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及发展走势与主观公权利、法律上利益和反射利益理论密切相关,司法实践中也以是否为主观公权利、反射利益作为认定原告资格的标尺。通过比较主观公权利、法律上利益与反射利益的区别,探求行政法保障公民权利及公民寻求权利救济之法理,可为我国当代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发展脉络及立法的建构提供比较性检视。  相似文献   

2.
刘晓宇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4):52-61,103
源流于德国的保护规范理论,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判定提供了新的裁判思路。保护规范理论的法理正当性与异质性互相蕴含,其备受争议的司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源于其理论内涵的开放性,此恰好成就了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基于根植于外国法的渊源特性与规范化适用路径的缺失,保护规范理论在我国面临司法适用上的机械、僵化、严苛等困境。因此亟须进行步骤化提炼,具体可运用公法规范"私人利益保护指向"来解释案涉法规范所保护的利益性质及判定主观公权利的存无,从而提炼出特定人的行政法上请求权,构成起诉人行使主观公权利的请求权基础,实现行政诉权与实体请求权之间的对照和联结。  相似文献   

3.
公民环境权与企业环境资源使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律的层面上,公民环境权是宪法和行政法上的权利,实质上是一种请求权;企业环境资源使用权既可以是民法上的物权,也可以是行政法上的请求权,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公民享有环境权有利于遏制企业滥用环境资源使用权,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公民环境权与企业环境资源使用权的矛盾应当坚持一般利益优于特殊利益并兼顾特殊利益的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利益权衡原则。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对主观权利理论进行了民法学说和理性法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主观权利理论与客观法之间的矛盾。他对现代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进行了权利理论反思,指出两者在权利实现问题上的分歧。哈贝马斯采用商谈理论对权利、法律及其关系进行了理性重构,提出用一种程序主义法律范式化解权利与法律之间的矛盾。哈贝马斯建构了权利与法律关系理论的商谈范式。  相似文献   

5.
股权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是一种不同于物权、债权的独立民事权利,它具有私权、财产权和收益权(由风险投资产生)的属性。对股权性质的法律分析,目的是让股权真正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从而为股权的正确行使、公司法人人格的独立和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论"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政法法源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的法源是一国行政法规范的总称,应当包括现行所有的成文法规范。而中国行政法学的通说否认“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源地位,认为行政法的法源仅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法律规范。这种理论违背了法源的基本理论,违反了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导致了理论和实践中的大量矛盾冲突。因此,中国行政法的法源理论应当进行修正,承认“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源地位。  相似文献   

7.
软法是近年来行政法学界研究的新兴理论,它是一种由共同体成员在尊重成员意志的基础上制定的不具有强制力的规范,由成员间相互监督,共同遵守来实现。而在村民自治中,村民自治章程是村民基于自我约束,共同协商制定的规则,它不同于传统的法律。因此,是典型的软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认为:高校与大学生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权利与权力法律关系,它既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也不同于民事法律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双重法律关系。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对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行政法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区别.两者除了区别以外还有着以下的联系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权利与宪法权利都属于公权利,行政法权利来源于宪法权利,并随着宪法权利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行政法权利的发展也可以补充丰富宪法权利,有利于落实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权利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和高中新编《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部分,有几十处提到“权利”这个概念。在教学中,政治教师对法律“权利”一词的解释,歧义百出,各有其见,不尽一致。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对权利定义作一新的探究,与同仁商榷。一、对权利概念的几种解释谈谈自己的主观看法在《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中对权利的释义有资格、主张、法力、规范、自由、选择、可能、利益等八种。笔者就这八种关于权利的释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