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其个性的培养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儿童的个性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从儿童的心理、生理为出发点塑造儿童,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并消除一些消极的因素,使儿童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成为“审美人”。  相似文献   

2.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课程———为生活而准备生活准备论是永恒主义课程论的基础。永恒主义认为,学校决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和“雏形的社会”。学校始终是一个人工造成的、有价值的机构,在这个人为的机构中,要充分地发展儿童的智力,从而为将来的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永恒主义继承了传统教育关于儿童的学说:每个人都具有成为理性的人的潜能,而要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必须通过教育这种锻炼和学习过程,亦即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过程。永恒主义反对进步主义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论,他们认为,普通教育不应设置选修科目,尤其不能让儿童由自己…  相似文献   

3.
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贯串了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过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非常有影响的儿童教育理论,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之一受到批判。面对不断的反复批判,陈鹤琴不得不清理、反思、检讨自己的“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虽存在理论上的因袭杜威主义的局限和实践上的形式主义缺点,但是,它提出的人的现代化命题、尊重儿童主体性、培育儿童个性等主张,仍然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位 ,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这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趋势。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说 ,考试和教育测验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而科学的教育评价则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为“差生”更名。一、“差生”来源于应试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个性 ,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谈到个性差…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地方主义”十分严重的国家,如同“五一”国际劳动节没有被列入公共节日一样,美国的儿童也很少知道“六一”是他们自己的节日。不过,对国际儿童节的漠视并不代表美国人不重视儿童权益的保护和儿童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个性主义是“五四”运动以后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在反对封建思想和军阀统治的斗争中.曾发挥过重大社会作用。但仅用个性主义来作为武器是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鲁迅笔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利用个性主义来反对封建主义和军阀统治,以求个性的彻底解放,也总不免要成为“失败者”。最后必然走向妥协或奴从。  相似文献   

7.
集合型职业高中即多学科并设的职业高中,综合选修制高中是大幅度实行选修制的综合高中,二者都是八十年代新创办的一种进行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一、集合型职业高中和综合选修制高中出现的背景。1.通过学科结构的多样化,实现“个性主义”的教育目标。中曾根教育改革临时审议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个性主义”教育问题。所谓个性主义”教育指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个性确立自由、自律、自己负责的原则”的教育。其个性的含义是很广泛的,主要指教育要具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两次大的话语和观念转型,第一次是从家族主义、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观念的转型,以及由“非人的文学”向“人的文学”的转型,这是个体主体性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第二次是从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向左翼的革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转型,这是个体主体性逐渐为集体主体吞噬并走向消亡的过程,也是文学成就逐渐滑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管理主义的学校经营,应试主义的教育,竞争主义的学习环境,把教学和教育当成规范,当成约束,当成管理,使教师身心疲惫和儿童厌学,忽略了灵魂的高贵与自由生长的价值。对着各种社会问题和教育失败的案例,我不免要问,学校教育中“人”在哪里?“我”在哪里?如何让“人之为人。我之为我”呢?这些,都是需要从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始的。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是需要从寻找学校的教育价值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启蒙主义为重心的文学现代化运动。其根本倾向 ,是人性的启蒙和文学观念与表达的现代化 ,所遵循的价值原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今天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 ,中国面临这样的现实 ,在物质生活大大“现代化”的今天 ,普遍的人缺乏人的独立意识、崇善的人格追求。甚至连最一般的道德规则都淡漠了。因而需要“五四”式的启蒙  相似文献   

11.
“把儿童当儿童看”是卢梭教育思想中最具革新意义的思想。卢梭的学生观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学生观,更是对作为人的特定发展阶段的儿童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确立。因此卢梭的学生观可称之为“童道主义”学生观。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受到晚清启蒙主义大师的影响之后,就自觉将自己民族与整个世界作比较,并以此作为产生自觉精神的源泉.本文从静滞停滞与动态进化;“缺失主义”与追求“独立精神”;“易趋虚假”与“力图真实”;“压抑个性”与“个性解放”四个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独到的比较.这种鲁迅式的“比较”,显示了鲁迅的洞察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是鲁迅的伟大之处,也是他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鲁迅这种“”比较即周,爱生自觉”的比较功夫,对于我们正在建设的新文化,无疑是值得学习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儿童化伴随儿童学的萌发而产生。儿童本位观念源于西方人主义思潮。贺宜于上一世纪50年代在我国首倡儿童化。茅盾主张儿童学顾及儿童特点,而不能“拔苗助长”。80年代班马提出“儿童反儿童化”观念和“小人读大书”现象,批评儿童学创作不能一味“浅显易懂”。成人化理论促使创作突破了昔日存在题材禁区,极大促进了我国当代儿童学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4.
美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我国古有“诗教”、“礼教”、“乐教”之说.本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更明确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他说国民教育,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他认为在人的培养上,五育都很重要,是“今日教育不可偏废者也”.他还认为美感是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的“津梁”,能起变革社会的作用.1909年他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上应特别重视美育.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教育方针.在西方,将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作为教育儿童的教科书,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提出“体育教育儿童的身体,音乐教育儿童的心灵”.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素质教育论指出: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注重发展人的个性。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儿童个性得到发展呢? 一、开放儿童思维,尊重个性 儿童绘画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想唯儿童所独有。儿童在绘画构思时,教师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列举一大堆“新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个性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虽然在馬克思以前的先进教育家們就已經提出来了,但在那时,既不可能提出完整的看法,也不可能把这一理想具体地实現出来。只有依据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正确地看到教育与社会發展的关系,才能正确地看到人的个性發展的必然的前景,以及人的个性全面發展的客观規律。 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們,从資本主义社会小看到了“把生产劳动和智力体力結合起來……唯一的生产一个全面發展的人类的方法的胚芽”,而且也看到了关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个性全面發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把这些可能性轉化为現实性的具体途徑,并从而制定了关于人的个性全面發展的完整的学說。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种心理理论任务(包括失言理解任务、白谎任务和故事理解任务)、合作行为任务、儿童马氏量表等方法探讨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合作行为、“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系。90名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心理理论与其合作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理论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合作行为水平。(2)小学儿童心理理论与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3)小学儿童合作行为与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高“马基雅维里主义”小学儿童的合作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低“马基雅维里主义”小学儿童。  相似文献   

18.
突破整体主义价值体系的束缚,确立以个体的独立、自由和权力为基础的新型价值体系,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遭遇的问题。中国近代启蒙哲学上承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以对人的存在个性的重新发现为突破口,对理学为代表的本质主义倾向及其相关联的权威主义、专制主义展开了冲击。对“自我”的推崇和论证,对“独”与“群”关系的思辨讨论以及对非理性主义的同情和首肯,都表现了近代思想家在哲学层面上对人的个体存在及其自由的关注。近代启蒙哲学揭示出:在群已关系中由以自由原则取代整体主义,既要去除内在的奴性人格,又要突破外在的制度性压制。前主要表现为对个体人格的独立和个性自由的追求;后则主要表现为对政治自由与公民民主权利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巴格莱的儿童中心观——对《教育与新人》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文 《考试周刊》2009,(43):23-25
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教育流派之一,它强调对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的继承和发扬。在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上.要素主义给人的印象就是倡导“教师中心观”。本文作者通过对要素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的著作《教育与新人》的分析得出,巴格莱其实更倾向于“儿童中心观”.认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根据母语特点,遵循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儿童学好语文的科学。语文教学也是艺术,是形象的、情感的、审美的、富有魅力的传承语文知识能力的艺术。由于母语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因此,中国的语文教育不仅是使儿童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教育,也是使儿童成为真正中国人的教育。时下,小学语文界繁花似锦,小学语文教师群星灿烂。在众多名师中,有一位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人,就是支玉恒老师。支玉恒,河北张家口人,深受燕赵文化的影响,乃慷慨悲歌之士,侠骨柔肠之人。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自幼养成了倔犟的个性和永不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