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跬.步.行.趋.走.奔.这些与“走”有关的字,在古汉语的使用中,是有具体差别和界限的.跬Kui《类篇》:“一举足曰跬”.古人所谓一跬,实际等于今天一步.《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聊斋志异·促织》:“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跬步,即脚一跨.步,甲骨文作(?),象两脚走路.《类篇》:“两举足曰步”.步,一般用为“步伐”或“行走”义.曹操诗题《步出厦门行》,步出,即漫步走出.张衡《东京赋》:“驾不乱步”(驾车的马的脚步不乱).再如,成语“七步之才”、“步履维艰”、“五十步笑百步”.  相似文献   

2.
(一)朗读指导不具体深入课堂听课,我发现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够具体,泛泛而谈。如有个老师上《鸟的天堂》一文,学了第八自然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后,要求学生用赞美、喜爱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可学生还是地达不到要求。请问:什么是赞美、喜爱的语气?怎样才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教师没有作具体的指导,学生也读不出来。同样,许多老师上课也是有要求,可具体怎样读出要求的语气,学生不知道,也读不出来。我认为教师不光要指出用什么语气读,还要作具体的指导,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有必要教学生读一两遍。这样,学生才会明白。(二…  相似文献   

3.
深入课堂听课,我发现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够具体,泛泛而谈。如有个老师上《鸟的天堂》一文,学了第八自然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后,要求学生用赞美、喜爱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可学生还是地达不到要求。请问:什么是赞美、喜爱的语气?怎样才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教师没有作具体的指导,学生也读不出来。同样,许多老师上课也是有要求,可具体怎样读出要求的语  相似文献   

4.
一、换一种问法 某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特别是小结已经做完.下课铃快要响起的时候,教师往往要对教学效果“确认”一下,于是,有的老师问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相似文献   

5.
一、要重视课题教学下校听课,我看到小学数学课上忽视课题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教师小看课题教学的作用,他们仅仅把课题看成是板书的一个内容,并不进行课题教学,以至课题成了黑板上的一个摆设,课题的教学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其实,恰到好处地组织课题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地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对于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都是十分有益的。进行课题教学,其具体方法一般是,课题出示后,就让学生去品嚼。例如,教师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题后说: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想知道约数和倍数,能…  相似文献   

6.
到底中心论点是什么? 人教版教参(九年级下册)在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时,认为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在总结课后习题答案时却又说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那么,到底中心论点是什么呢?下面不妨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从 《内蒙古教育》2005,(12):34-36
袁振国主编的《教育政策学》中说:“执行时的政策与制定时的政策很少是一样的。”类推开来,理论超前而现实往往滞后,所以,教育理论与学校的现实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差距。认识到这种差距,会使我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实践理性化。于是,读2005年第8期《内蒙古教育》,记笔记三则。  相似文献   

8.
<正>(一)告同学书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与我的文字见面的时候,这个夜晚已经过去了。我知道你们很难懂得我此刻的心情,但我的文字还是要交托给你们,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我的职责不仅是教你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你们做人。晚上想的最多的,是我第一次上课的情景。当时我翻来覆去横竖睡不着,一直持续到十二点钟,不安与  相似文献   

9.
10.
1 大多数孩子除了入园时哭一会儿,其余时间都能比较高兴地参加活动。可每天由奶奶送来的林林小朋友却是个例外。奶奶一走,他就哭着要奶奶,而且几乎天天如此。原来孩子自6个月起就一直由奶奶带,奶奶十分疼爱小孙子:不让小孙子跟小朋友玩,怕受到伤害;也不情愿让孙子的父母照顾,怕他们毛手毛脚弄不好;甚至不让其父母批评小孙子,说孩子小,不能受委屈,等等。因此,孩子在奶奶的过度保护下,形成了对奶奶的特别依恋。  相似文献   

11.
换位 今天上午,我上完课走出教室,一位学生喊住我,说:“老师,我坐在后面的大门边,同学们进进出出,这几天风大,我被吹感冒了,头疼得厉害,我想换到教室中间坐几天,与张英都说好了,您同意吗?”听了如此恳切的话语,我不假思索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2.
周全华 《上饶师专学报》1992,12(2):72-73,93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41年(1613),卒于清康熙21年(1682。他所撰《日知录》是一部“具有时代解放意义的成功的作品”(侯外庐语)。《日知录》之作,炎武自谓“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弟子潘耒庐《日知录》说:“《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剳记,久之而类次成书者。  相似文献   

13.
14.
没子 金刚钻 拿不住 各地对夏天一种螫人小虫的俗称。闽地俗呼“没子”,京师俗呼“金刚钻”,山东俗呼“拿不住”。《五杂俎》卷九《物部一》:“山东草间有小虫,大仅如沙砾,嚼人痒痛,觅之即不可得。俗名‘拿不住’。吾闽中亦有之,俗名‘没子’,盖乌有之意也,视山东名为佳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有关教育改革、教学研究的文章中,常会看到一些专业名词,有时还是英文缩写,其中,“思维”及“智商”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它们还各成“系列”,如“思维”有“顺向思维”、“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等;“智商”有“情感智商”、“创造力智商”、“逆境智商”、“爱的智商”等等.这些名词表示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不仅搞教育教学研究的人需要明确,作为教师也同样应该明白.为此,笔者把平时看书读报中零零星星搜集到的脊料加以整理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郑鸿根 《教育家》2003,(4):54-56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代数》第一、二册过程中有以下两点体会.《初中代数》第一册1.11节(P36)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在这三个运算律中应再次强调这里的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在教学“加法运算律”时,《教参》中要求强调:运算律中的字母a、b、c分别表示任意的三个有理数,也就是它们可表示整数,也可表示分数;特别是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表示负数或零,并要求举例说明。《教参》中的要求无疑是对加深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大有好处的。在教“乘法运算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一种超越性的行为,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利用教材这一中介,激励学生在理解教材主旨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明心见性,发挥内在的潜能,发现更广的世界,发出独特的声音,进而丰润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关注语文教材的"言外之意",也即教材之外的最大意蕴,这便是公民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9.
《老学庵笔记》是陆游晚年所著的笔记,文中有许多意义不见于权威字典、辞书,或虽见于字典、辞书,但不准确的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系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补充权威字典或辞书在释义不确、义项不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反思,除了对一节课或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学习、实践、再思考这样的形式以外,还可以是更加“随意”的思想花絮。只要有潜在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在教育教学发生的场所,能够成为反思对象的事件就俯首可拾。这些看起来很微小的思想火花,却往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触及教育教学中的要害问题。《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就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思想留痕。当然,反思并不总是正确的、有益的。在一段时间内还可能是对自我的错误否定。这就需要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它,对待它,也可以称之为对反思的反思。孙启民老师的《说反思》一文即给了我们这样的提醒。无论是如何进行反思教学,还是如何对自己的日常教学事件进行思考,抑或是如何看待反思本身,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唤起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让每个普通教师的个人理想找到现实的基点和实现的阶梯,让教育生活不再枯燥乏味。此次话题暂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反思作为一个热点的冷却,而是在期待更多的教师有凝聚成文字的思想火花陆续闪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