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诗的意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通过美感的语言熏陶学生的诗情,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文本的情感。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努力让诗意萦绕语文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息。  相似文献   

2.
让课堂充满诗意,不只是一种教学操作的方法,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的境界.它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语文课堂的程式化和窒闷,高扬人文的旗帜,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充满想象和创造.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在每一个课堂中孕育出诗意的心境,进行诗意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3.
当今语文课堂或沉闷无生气,或形式花哨、内容空洞。这样的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没有生命力,长此以往让人堪忧。语文原本是一门充满诗意的人文学科,而如今的语文课堂诗意荡然无存。推翻语文课堂无形的藩篱,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用诗意来唤醒语文课堂的生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离不开“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是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诗意是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的新鲜血液,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搭建诗意的人生舞台,让师生在分析文本、诵读文本,内化情感中体会诗意,在诗化的境界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母语教学的幸福,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相似文献   

6.
语文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意,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中心,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让人文之花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中静静绽放。  相似文献   

7.
拥有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善于幽默,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轻松;诗意语文,又让语文课堂含蓄隽永;真情评价让学生满怀信心.用柔情温暖学生内心,用真情感动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8.
语文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意,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中心,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让人文之花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中静静绽放。  相似文献   

9.
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缺乏诗意,不是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而是在败坏学生的读书胃口。解决办法:美文美导、美文美读、美文美品,打造语文课堂的诗意厚重和构筑诗意精致的语文课堂,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之一,我们语文老师要用一身诗意设计组织教学,为学生寻找学习语文的诗意和远方,让学生深深迷恋上语文。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朴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是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叶欢欢 《新疆教育》2012,(9):123-124
语文教育的骨子里流的是诗意的血,让诗意的血奔流出诗意的课堂,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诗意之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诗意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诗意是语文生命的血液,语文是诗意栖息的家园。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语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我们的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活,让我对语文的爱日益深厚。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气质。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感动,体验生命成长快乐的乐园呢?多年前,在上海华东师大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颇感兴趣,之后我有心拜读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和经典课堂实  相似文献   

14.
语文应该是富有诗意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让语文课堂远离诗意,应创设诗意的课堂情境,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回归学生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回归,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诗意这一元素,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呢?我做了如下尝试:一、营造温馨氛境,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课堂应该是学生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学科教  相似文献   

16.
叶桂玉 《师道》2013,(3):25-27
语文课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语文教育没有诗意,好比月下不见杨柳,园中不闻鸟鸣,就失去了本应有的风姿。语文课应是学生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气氛中经历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才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所以必须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栖息的家园。一、让导语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语文教师的导入要"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的语言具有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才能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教师的导入语要形象优美、韵味十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在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1我认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人文诗意,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也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和净化。一、用丰富凝练的语言打造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人文学科,教材中的文章俱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富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然而由于应试的压力,语文课堂教学过于追求知识能力的培养,一篇篇优美的富含诗意的文章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而言,严重伤害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语文课堂需要诗意。本文通过探讨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关于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可谓众说纷纭,苏州许红琴老师如此概括: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璞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打好文化的底子;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精神享受、诗意栖息、走向智慧的过程,为学生奠好精神生命的底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摆脱肢解文本、繁琐分析的诟病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感.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改进教学行为,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党国玲 《文教资料》2009,(3):142-143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创建优美的课堂意境,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