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11,(3):106-113,132
摩尼教于763年传入漠北回鹘汗国以后,迅速发展成为回鹘国教,其影响渗透到汗国社会、经济、外交及文化的各个方面。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部众四散,其中迁入河西者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由于受到当地流行的宗教文化的影响,回鹘宗教信仰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被奉为国教的摩尼教虽继续流行,但势力越来越弱。在漠北时期并不流行的佛教,却异军突起,取代摩尼教而成为甘州回鹘国最为流行的宗教,同时萨满教遗俗继续存在。这些成为甘州回鹘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西汉至840年回鹘南下之前,一直有突厥语族群栖息于河西地区。正为此,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一支才南下河西。甘州回鹘是于乾符二年(875年)正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毗伽可汗(875~885年在位)是其第一任可汗。甘州自唐中和四年(884年)底开始为回鹘所控,汗庭是于光化三年(900年)或稍后不久由合罗川迁往甘州城的。其辖境,最盛时东达秦州,东北至贺兰山,南以祁连山为界,西止于沙州,北至合罗川下游。甘州回鹘几乎从南下河西后便注重学习汉文化,重视保持并发展同中央王朝的关系。这也是其最终能发展成一个受中央王朝重视、使归义军政权不安、令安西回鹘汗国无奈的独立政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回鹘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原居于漠北,曾建立过强大的汗国,9世纪中叶,在外侵、内讧和自然灾害的交逼下,汗国灭亡,部族分为数支西迁,部分迁入河西走廊,建立以甘州为中心的政权,史称甘州回鹘。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敦煌地区考古工作的展开和莫高窟藏经洞的开启,大批的敦煌遗书相继出土、刊布和研究,为探讨古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问题提供了许多新的珍贵资料,使我们对一些长期已成定论的历史问题重新讨论。本文即拟根据敦煌石窟、遗书的资料,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对学者们争议较多的五代时期甘州回鹘的可汗卒立世次略作考证。不当之处,敬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回鹘为我国汉文史籍对唐代游牧于漠北高原一带的古代维吾尔族的族称。公元744年,回鹘人曾在漠北高原建立了回鹘汗国。这时回鹘人长期过着“居无恒所,随水草流徙”的游牧生活,使用古代突厥文(又称古代突厥——如尼文或鄂尔浑——叶尼塞文)。公元840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内乱以及黠戛斯人的入侵,回鹘汗国灭亡。回鹘各部除一小部分留居原地外,大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重要的一支迁到吐鲁番盆地,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史称西州回鹘。这一支回鹘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接触、融合后形成了今日新疆的维吾尔族。另一支迁到了甘州(今甘肃张掖),史称甘州回鹘。他们是现今裕固族的祖先。还有一部分迁到了长城附近,后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的直系祖先来自河西回鹘而非学界常说的西州回鹘,裕固族东迁传说中的西至哈至指的是沙州瓜州而非吐鲁番。元代蒙古豳王家族入居河西西端,与当地回鹘融合而形成裕固族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宋代以后见诸史册的黄头回纥,其实就是沙州回鹘之另称。对裕固族形成史的研究,应特别关注河西回鹘,同样地,对裕固族文化的认识,也需要与河西回鹘相联系。只有把裕固族历史文化置于河西回鹘大背景中来认识,将河西回鹘之源与蒙古豳王家族之流做通盘考虑,才能真正解决裕固学研究中的诸多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8.
甘州回鹘政权一直非常注意与周边民族和政权的交往,佛教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曾扮演过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史籍及敦煌文献中有关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及沙州归义军、金山国交往关系的史料及敦煌石窟中相关题记资料的梳理,论述了佛教僧侣在甘州回鹘政权的外交活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指出佛教在沟通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及沙州归义军、金山国政权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及周边国家、地区、民族间的宗教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龟兹回鹘的主体是西迁回鹘中的庞特勤一支。由于回鹘的汗族居于该部,故而又称为Sar1ьur,意为“中心回鹘”、“中央回鹘”、“高贵的回鹘”或“正统的回鹘”。沙州回鹘与西州回鹘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龟兹回鹘的一支,是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睦相处、风雨同舟的回鹘群体。敦煌并不存在一段沙州回鹘(龟兹回鹘)统治的时期。龟兹回鹘是现代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亦是操用罗布方言的雏吾尔人的先民。现代裕固族东、西两部分在语言等文化层面的差异,以及雏吾尔语罗布方言的独特性,正是古代龟兹回鹘集团语言等文化层面构成特点的保留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龟兹回鹘的主体是西迁回鹘中的庞特勤一支。由于回鹘的汗族居于该部,故而又称为Sarilfur,意为“中心回鹘”、“中央回鹘”、“高贵的回鹘”或“正统的回鹘”。沙州回鹘与西州回鹘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龟兹回鹘的一支,是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睦相处、风雨同舟的回鹘群体。敦煌并不存在一段沙州回鹘(龟兹回鹘)统治的时期。龟兹回鹘是现代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亦是操用罗布方言的维吾尔人的先民。现代裕固族东、西两部分在语言等文化层面的差异,以及雏吾尔语罗布方言的独特性,正是古代龟兹回鹘集团语言等文化层面构成特点的保留和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