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近日,笔者拜读了吕型伟老先生的自传体著作《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一书,感慨颇多。吕老在书中以53个故事片断讲述了他一生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的教育历程,展现了一位  相似文献   

2.
眼下的“名师”“名家”可谓如过江之鲫,多得不可胜数。一个什么“工程”,便可制造“上百”名师,倘有上百工程,自可制造上万名师了。但“速培(训)”与吆喝之下,似并未产生出如蔡元培、陶行知那样可得名垂青史、永驻人心的一代大师、大家了!世风不堪,虚名浮力之下,倘阅见一位真名师、实大家的作品,自有一种如遇长者、如沐春风的爽心暖意了。近读吕型伟先生的大著《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伤,便有这样一种久违的惊喜。掩卷之余,便慨然喟叹——一位孙心目中真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他初中毕业,17岁就当了乡村小学校长。上海解放后,他参与了对旧教育的接管、整顿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创、探索,当过中学校长,并长期担任市教育局的领导工作。“文革”结束后,他参与领导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一些重大改革反映出的教育理念中都有他的思想精华和火花。离休后,他“踏遍青山人未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主持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实验》。  相似文献   

4.
一收到顾冷沅、周卫同志寄给我的《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以下简称“散记”),我就怀着景仰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利用十多天的业余时间,晚眠早起,拜读了一遍。由于有感要发且想形成字,所以又翻了多遍,做点录。  相似文献   

5.
近日,拜读了吕行伟老先生的自传体著作《吕行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一书,感慨颇多。吕老在书中以53个故事片断讲述了他一生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的教育历程,给我们展现了一位老教育家充满激情而富有理性的一面,也让我们感受到吕老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著追求。全书以自述的形式娓娓道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教师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思想盛宴、实践大餐。有志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可以从这本丰富充实、富有张力的书稿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近日,拜读了吕行伟老先生的自传体著作《吕行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一书,感慨颇多。吕老在书中以53个故事片断讲述了他一生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的教育历程,给我们展现了一位老教育家充满激情而富有理性的一面,也让我们感受到吕老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著追求。全书以自述的形式娓娓道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教师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思想盛宴、实践大餐。有志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可以从这本丰富充实、富有张力的书稿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方鸿儒 《教育艺术》2007,(11):32-33
眼下的"名师"、"名家"可谓如过江之鲫,多得不可胜数.一个什么"工程",便可制造"上百"名师,倘有上百工程,自可制造上万名师了.但"速培(训)"与吆喝之下,似并未产生出如蔡元培、陶行知那样可得名垂青史、永驻人心的一代大师、大家了!世风不堪,虚名浮力之下,倘阅见一位真名师、实大家的作品,自有一种如遇长者、如沐春风的爽心暖意了.近读吕型伟先生的大著《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便有这样一种久违的惊喜.掩卷之余,便慨然喟叹--一位我心目中真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小学教育普遍的现象是:共性有余,个性欠缺;"一刀切"畅通,多样化难行。这种"千校一面,万生一腔"的状况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不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更不利于创建特色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学校管理者。那么,如何做一名创新型的学校管理者呢?  相似文献   

9.
李凌云 《教育文汇》2009,(11):49-50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所著的《不做教书匠》一书,获益匪浅。 书中将教师从事教育大致归纳为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这类教师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美好愿望,希望自己在管理的路上边走边吟,做一名诗意的管理者。2006年,经过10年副校长生涯的磨砺之后,我在校长的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并看到了春天明丽的曙光,尝到了秋季的果香。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9月1日开学起,广东教育将破“示范”立“规范”。2005年以前,广东中小学实行的是等级学校评估制,现在将进行规范化学校建设(9月3日《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12.
米溢 《中国教师》2014,(6):37-37,78
<正>藤田教授在《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一书中重点分析了日本"校园暴力""学校周五日制"和"设立一贯制中学"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改革的举措及效果进行反思。本文旨在明确藤氏观点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认识,并探寻藤氏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一、藤式观点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认识根据藤式观点,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有三个:其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学校存在的典型问题(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厌学和逃学等);其二,  相似文献   

13.
▲ 令人惊叹的管理研究成果《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组织了一个21人的研究团队,“花费了15000小时的工作量”,对1965年~1995年30年间出现在《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上的1435家企业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只有11家企业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并能够保持15年以上。为了揭示其中的规律,他们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竟然分析了数以吨计的企业历史资料和几万页的采访记录。如此顽强的求真精神,能不令人叹服吗?在如此坚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我们能够忽视吗?更何况书中充满睿智。将《从优秀到卓越》一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教育实践普遍理性诉求的表现可概括为:注重普遍性知识的教学,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呈现工厂模式,以及相信普遍理性必然使学校教育不断取得进步.这种普遍理性的诉求给我国学校教育带来不能承担之重,导致学校教育忽视知识的生存论意义,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并导致人自身问题意识的丧失.而遵循情境理性则带来了转机,我国学校教育实践开始关注知识的生存论意义,尊重教育的情境性,找寻能够对实践发生作用的理论.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后现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我们中国人自身问题意识和实践关怀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孙祯祥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4):73-75,32
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开展得如何,与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和素质密切相关。本文对照《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校管理者)》的条款,结合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者的责任及其素质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河东去浪淘沙。教育,一条灌溉人类文明的浩荡长河。在河水的奔腾与跳跃间,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经受着岁月的洗礼。凝聚着思想者智慧与心血的中外教育名著就沉积在那宽阔坚实的河床上。您可曾走近过这些教育经典?您可曾聆听过大师的声音?从本期话题中,您可以看到:特级教师是怎样以教育名著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的。因为阅读名著,他们的工作除了忙碌与紧张之外,还有一份超越与幸福。为拓展名著阅读的视野,我们还特别约请了湖南师大教育系副教授刘铁芳先生撰写了《以经典孕育智慧》一文。愿您从此打开教育名著。  相似文献   

17.
上师范时,我曾读过《爱弥儿》这本书。当时,我花了很多精力也未能理解卢梭的思想境界。时至今日,我已步入教育岗位十余载,又重新捧起这本不朽之作,收获了许多别样的感受。 手捧卢梭的《爱弥儿》,我细细地品读着,思考着,感悟着。书中不乏富有情趣又流畅的段落,不乏形象贴切的比喻,也不乏真实生动的场景。经过两百多年的考验,现在依然闪烁着卢梭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  相似文献   

18.
做家长已经有些年了,但每每看到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自己却束手无策,只有“惶惶不安和忧虑”,就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如果有一所新父母学校,自己就是这所学校一名虔诚的学生,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型大学——哈佛大学,在追求卓越中丧失了灵魂,主要原因是大学领导人的不力,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课程偏离了教育本质,大学生在金钱中、竞技体育中迷失了自我。因此,中国研究型大学应以此为鉴,力争实现大学领导力的回归,明确教育目标,在教学科研并重中坚守"成人",课程目标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程内容做到科学与人文融合、专通相结合,让大学生增强使命感,做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偶然逛到书店,看到《不做教书匠》一书,便被深深吸引住。管建刚校长提纲挈领分别地讲述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我感触最深的是: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管校长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