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即课堂.无论是孔子"以天地自然为师"的主张和卢梭"世界以外无书籍"的思想,还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无不表现出倡导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观念.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为生活与学生的距离是最近的.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教育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在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学习。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教师应当让作文课堂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做到"为生活而学习",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也要融入生活,倡导英语教学生活化,使英语教学变得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伊 《数字教育》2019,(1):57-62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与核心,"美"是教育的品质与目标。普陀小学将"和美"作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形象,以"新东方1001夜"故事为载体,创新学习方式,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故事的学校",以"儿童立场生活眼光故事表达"为课程理念,通过学习文化故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梳理出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创新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包婷婷 《广西教育》2013,(29):14-15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果脱离生活实际,仅仅将英语课堂当做纯粹语言的灌输之地,学生便无法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更无法将其视为一种需要。"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换句话说,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需要借助其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接受,从而变为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文化是立校之基。现在,不少学校倡导"生态教育",打造"生态课堂",但是,如果学校的管理、文化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套,而不是人性化的管理、开放活跃的学校文化,"生态教育"将重新陷入困境。为此,我在学校管理中,从学生个人、班级、学校三个层面入手,打造"雅"、"立"、"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基。一、学生个人追求生态之"雅""雅"是一种贯穿人终身发展需要的魅力修养。我校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在历练和积淀中形成了学校"遵循天性,举止文雅"的"雅"文化。  相似文献   

7.
近阶段的教学实践让我想起了莱辛的这句话:"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也让我尝到了利用孩子在生活中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学生的"理想"的甜头,教育就应该生活化。对于学校的课堂教育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过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和谐教育思想。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高效在于追寻教育的"同情心",即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教学的高效在于构建学习的"共同体",始于兴趣、终于智慧的课堂教学追求,要让自由写作成为表达生活的需要,让自由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的文化管理在于营造生长的"土壤",无论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创新之源,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积淀、办学优势的弘扬和办学个性的彰显。我校德育工作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遵循"对己讲仪表、对人有礼貌、学习讲勤奋、学业有起色、在家讲孝顺、在校讲文明"的学生管理目标开展工作。一、强化德育管理的总体思路学校贯穿"一种思想",即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实行人文关怀,倡导"爱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增  相似文献   

10.
张富有 《天津教育》2020,(27):62-63
"教育应以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为真正基础,使儿童在美好的学习生活中自己成为好孩子。"以美好教育理念为引领,打造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建设有品质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以创建现代化教育品质学校为目标,20年来坚守"智慧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大家一起学",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实践,现已成长为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学校建构了以"向上"为核心的学校精神力系统,积淀了"项目驿站"的研究文化,建设了以"与伙伴携手,与风格同行"为愿景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形塑着博爱、儒雅、智慧  相似文献   

12.
李建瑶 《快乐阅读》2011,(16):119-121
在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论指导下,目前我校把"阳光体育,健康生活"作为课题来探索,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做到了人人有运动项目、班班有运动团队、学校有运动氛围。并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倡导体育文化、体育校园、体育生活的大融合。全面落实高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增进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效果的能力,从而增强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倡导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人格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美育、德育、智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共同推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长期的办学思想和师生行为的积淀与升华。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在开展理解教育研究的进程中,营造一种"宽容理解、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构建积极的人际文化、管理文化和学习文化,引导学校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走向相互理解,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乐清中学创建于1939年,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的办学理念,倡导"把课堂学习、班级管理和学校生活还给学生",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实现品德上自觉、学业上自学、生活上自强、生涯规划上自我实现,成为具有丰富生命力的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小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受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核心思想就是提倡教育要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一、建国以来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始终"坚守"的一项教育活动。深度审视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在"不求快、但求远"的"致远教育"引领下,践行"知行并进、弘正致远"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升学校生命格调与品质的生活课程体系,培育"有梦想、能自主、会生活"的蓬勃少年。1.立足育人本质,构建生活课程体系学校基于教育价值和学校"致远文化",吸收和运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成果,关注学生生命质量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博雅教育奠基生命阳泉市矿区小南坑小学坐落在阳煤集团二矿广场中心地带,学校创建于1953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学校全面推行"德润人心,文化天下"的博雅教育,以教师的博爱、儒雅,服务于学生的博学、文雅,成就学校的博大、高雅,为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幸福莫定基础。学校倡导"晨读、午练、暮省"的教育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书香浸润灵魂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师教学的理念——"教育即生活",中国的教育界倡导"生活即教育",虽然二者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但是把教学融入生活,使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共同的倡导。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其生理和心理重大的转折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时期会发生极大的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德  相似文献   

20.
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走适合乡村学校实际的发展之路。我校立足乡村实际,提出了符合农村地域特点的田园文化教育。主要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实践的提升,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以农耕文化劳动实践教育影响师生,达到育人的目的。一、立足农耕,确定学校办学特色我校在确定特色创建的时候以"田园农耕"为发展方向,让师生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得到田园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