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每忆起金菊在我家的那段日子,我总会感叹:与她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那是两年前的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妈妈响应学校“献爱心”的号召,从银川市孤儿院认领了一个名叫金菊的女孩。她将在我们家度过一个星期的日子。在那七天里,发生了一些让我想不到的事。和金菊吃饭的时候,我无意间问她:“你的名字真奇怪,怎么叫金菊呢??原本还快活的她,眼神中立刻掠过一丝不安,“孤儿院里的孩子都是没有名  相似文献   

2.
梁为 《留学生》2014,(10):58-59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钱艺梦正在泰国东北高原呵叻府下的Wang NamKhiao县的一个大型孤儿院里。与她一起的。还有来自中国的20名青少年。这段时间里,她和志愿者们一起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上语言课,为孤儿院的学校建造围墙、铺地砖。在学校不远处.森林环绕中,是当地一所超过千年历史的寺庙。  相似文献   

3.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双眼睛。那是在15年前,在我的课堂上。她总是来得很早,坐在第一排勤勉地记着笔记,偶尔抬起眼睛看看我。从她的一份作业中我得知,她自幼失去了父母,在孤儿院里长大,受到过不少的折磨和凌辱,但她靠自己的顽强不屈的学习和斗争,终于考取了清华大  相似文献   

4.
老实说,我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那家孤儿院期间,真没挨过饿。其实,有些时候,我倒也想过,要是有更多的东西吃就好了,因为也有那么一些夜晚,我的肚子的确会饿得咕咕叫。有一天,因为要举行防火演习,我们这些源泉公园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很早就放学了。在走回孤儿院的路上,大  相似文献   

5.
"你们放开他!"我走出孤儿院的大门时,正巧看见学校里的两个小流氓在欺负一个聋哑男孩。于是,我冲他们大叫了一声。我不认识那个男孩,看他的个头儿,我知道我俩是同龄人。我住在孤儿院里,而他住在孤儿院对  相似文献   

6.
“即使我要靠送卡片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也不会买一张母亲节贺卡送给那个女人。”一位女士这样说道,她站在沃尔玛商场里摆放贺卡的架子前。我抬起头,看到一张充满厌恶和失望的脸。四岁那年,我被遗弃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孤儿院里。我从来不知道拥有母亲或者父亲会是什么感  相似文献   

7.
<正>1.寄宿制孩子≠半个孤儿院儿童尹建莉老师的一个结论是:"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其实是她偷换了概念,将"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与"遗弃孩子"画上了约等于号,也将"寄宿学校"与"孤儿院"归为一类了。这完全是两码事。家长不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以后就永远不管不问,孩子平时在学校可以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就可以回家团聚。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依然可以感  相似文献   

8.
<正>画个妈妈抱抱我,幸福、温馨,又令人心酸的话题!伊拉克战乱不断,致使许多孩子成了孤儿,达娜就是其中之一。达娜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失去父母后,她无依无靠,被送进了孤儿院。虽然孤儿院里有保育员的细心照顾,还能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可她并不开心。她经常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有时做梦都会说:"妈  相似文献   

9.
小鸟的渴望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的年代,我8岁的女儿也不例外。 日前去孤儿院采访,我特意带上她,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让她看看那些没爹没妈的孩子多么可怜;二是让她感受一下孤儿们的生活,回来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0.
内心的贫困     
正我曾有过这么一位同学,早年丧父,身世颇为悲惨,旁人听闻之后,无一不热泪潸潸,心生怜悯。6年的中学生涯我都与她在同一间教室里度过。仿佛,命里就是注定要与她有那么一段回忆似的。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没有交过学费,学校亦没有逼迫或是询问过她。她的家庭异常贫困,这好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每年学校的贫困助学名单上都有她的名字,红纸黑  相似文献   

11.
每每看到受捐仪式上那深深低下的头,我就感慨万千。是为了照相,我不停地说“拾起头来”,一脸的惶恐,而后又是深深低下。照相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也为给捐赠人一个交待。我感慨,是因为我曾问过其中一个学生:“你平时不这样低头,这次怎么低得这么凶?”他说:“老师,你不要问了,我很难过……”由此我联想到南京某中学一名女学生的离家出走,她带了一百元钱出去打工,说是为减轻家庭负担。她母亲肝硬化晚期,父亲遭遇过两次事故,哥哥要做手术,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学校减免了她的一些费用,为此她父亲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学校,并且在学校里张贴了。“全校三千人都知道了!”她离开了学校,离家出走了。她曾为读高中而割腕自杀,而今,却轻易地放弃了。  相似文献   

12.
爆笑超市     
扬子 《小学生时代》2008,(12):42-43
爸爸怎么样女儿去寄宿学校上学,临走前,她把一盆盆栽和一缸热带鱼交给我照管。一周以后,她打来电话时,我告诉她盆栽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遗憾地告诉她热带鱼也死了。  相似文献   

13.
苏美惠 《课外阅读》2012,(20):38-40
路易莎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什么地方,从她记事起,她就待在圣彼得孤儿院。孤儿院里有很多和路易莎一样的孩子。不过,在这群孩子中间,路易莎算最难看的了:她是兔唇,眼睛尽管大,但呆滞无光——从出生时路易莎就是一个双目  相似文献   

14.
11岁的白茉莉是英国哈德威孤儿院的孤儿,过着贫寒、凄凉的生活。她唯一的好朋友罗基,是个性格温柔、有点梦幻气质的男孩子。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白茉莉得到了一本超凡无比的催眠书。她依靠自己的天赋,很快就掌握了催眠本领,并开始在孤儿  相似文献   

15.
傍晚刚要走出站前学校校门的时候,一个女学生拉住了我的衣服,我一看,原来是那个爱哭的“小不点”,我几年前在站前学校任教时的学生。说是学生,其实我并没有直接教过她那时,她才读一年级,因为家里父母工作很忙,所以寄宿。我当时负责学校寄宿部的工作。她来到寄宿部上学,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16.
上课铃刚刚响过,一位老者走进邵公庄小学。他找到教导主任,带着忧虑说:“我是前不久慕名转来的学生吕明慧的爷爷。我这孙女在原学校是大队委,平时很自信。自打进了这个学校她却变得自卑了。她说这个学校和别的学校上课不一样,她不会学习了。我想问问,哪儿不一样。这...  相似文献   

17.
Marry实际上是一名中国孩子.她一岁时,被加拿大的欧文夫妇从南昌的一所孤儿院里领养.后来,养父母生了一个弟弟,取名叫小虎.欧文夫妇为了让女儿了解她自己的祖国,就把她带回了中国,于是我的班上就来了一个加拿大女孩.  相似文献   

18.
让我许个愿     
《课外阅读》2014,(10):4-6
<正>我想,我能做她的女儿,与她是有缘的。其实,上中学的时候,我一直不大喜欢她。那年,她40岁了,在学校当老师,却不大会做妈妈。她对我要求严格,却从没有试图了解过我。我从学校到家,要经过两条马路,一家电影院,大概需要20分钟。于是,每天下课,我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回到家里,必定要受到她的盘问。  相似文献   

19.
女儿从小就有很好的记忆能力。上幼儿园,凭视觉记忆,一切带画面的东西都记得住。她认路,从哪里经过一次,下次她就会说“:这里不是阿姨家吗?我来过。”上学前,新生要先适应学校生活,她就去学校。放学时,我接她晚了,在学校怎么也找不到她。结果,她出了学校大门,看不见我,自己就走了两站路,回家了。我觉得这孩子聪明,将来上学没有问题。但一上学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她不能够很好地记忆符号,a、o、e单个汉语拼音还可以,等学习ao、uo时,她就怎么也分不清了。好不容易过了这关,汉字的记忆也成了大问题。我每天帮她默写。今天会的,明天又不会了,狗熊…  相似文献   

20.
《她是我的朋友》叙述了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