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冬玲 《考试周刊》2012,(31):192-193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三集五大"提出,实施两个转变,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在新的变革背景下,为培养电力高级人才,高校应该顺应时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作者就电力客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担负着四川省境内主要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电力供应。公司员工2.9万人。资产482亿元。2004年完成售电量618亿千瓦时。实现利润总额8.61亿元。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此.公司按照“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和完成经营管理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最近,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奋斗目标。作为县供电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即抓管理、抓队伍、抓发展、创一流,力求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第一,供电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供电企业管理者树立求实求是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求实”就是使自己始终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探索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基于“职业教育集团”概念下的探索,另一个是基于“集团职业教育”概念下的探索。正像“公司集团”与“集团公司”是两个概念一样。本文试图以公司法对“公司集团”和“集团公司”的解释为基础,从企业经营运作的视角理性的观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集团的性质、结构、模式、功能及管理,以寻求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作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发展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内涵、特征,分析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探索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基于“职业教育集团”概念下的探索,另一个是基于“集团职业教育”概念下的探索。正像“公司集团”与“集团公司”是两个概念一样。本文试图以公司法对“公司集团”和“集团公司”的解释为基础,从企业经营运作的视角理性的观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集团的性质、结构、模式、功能及管理,以寻求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作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机制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才链、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成果链、信息链六个方面阐述了农林职教集团的运作机制;分别从集团化办学、规范化管理、集约化发展、信息化建设和品牌化运作五个方面提出了职教集团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8.
北京景山学校自2007年起探索实施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并通过现代化治理手段保障集团化办学规模与质量的共同提升。一是以共同愿景凝聚集团发展共识,二是以“三统一”模式提升集团管理实效,三是以核心资源输出强化集团化办学内涵,四是以自主选拔培养打造“景山风格”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9.
刘红霞 《学前教育》2010,(12):44-45
包钢幼教处成立于2005年,下属15个园所,虽属于企业办园,却承担着社会职能。在教育部门和企业的双重管辖下,幼教处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在包钢(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一调配”的优势,谋求发展,不断提升办学的核心竞争实力,探索出一条“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求发展”的自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工教育》2006,(5):32-32
重庆市电力公司于1997年随重庆直辖而成立,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的成员公司,负责重庆电网的管理经营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调度。公司现有直管基层单位44个,其中供电局12个,供电公司(控股)23个,发电厂、施工企业、超高压局、设计院、试研所、学校、教培中心各1个。2005年,公司资产总额238.4亿元,售电量237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1.
集团化办学现已成为各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抓手,而促进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亦将成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实地考察了江苏省一所集团化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力量、多元文化价值和人格魅力是影响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促成教师在观念、实践方面的转变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转变。以“教师转变”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机理为:中介变量支持教师转变、“双环”驱动教师转变和规则因素全程影响教师转变。依此,集团校教师要融入学校文化生态,增强在诸多规则间的判断力,实现自身的转变;学校要把脉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促进各校区间的沟通,为教师转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农村学前教育被列为普及的重点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为实现“扩大资源与提高质量并重”的目标,解决乡村幼儿园长期存在的“散、小、弱”等问题,一些县(区)探索并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发展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学前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但部分连锁重于形式,“覆盖易、提质难”,持续发展还需动力和保障。因此,需从统一配置资源、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核心辐射作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幼教集团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多元、多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集团化办学与集约化发展是有效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有益探索,集团化办学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分析不足,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理清思路、统筹协调,打破壁垒、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建设,有效提升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与集约化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家发展战略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由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校企合作培养;由独立办学转向集团化、集约化办学;由大国办大教育转向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参与办强教育。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建立“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的全员业绩考核体系,是各省市国资监管部门及各大型集团公司一直在研究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构建集团总部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准确考核评价总部人员业绩,是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集团总部建设,提升集约化经营和集团化运作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电力投资管理水平,提升计划、财务预算准确度,建设投资(资金)计划管理系统,完善投资计划与套装软件项目管理模块(PS)接口尤为重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完成对电力公司投资计划管理,提高基建项目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优化电网企业资源配置,为电网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财务预算编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以安徽省电力公司投资(资金)计划管理系统为例,阐述投资(资金)计划管理系统与套装软件项目管理模块(PS)接口设计与实施的关键技术,分析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实际效益。应用研究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水平,推动了公司基建项目投资计划的深入管理。  相似文献   

18.
光耀陇东     
始建于1980年的庆阳供电公司,伴随着共和国30年改革开放的步履,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踏上了从分散到统一、从落后到先进、从薄弱到坚强的奋进历程。  相似文献   

19.
“优化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虽不是什么新课题,但确是近几年幼教集团化规模发展中是否出现“质量稀释”与“品牌稀释”的讨论焦点。于是,业内对于各个品牌的含金量,对于各个集团化发展的不同特性(直营、连锁、加盟、借壳、输出、辅助等),也给予了高度关往。集团化办园的资源优化优势显而易见,但与一所单一幼儿园或是几家连锁幼儿园相比,它必须进行发展战略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新阶段在省域层面上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是要加强“四个统筹”,即以教育现代化目标为统领,统筹推进省域高教发展转型;以提升教学质量“满意度”为核心,统筹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高校协调发展;以综合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扩大社会参与程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