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校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进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为抓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学科教研,优化课堂教学,在学习各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问题式"五步教学法》,下面就五步教学法之"质疑问难",谈谈自己几点粗浅认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质疑、怀疑。疑最易引起思维不断深入。思想家们说,"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相似文献   

2.
戴玉华 《考试周刊》2011,(26):52-53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多让学生主动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可从以下三步入手:  相似文献   

4.
“疑”作为我国几千年优秀的学习理论,历来有不少阐述.孔子提出“疑,思之始,学之端”;宋朝张载也主张“学则须疑”;朱熹则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问题对于启迪思维、促进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唯有牛顿敢于质疑.从而发现了地球的引力。这一伟大的发现是从质疑开始,加上大胆的猜想、以及反复的研究。学习也同样如此,“学贵有疑”我们的教育教学.只注意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怎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质疑问难是对问题的主动思考,是思维的助推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效学习呼唤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兴趣,历练质疑问难本领,培养质疑问难习惯,在质疑问难中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众所周知,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鼓励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8.
全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教授,在考查学生时有一套别具一格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质疑问难。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深浅给分,问题提得越深刻,给的分越高。这是很有道理的。学生能提出疑难问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我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尝试。起初,学生提的问题大多是词语方面不懂的,逐渐能联系句段的意思提出词语的用法问题。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探究意识强,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对于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还可以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思维定势,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例如:在讲到电磁继电器时首先讲述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只要在电磁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电磁力就会克服弹簧的拉力将衔铁吸向铁芯,从而使动触点和静触点(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铁的吸力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图1到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闭合。这样吸合、释放,达到了在电路中导通、切断的目的。学生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特点之后,再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有关问题。其中有位学生提出:“是否只要继电器衔铁...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看,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入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疑到创新.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质疑这一能开发创新能力的教学技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英 《河南教育》2005,(12):31-31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很强,想象丰富。挖掘和利用他们这方面的潜能,从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要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首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不得不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同时要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通过评选“最佳一问”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并掌握其能力是必需的。为此,本文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具体的做法以及注意事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整个改革涉及课程目标、结构、标准、评价、管理、教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诸方面,这是一个由课程改革而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截至目前为止,据我们视野所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尚未引起人们的研究和重视。尤其是文科教学方式还基本上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等教学方式上,即使有少数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也基本上停留于经验阶段,没有升华为理论。  相似文献   

15.
质疑问难不是问答式教学的延伸 ,它充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 ,它不以学生能否出色回答好问题作为课堂目的 ,而重在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爱因斯坦语 )。因此 ,质疑问难的本领将是学生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学会训练这样的能力。一、帮助学生清除疑虑 ,敢于提问1.转变教学观念 ,还问于学生。2 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教学改革所提倡的启发提问针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开拓意义 ,在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笔者听了北京吴正宪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圆的周长”,教者通过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其中一个片断颇为精彩,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积极开展“质疑问难”教学模式的探索。“预习质疑——细读质疑——精读质疑——学后质疑”,自始至终引导着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问”和“学”来展开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8.
仇千记 《宁夏教育》2007,(7):116-117
工作二十多年,曾数次执教《草船借箭》一课,也多次聆听别的教师上这一课,大都进行过这么一段。开场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教师指着刚刚板书的课题问学生:“同学们,面对‘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似乎是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疑难问题”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暴露学习困难,变“师问生答”为“生问众议”,形成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自学成才的人或发明家,他们之所以能自学成才,能发明创造,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前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材,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者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能力。因而,我们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难,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切实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学则须疑。“疑点”往往是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关键之处抓住这些疑难问题,深入思考,就会使读书不断得到深入。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