朝时期内阁形成、发展和职权增大历程,解析了宦官涉政与权力扩张.指出了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宦官在明朝时期的干政现象胜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内阁政治和宦官政治双轨辅政是明朝独特的政治现象,在明朝中后期内阁和宦官之间为了行政决策权相互攻讦、倾轧,在政务中又相互依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明朝政治的发展.但明朝后期,宦官操控了内阁,导致明朝朝政混乱,政治统治愈加黑暗,使明朝逐渐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追求中央权威重构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社会资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边疆,从社会政治生态上可分为甘宁青与新疆两区域;而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复杂,对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影响最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关于西北边疆的社会舆论,具有政府意识与民众认识重合并轨的迹象,推进了西北边疆建设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以科发展现的视角,就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关系展开了论述,希望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新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回顾历史,展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发展,要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本质属性,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体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试方法,继承课程评价的优良传统,引进国外课程评价的模式与方法并使之中国化、思想政治化.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铁路改革发展、促进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出强大优势与巨大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铁路仍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任务相当繁重,改革将不断深入.新形势下,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的基本工作.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办高校虽然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公立普通高校有所不同,但同样是社会主义教育.在转设时期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政治口号是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所提出的用以唤起民众、鼓舞斗志、指引航程的具有号召力、聚合力、战斗力的政治旗帜和政治号角.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和制定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口号,这些政治口号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各项事业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推动着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地走向胜利.这其中也包括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更是与政治口号的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妥善处理好自我的职业与事业、教书与育人、自律与他律、服务与发展、权利与义务等诸关系,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1.
我194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在语文人生中,我向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和当代诸贤士学习,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教育观点: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要利用好“第二课堂”,要重视文言文教学,语文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教育教学要立足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2.
陈果夫的教育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为基础,以适合国情与社会实际需要为中心,并与国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相结合。同时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时至今日,陈果夫的这些教育思想与理念仍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具有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教师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专业性、终身性和开放性等三个方面。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及其教育改革理论对中国教师教育在经验、生活、改革理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些启迪在中国教师教育的时代特征上都有所映射。  相似文献   

14.
以新语文课程理念及其所生成的新时期语文教育价值体系为尺度,去衡量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状况,会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素质普遍存在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为此,建议师范类高等院校应着力对原有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改革,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师资素质和推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中,科举制度的腐败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已彰显出来,一些开明的中国地主知识分子开始提出教育改革的主张。1902-1912年是中国科举制度被废止、新式学校教育初创的时期,也是云南新式学校教育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云南完成了教育行政机构的初步建立及新式学校的创建,从根本上保障和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近代云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高教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映射了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依据重大历史事件来划分,这一时期主要包括3个阶段: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高教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高教护国;从改革开放到新时期改革的高教强国,都深深地蕴含着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历史使命,将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探讨和总结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在意识形态上,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用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属性、价值和功能;在体制机制上,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不断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在发展理念上,追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在发展路径上,采取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策略,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提升;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维护高等教育稳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进入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等等。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坚持俦发展教育;对教育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保证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师资水平;把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推进健全对外开放机制,形成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 21st century is at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he emerg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alization are the most striking changes of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The profound chang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penetrating influence on people’s lives has reveale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education. For 10 years, the “New Elementar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demand for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ther words, education should achieve its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ep research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alization, which are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al reform” of the present-day Chinese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finally proposes some steps for achieving “school transformational reform”.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2005 (1) It is very grateful for Bao Tongmei and Chen Jiagang who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地走教育市场化的道路。但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过于关注社会服务性责任①,过分强调市场化,加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致使高等教育陷入窘境,出现了诸如就业形势严峻、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论文仅从高等教育价值的视角,反思市场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职责和行为,强调高等教育市场化中应尽其引导社会之责任,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之目的,并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引导社会使命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