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严肃处理“渤海2号”翻沉事故的决定,第二天全国各报都刊用了。我们粗粗翻阅各报,发现绝大多数报纸都把“国务院严肃处理‘渤海2号’事故的决定”作为主题,如人民日报的主题是《国务院作出决定严肃处理“渤海2号”翻沉事故》,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的标题是《国务院作出关于处理“渤海2号”事故的决定》。唯有羊城晚报、甘肃日报独树一帜。羊城晚报的主题是《提请解除宋振明石油部长职务,给予康世  相似文献   

2.
谈及改革开放后调查性报道在我国的发展,必然会追溯到1980年《工人日报》等媒体对于“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调查披露。1979年,由于海洋石油局领导的错误指挥,“渤海二号”翻沉,对于这起严重责任事故,某些领导部门封锁消息,逃避责任,《工人日报》等媒体记者逐一找到死难者家属和职工调查真相,集中发表了多篇调查报道,并点名批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  相似文献   

3.
“渤海2号”翻沉事件的报道,是党的新闻工作史上的新的一页。自从我们确立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观点以来,在现代新闻史上,是记下了不少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的报道范例的。然而,用事物是第一性的这个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占领新闻阵地,同所有改革一样,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都是一劳永逸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8,(1):48-53
本文无意否认渤海二号沉船报道在当年新闻环境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而只是想说明,当时被束缚已久的中国新闻业,刚开始从旧有框架里寻求独立和解放,在探索过程中亦难免会有稚嫩之处。以翻沉原因为例,后续的调查研究、试验计算、实物见证结果表明,与事故发生后由联合调查组认定、也是当时媒体全盘接受并广为传播出去的三条,已迥然不同。当时的各种报道,以及由此引发的评论,几乎都不太关注事故原因的技术分析,而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石油部的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以及封建遗毒等思想问题,最终以相关责任人和主管领导被判刑、撤职、记过等作结。相比于这些,新闻人其实本来有机会像几位辩护律师那样,抓住事故原因、直接责任等话题,以独立调查、信源平衡等更为职业的方式进行深挖和突破。四十年即将过去,渤海二号沉船系列报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张志安 《新闻记者》2008,(10):22-24
如果不以上世纪80年代中"深度报道"概改革开放初期向旧思维、旧体制的告别为社会环境转折的整体拐点,以1980年"渤海二号"翻沉事故报道为业务改革的重要起点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深度报道实践也已近30年.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客货船,因火灾翻沉于烟台附近海域,船上302位旅客船员,只有22人生还,成为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海难事故。 11月26日,我带着一架佳能D—2000数码相机、一台佳能EOS—1N相机赶到烟台,并争取到搭乘救援直升机到海难现场航拍的机会。 直升机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向出事海域飞去。大约15分钟后,我透过舷窗,看到了倾翻在大海中的“大舜”轮。在它的上空,另一架直升机正围着它作低空盘旋。“大舜”轮深红色的船底朝上,尤如海中的一条大鲸鱼,在它的“鱼腹”里,还有100多名遇难者。 我急忙向机组人员示意将舱门打开,以选择更好的拍摄角度和获取最佳拍摄效果。舱门打开了,一股寒冷的海风冲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械报》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读者来信》专栏里,开辟了“为办好《中国机械报》献计献策”的小栏目。到目前为止,一共发了来自各方面读者的二十几篇文章,反映了广大读者的意见和要求.这些“计”和“策”虽非大论,但颇有见地。编排技巧、充实内容、文章长短,更新栏目,无不涉及,不失为良计妙策.  相似文献   

8.
“我的稿件写得不错啊,为什么上不了呢?”当了几年企业报编辑,常常有通讯员问我这样的问题,而作为编辑,我们又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手拿自然来稿,开始觉得不错,但准备编的时候,却又因种种原因而舍弃。原因究竟在哪儿?在此,笔者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将通讯员来稿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分析。我们编辑有时把难以采用的来稿称为“鸡肋”稿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这里,笔者将这类稿件归纳为六大“鸡肋”稿件。事情小而缺乏深入挖掘,分量轻而没有新闻价值。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一个基层单位开了什么会,你们的领导讲了什…  相似文献   

9.
刘希 《新闻爱好者》2006,(12S):67-67
“我的稿件写得不错啊,为什么上不了呢?”当了几年企业报编辑,常常有通讯员问我这样的问题,而作为编辑,我们又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手拿自然来稿,开始觉得不错,但准备编的时候,却又因种种原因而舍弃。原因究竟在哪儿?在此,笔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将通讯员来稿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展“新时期企业报应该姓什么”的讨论以来,陆续收到了各地企业的领导人、办报人和研究工作者的大量来稿。他们围绕企业报的问题,各抒己见。为了使各种意見在本刊篇幅有限的这块园地里得到较充分的反映,我们除部分稿件全文刊登外,对多数稿件将采用择要刊登的办法。欢迎关心企业报的同志们继续来稿,并望观点突出,论述精炼,篇幅短小.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展“新时期企业报应该姓什么”的讨论以来,陆续收到了各地企业的领导人、办报人和研究工作者的大量来稿。他们围绕企业报的问题,各抒己见.为了使各种意见在本刊篇幅有限的这块园地里得到较充分的反映,我们除部分稿件全文刊登外,对多数稿件将采用择要刊登的办法。欢迎关心企业报的同志们继续来稿,并望观点突出,论述精炼,篇幅短小。——编者  相似文献   

12.
钟良 《青年记者》2006,(22):25-26
经历过大兴安岭火灾、渤海二号沉船事故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该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我国抗击SARS遭遇法律空缺后认识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时法律必须完善的结果,到2004年6月又起草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些制度和法律在实际的新闻运作中得到了科学的应用吗?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又是如何扮演其角色的?大陆媒体对“松花江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党报市场问题,里面包含三个概念: “党”、“报”、“市场”。具体说,它涉及到党性原则、新闻规律、市场规律及三者的有机统一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作些探讨。 现在,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我们年年抓报纸改革,尽管大家都有让报纸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三昧》的编辑突然打电话给我,要我写一点有关渤海二号事故的新闻得奖这件事的回忆文章,大概认为这件事还有一些宣传的价值,我也只好“遵命”了。事情已过26年,记忆有所缺失,但我仍将以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写一些我认为还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和认识,以回报编辑同志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报点击     
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了《企业报点击》栏目。欢迎各报把好稿及时推荐给我们。请照此格式,加上点击。来稿请在信封注明:“企业报点击”字样。编者  相似文献   

16.
徐勤 《新闻三昧》2006,(12):13-14
2005年3月18日,铁道部作出了撤销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重大改革。这项打破中国铁路半个多世纪传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涉及到铁路的方方面面,给铁路的各项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铁路局(公司)党委机关报的各家铁道报,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讯员来稿显著减少,一些报社甚至出现了“等米下锅”的严重“稿荒”。如何解决这道难题,已经成为各家铁道报社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造成来稿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适应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去年“3月18日”以来,各铁路局在撤销分局(总公司)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王玉婷 《青年记者》2007,(12):86-86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8.
焦霓 《新闻知识》2004,(3):58-58
我写过1篇小《永远何其多》,讲作和报、刊、台用“永远”做题太多,发表在2002年8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上。但当时我并没分析哪个梨子酸,哪个梨子不酸。结果到羊年“风”仍未止,只好再次给“永远”号号脉,扎扎银针。  相似文献   

19.
敢不敢开展批评,是检验和衡量企业报有没有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准化报》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年初,我厂2号锅炉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众说纷纭,个别人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接有关的单位也千方百计推卸责任。我们经过详细深入调查,很快写出一篇批评性的通讯,在《淮化报》上发表后,受到全厂干部工人的好评。接着我们又组织采写了2号锅炉抢修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2号”事故的决定中指出:“一切重大事故均应及时如实报道,不得隐瞒和歪曲。”这里所说的报道,除了向上级机关所作的内部报告外,当然包括公开的新闻报道。这个对事故报道的新要求应该引起我们新闻界的重视和积极贯彻执行。在四化建设中发生事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报纸报道事故不是为了宣扬事故,而是为了用事故教育读者,接受教训,推动四化建设。从新闻报道来说,完全避开四化建设中这一类新闻,甚至国外报道了还不报道,这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也不利于通过社会舆论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新事故的发生。在报纸上选择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进行报道,公开揭露产生事故的因素,也是为了振奋人们大干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