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解释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典编纂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它释义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词语进行商榷和补苴,可以为《近代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始于词语考释.近十余年来,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种类繁多,大致可概括为断代词语通释、专书语言词典、专类语言词典和断代语言词典等.考察这些词语训释专书,可以从宏观上展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细心的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继续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门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明末拟话本小说《三刻拍案惊奇》的发现,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相当宝贵的资料,《近代汉语词典》也对其词语进行了释义,但仍存在某些缺失。本文运用归纳、比较、推勘等方法探讨词义及其用法,分析其意义产生之缘由,参证《近代汉语词典》,试图对其释义作一点补证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9,(2):65-71
贵州契约文书数量众多,词汇丰富。如"栽手""栽主""佃主""当主""借主""断主""补主""塚""棺""墱""坉"等11例词语或其新意义在《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历来的学者往往偏重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朱子语类》,该文则主要考察其语言方面的史料价值,认为《朱子语类》反映了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相交叉的中间状态;分析了《朱子语类》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研究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来的学者往往偏重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朱子语类》,该文则主要考察其语言方面的史料价值,认为《朱子语类》反映了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相交叉的中间状态;分析了《朱子语类》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研究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白话在词汇、语意等方面与现代汉语非常接近。红学日趋成熟,但对其人称代词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只有某些近代汉语专著在讨论代词时引用了《红楼梦》中的部分语句作事例,如吕叔湘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和蒋绍愚、曹广顺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史》。本文主要从词汇语义方面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称代词,总结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徐时仪教授的大作《近代汉语词汇学》(以下径称"徐著")于2013年10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是《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学用书·语言学》(第一辑)之一种,填补了我国尚无专门针对近代汉语词汇学领域、适合研究生教学科研使用教材的空白。同徐时仪教授的《玄应众经音义研究》、《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和《〈朱子语类〉词汇研究》诸皇皇  相似文献   

9.
词汇教学对提高中外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大大加强,其中特别要加强汉语书面词语的教学。目前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都不太重视汉语词汇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其根本原因,在于汉语词汇研究薄弱;而词汇研究之所以薄弱,有其客观原因。要扭转汉语词汇教学薄弱的状况,必须加强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的研究,以及汉语词语基础性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笔记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陕西方言词语,如:"噶"、"煎"、"庹"等,研究整理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而且也有利于考求北方方言词语(包括陕西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张謇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之累,因此他的教育价值观更多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核心主张。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开风气之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他将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一统性,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纪元。张謇的教育价值观,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不仅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张爱玲入史的个案来探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大陆现代文学史的两种不同生成环境。前者倾向于研究型文学史,后者大部分是教科书文学史,这不同的书写取向是如何导致书写范式的两种不同选择:风格史和精神史的对立。论文先从新世纪夏志清和刘再复对张爱玲的有关争论,回顾了建国前后中国大陆对张爱玲的接受史,是后来如何围绕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有关争论和影响中展开。最后对《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新时期以来数十部现代文学史的张爱玲论述,做出了比较、分析和检讨,并指出了精神史的书写范式是如何紧附着意识形态的幽灵,始终跟随着新时期的张爱玲论述,它在大陆史家的心眼上划上了一道对张爱玲的接受限度,甚至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则大陆现代文学史书写在论述张爱玲的几条“金科玉律”,而这些至今都在无形中导致了大陆文学史写作以很暧昧的态度欲迎还拒着张爱玲幽魂的海外归来。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和刘勰等我国古代思想家及写作理论家大多是以朴素的辩证观、系统观为指导认识写作现象的,因此,他们虽然没有提出现代“语境”这个概念,但他们对语境的认识已相当全面、深刻,与现代语境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代语境理论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写作理论向古代写作理论的辩证观、系统观的复归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近代狭邪小说上承古代“世情”、“人情”小说叙事传统,下启民初言情、社会小说创作,在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传递进之功。自鲁迅先生首倡狭邪小说研究以来,关于小说分期问题的争论不断:三阶段论以鲁迅先生的“三变”说为蓝本,强调文本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契合度,将狭邪小说分为溢美、近真、溢恶三个阶段;在文学研究多元展开的大背景下,两期说应运而生,在综合考量小说内容、艺术风格、作家身份、传播方式等文本内外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近代狭邪小说实为前、后两期。分期上的歧见,表面看来是研究者学术视野与研究取径的不同,实则缘自于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究其根柢乃是对近代狭邪小说特质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其丰富的文体论思想即使是在西方现代文体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仍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文心雕龙》进行探析:第一。《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首先体现在刘勰系统细致地研究、整理、归纳各类“体裁”所呈现出来的特殊价值及其规律上。《文心雕龙》是我国文体“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文心雕龙》的文体论还表现在对语言与语言风格以及语言表现方式层面中所呈现出的“文”的观念重视上。因此,《文心雕龙》也是我国文学语言“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本文在西方现代文体学的理论视野上看《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所具有超时代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17世纪无疑是小说观念突破的重要阶段。而谢小娥故事的"文学—历史"流转恰好可以勾勒出这一时期古代小说观念的变化。谢小娥故事在历史的流转中,改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之进行了各取所需的改造,这种改造表现出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巨大变化。同时说明,在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中,小说并不与虚构构成对应关系,倒和"史真"(历史真实)联系密切,这就为谢小娥故事从文学流转到历史提供了机会。小说的慕史倾向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为那些文学向历史流转的古代作品提供了基础。谢小娥故事的"文学—历史"流转同时说明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曲折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解志熙潜心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问题和文献问题,创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批评性校读法,对于矫治学术研究中过度阐释、逞臆妄说的主观主义批评,功莫大焉。近些年来,学界一直在反思文学批评中的西方影响问题,西方的理论有多少是为中国的文学量体裁衣而制成?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自然就会明白,解志熙的现代文学批评性校读法的创立,意义确实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儒家正统思想的长期熏陶,独特遭遇和丰富阅历,对文学和史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对古典文论的潜心的研磨,造就了旧韩时代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金沧江。绵延2000余年的中国儒学,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文化的一部分,而汉语则是世界上时间最悠久、结构最周密、语词最丰富、表义最精确、使用人口最多、最具表现力生命力的世界性语言之一,涵育了包括张謇与金沧江在内的众多中外思想家、文学家。在对外开放的今天,既要大力提倡学习外国语言文学,更要重视推广和发展汉语言文学,从而创造出无愧于先贤的文化硕果。  相似文献   

19.
刘勰运用丰富多样的比喻建构了《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体系。根据负载比喻的语言单位不同,《文心雕龙》中的比喻可分为词句比喻和语篇比喻,其中,词句比喻有正格和变式两种,是刘勰分析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理论的主要方式;语篇比喻旨在突出刘勰理论批评的核心,同时体现语言艺术的整体美。比喻作为提升语言表达效果而对其进行修饰的辅助工具,使《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委婉含蓄、形象可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谢朓是南北朝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对谢诗的阐释起于南朝,沈约、萧子显的认同与钟嵘的批评主要集中于“调与金石谐”上,刘勰的论中不涉谢诗,颜子推则毁誉参半,以及当时士子们的闻风响应等,都是当时文学观念的综合反映。谢朓诗歌在南朝的接受状况,反映了中国诗歌由古诗向近体发展演进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